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菁菁 《半月谈》2020,(3):79-80
气美食博主李子柒中国式“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时,一种“东方神秘力量”--烧纸钱也成为海外网友追捧的对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老外究竟是寻求共鸣还是追求猎奇?追“精髓”还是追“淘汰品”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院落里烹饪美食、手工造纸、养蚕缫丝……2019年,90后古风美食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了。因为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中取材拍摄视频,这个中国女孩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全球粉丝已超过700万,视顿作品经常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是一个蓰耕大国,由此催生出灿烂的饮食文化。如果评选世界“美食大国”,中国肯定名列榜首。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制售食品的小作坊、小摊贩,数量之多,堪比牛毛。中国各地灿若星河的美食名吃,论起来历,绝大多数出身于小作坊、小摊贩。所以说,小作坊、小摊贩尽管卑微贫寒,但是对于中华饮食文明而言,却也是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3.
在线词典“维基百科”上,来自中国的视频“网红”李子柒已经拥有了一个专门的词条。里面这样写道:“李子柒是一位中国美食及乡村生活博主、‘网红’。她因为在家乡四川绵阳农村拍摄使用原始食材和工具,运用中国传统技艺制作美食和手工艺品的视频而走红。”她从2015年开始发表视频,到2019年已在新浪微博上有1900万粉丝。  相似文献   

4.
子荷 《中国减灾》2013,(4):15-17
“掷出窗外”网站的创办人、28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恒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他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电视里的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食文化的中国;还有一个是他网站上那样,黑心商人制造黑心食物并占有庞大市场的中国。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说起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存在不少致癌因子,好在自然界有很多抗癌食物。《中国保健营养》刊登抗癌美食排行18强,其中大多是日常生活天天碰面的食品。养成美食保健习惯,享用近在咫尺的防癌抗痛食品,让癌症远离我们,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6.
施洋 《今日广西》2007,(5):45-45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八大菜系各树一帜,经典菜肴层出不穷。不少美食更是漂洋过海,受到异国人的借鉴和改造,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仰慕东方古国的文化,一路跋涉来到中国,—住就是17年。在此期间,他游学中国各地,返意后不但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而目许多和他相关的美食故事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7.
陈静 《前沿》2013,(8):163-165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创下高收视率的同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部纪录片不仅唤起人们尊重食物、寻求美食的热情,更由渐逝传统的集体回忆、农耕社会丰收仪式的展现,达到家国伦理的最终构建,正因为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的思索,美食在这部纪录片中超越本身,成为文化表达的形象介质。  相似文献   

8.
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并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尤拉 《今日上海》2009,(10):58-59
即便隔着一道海峡,两岸的人文渊源依然同宗同源。这一点在两岸的美食文化上得到了体现。在上海,近年来台湾餐饮业的繁荣有目共睹。上海人以包容、友爱的姿态,享受着来自祖国宝岛的美味。掬一把思乡之情,台湾美食之旅就在上海启程了。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2,(6):62-62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起大家对“吃”的关注,美食纪录片成为舆论热点,虽显传奇却不意外。民以食为天,与“吃”有关的话题总是引人关注。这不,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通过实名认证的微博请农民工吃饭,江西一高校食堂挂牌“禁止民工在此用餐”,又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1.
姚伟钧 《人民论坛》2023,(7):110-112
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由此产生的生活美学,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自古以来,中国先民不仅创造了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更涵养了底蕴深厚的美食文化,其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美食命名、食材选择,还是烹调方法、饮食礼制等方面,古代饮食都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其中诸多审美观念及其实践对现代饮食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豫园商业旅游区素有上海“美食王国”之誉,在这块东临安仁街、西到旧校场路、南达方浜中路、北至福佑路的方圆5.3公顷的老城厢土地上,聚集着一批历史久远、名扬中外的餐饮品牌:绿波廊酒家、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宁波汤团店、和丰美食楼等,这些品牌个个别具特色,牛气冲天。  相似文献   

13.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14.
很多中国美食网站喜欢引用这样一句据说是孔子说过的话,"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而把中国人对美食的喜好和古代智慧联系了起来。姑且不去计较孔子他老人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它无疑反映出了中国人对美食的崇尚。初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美食的热衷让我这个来自以"美食家之国"著称的法国人充满了热情,至今这种热情仍未消减。  相似文献   

15.
北鸿 《台声》2013,(7):58-58
亲爱的大陆朋友们,台湾又让你们失望了。和2011年5月那次如出一辙,台湾美食王国的形象又败在食品添加剂上。  相似文献   

16.
商务信息     
长富宫饭店 饭店‘兰花台’咖啡厅,推出特色海鲜日式自助晚餐,每天为您送上多款精心制作的日本美食,如烤鳗鱼饭、生鱼片、寿司等。此外,还有让您目不暇接的中、西式美食,无限量畅饮的多种软饮、清酒及扎啤,为您精心呈现超值的饕餮大餐!  相似文献   

17.
穆马 《今日广西》2010,(20):56-57
关于柬埔寨的美食记载非常之少,但是每一个去过柬埔寨的游客都会讲述柬埔寨让人垂涎欲滴而又毛骨悚然的美食诱惑。西哈努克的生猛海鲜、暹粒的古墓丽影美食都会让人赞不绝口,而在金边汇集的昆虫小吃也不断挑战你的视觉和味觉。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女人来说,圣诞节更多地变成了享受生活的理由:在圣诞节这天,女人们可以买漂亮服饰打扮自己,可以要求男人买花送礼全天陪伴,更可以好好品尝一顿美食犒劳自己全年的辛苦……  相似文献   

19.
黄裕 《今日上海》2011,(1):40-40
崇明白扁豆,俗称洋扁豆,是崇明岛上著名的特色蔬菜之一,也是上海市民到崇明观光旅游时十分喜爱品尝的一款美食。 在崇明岛,坊间流传着一个关于白扁豆的动人传说。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8,(8):91-91
近年来,随着岛内乡亲来祖国大陆经营餐饮业人士与日俱增,两岸美食交流日渐活跃。7月2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华国际美食艺术协会、(台湾)共同主办2008迎奥运海峡两岸美食艺术大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赛中来自岛内的118位高厨可谓名符其实的“高厨”,都是来自岛内四星、五星级饭店的总主厨或大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