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正确理解和协调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统计,1994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343,(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一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基本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  相似文献   

2.
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增大。按国际惯例,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程度的标准是基尼系数。据世界银行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O.33;ZO%的最穷人口占有居民全部收入的628%,ZO%的最富人口占有居民全部收入的39.8%。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O434;ZO%的最穷人口占有居民全部收入的4.27%,ZO%的最富人口占有居民全部收入的SO.24%。地区间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居民收入较高的东部地区与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相比较,1985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为1.15:O.88:1;1990年扩大为1…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现象   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又使低收入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分配不公现象越来越严重。从基尼系数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 1978年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16,这个数字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最低的 (同期农村为 0.31,全国为 0.33);自 8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差距迅速拉开, 1994年为 0.30(同期农村为 0.411,全国为 0.434)。到 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 0.467。据世界银行 1997年发表的《中…  相似文献   

4.
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必须注意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1978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了5.5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了5.1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从改革初期1978年的0.16上升到了2002年的0.31;农村居民纯收入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到了2001年的0.3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95年的0.389逐步上升到2002年的0.442,超过了所谓国际公认的0.4的分配差异警戒线.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贫富差距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0年代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的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我国的贫富差距呈现出继续扩大的态势。 1.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这种差距可以通过居民储蓄存款、人均生活费收入和人均生活费支出三个层面来说明。据有关资料,199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5188亿元,其中占人口总数不到20%的城镇居民拥有近80%的存款,而占人口总数80%的农村居民仅拥有20%的存款;从收入上看,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7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90年  相似文献   

6.
加强财政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根本改善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 2 0 0 2年的 2 4 76元。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 2 0 0 2年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扩大到 3.1∶1,农村社会不公平问题日显突出。促进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的任务已经提上议程。要促进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遵循市场公平与机会均等的原则。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公平竞争的平台 ,所以财政政策既要为农民提供均等的机会 ,又要在机…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家发改委2009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揭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在加速。 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中,城乡差距最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6-2004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看,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差距会更大。从当年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消费的差距对比来看,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由1978年的2.9∶1缩小到2.12∶1,但是此后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2年扩大为3.29∶1。农民收入长期低于GDP增幅,低于市民收入增幅。城乡收入真实差距超过1∶6,且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  相似文献   

9.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缘何缩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表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03年的2.43:1缩小为2004年的2.39:1。200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46元。比2003年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096元,比2003年增长12.2%。这是从1997年起的8年以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缩小。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这个现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收入格局:整体与局部反差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警戒”与城乡内部基尼系数“非警戒”同时共存。这种共存局面到底有什么内部逻辑,相互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制衡,是大家所期待解释的问题。本文实证性的讨论了中国1978~2004年全国、农村、城镇基尼系数及城乡人口比四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显示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暂时具有局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局部合理性将会超越安全边界,特别是当前城镇化速度无法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用,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的步伐。因此,可以推断,促进城镇产业发展,扩大城镇就业率,加快城镇化速度,是缩小全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哲  董全瑞 《岭南学刊》2009,(5):106-109
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在30年内经历了由平均主义向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31上升到2007年的0.50,其扩大的速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原因在于劳动要素所得过低,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国家对收入差距的治理采取放任的态度和缺乏足够的自觉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缺乏以及教育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均储蓄存款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405元上升到5044元,17年增长了12.45倍,年均增长16.0%;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38元上升到1995年的1479元,17年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年的316元上升到1995年的3895元,年均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到1995年的1578元,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89.8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楠  胡建兰 《求索》2008,(12):1-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曲折起伏的阶梯状特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东西间差异最大,中西间差异最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当扩大,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大量减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对农村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有着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刘学 《公民导刊》2011,(7):58-59
导语:重庆市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4:1,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区县人均GDP相差10倍。“十二五”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缩小“三大差距”、给力民生幸福生活,成为重庆未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扩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必须引起重视;但是目前社会上有人盲目炒作基尼系数,“谈基色变”,制造“基尼恐慌”,夸大分配矛盾,这是不妥当的。也是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这里仅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城镇居民医疗费15年增19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1990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增加5.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元增加到4039.6元,增加4.89倍。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加了19.57倍和5.86倍,居民卫生支出的增速远超出其收入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3,(5):I0055-I0055
《欧洲时报》报道,截至2012年,江苏省农民收入连续第三个年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中国第五的位次。报道在分析2012年江苏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比例后指出,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工资陛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技术性岗位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推进,其中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3.0%,从中也可看出农民本地化转移就业趋势日稀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创造》1994,(5)
不可忽视贫富悬殊拉大的问题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贫富悬殊程度的指标叫做基尼系数。系数0.2以下贫富均等,0.2—0.3相对均等,0.3—0.4相对合理,0.4以上差异偏大。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29,城镇1984年为0.16,属均等...  相似文献   

19.
八、中国存在两种意义的分配不公邓小平同志说过:“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①如何消除分配不公,现在看来是共同致富这个中心课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课题,值得认真研究。收入分配不公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些年来人们对此的实际反应越来越强烈。然而,从统计数字上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情况并不像人们感受的那样深刻。1995年和1996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吉尼系数(Ginicoeffient)相对稳定;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缩小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95年的2.4…  相似文献   

20.
数字浙江     
正首位去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3位、省区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连续29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35去年,我省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12年的2.37缩小到的2.35,小于全国的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