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发生在澳大利亚。事情起因于澳大利亚修建奥林匹克公园,他们修建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于是一道难题摆到了他们面前,到底是继续修建公园,还是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围绕这件事也引起了争论,有关方面的人认为,如此大的奥运会不能因为几百只青蛙而受到影响,建议把青蛙迁到别处,以保证公园顺利修建。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人们常用一种与钓鱼十分相似的方法来捕捉青蛙,这种方法与钓鱼惟一不同的是不用钩和诱饵,只需以一个看似昆虫的线结代替,然后就在池塘边、稻田头等青蛙出没的地方,用手轻轻地抖动竹竿,青蛙见状,以为是昆虫,即食之,此时,就可不慌不忙地提起竹竿,而青蛙则死死咬住那个线结,便轻而易举地抓到青蛙了。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的时候曾亲眼目睹并实践过这种捕青蛙的方法,在为捕捉到不少青蛙而兴奋不已时,也常常因此而嘲笑和不解青蛙的愚蠢:它为什么不松开嘴而逃命呢?后来父亲告诉我:“青蛙毕竟是低级动物,不会有高等动物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关于青蛙的实验。把一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锅,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教授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了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教授悄悄地从锅下给水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待到青蛙感到水温升高足以危及生命时,它试图逃出苦海,但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正是青蛙两种命运的写照。人生也是这样,人生总有顺利和…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0,(5):92-93
奥城良治在刚刚进入汽车公司开始推销生涯的那一年,遭到了无止境的拒绝和折磨,不但业绩毫无起色,精神上还受到莫大的打击,消沉得要自杀。一天他在乡下田埂边小便时,把尿撒在了旁边一只青蛙的头上,原以为青蛙会被吓走,没想到它不但没走,连眼也不眨一下,一直张眼瞪着,仿佛是在享受一次免费的温水淋浴。  相似文献   

5.
低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赞赏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马走得太慢。其实,如此低调丝毫也不会降低将军的英雄形象。还有一则寓言: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好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该多好。”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自己的嘴咬在树枝中间。于是,三个朋友一起飞上天空。地上的青蛙都拍手叫好,问“是谁那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便大声说:“这是我……”话还没说完,…  相似文献   

6.
自豪之外     
在中国,关于月亮,有太多的传奇和故事。 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升空,到11月26日第一张高质的月图“亮相”,中国人的千年奔月梦想就这样实现了。清晰的月图告诉我们,月亮上面没有桂花树,没有广寒宫,更没有美丽的嫦娥。  相似文献   

7.
胜利水库地处塔里木河上游,水质清澈,天然浮游生物丰富。看到内地的螃蟹价格比较高,塔里木水利管理处处长司志文决定在这个不产螃蟹的地方养殖螃蟹。从2001年开始,管理处向胜利水库投放了多批从长江地区引进的中华绒螯蟹。可是一年时间过去了,没有捞到一只螃蟹。就在司志文感到养殖螃蟹此路不通的时候,胜利水库灌区  相似文献   

8.
抓螃蟹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诀窍:若只抓了一只螃蟹,一定要将竹篓口盖紧,否则螃蟹会沿着竹壁爬出。但若抓的多了,就不用担心螃蟹跑掉了,即便竹篓口敞开,它们也逃不出去。原因很简单: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到竹篓口,其他螃蟹为了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拖住那只往上爬的螃蟹不放,  相似文献   

9.
刘灿 《辽宁人大》2010,(3):36-36
编辑部:记得刚当选代表不久,参加代表培训的时候,讲授代表法的老师告诉我们,审议发言是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一项重要职权。代表应该做好准备、积极审议各种报告和议案。为此,两年多来,每年人代会前,我都会花很长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在大会审议时积极发言。但是,我的审议发言似乎没有作用。只有一次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用词的修改建议被吸收。请问,如果代表的审议发言没有被吸收进议案或报告里,是不是就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螃蟹效应     
《时事报告》2011,(2):67-67
把单只螃蟹放到不大的竹篓里,它可能会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似的往外爬,这时底下的螃蟹就不合作了,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反而很少有螃蟹能爬出竹篓。  相似文献   

11.
彼此成全     
渔夫抓到螃蟹后,会将螃蟹扔进一个中宽上窄的竹篓中。如果只装一只,渔夫会盖紧盖子,以免螃蟹爬出来;若装两只以上是不必加盖,因为当螃蟹奋勇往上爬时,其它螃蟹在争先恐后中,自然会把它抓下来。  相似文献   

12.
在讲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约鸿沟这一重点时,我首先讲述了美国某大学科技人员为证明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刺激反应所做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过程是这洋的:实验者先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猛地投进滚开的油锅中,这只青蛙竟然能奋力跳出油祸而死里逃生。隔半个小时后,实验者又将这只青蛙慢慢放进了原来的锅中,不过这时锅内已不是油而是凉水了,然后,用温火慢慢将锅加热。到此。教师嘎然而止,让学生思考这样做的结果并说明原因和对自己有何启示。两分钟后,教师将答案说出:刚开始这只青蛙还能自由自在地享受温暖,随着…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着创生故事主要有"龙女报恩"、"羽衣仙女"和"青蛙丈夫"等类型,其中以"龙女"型数量最多。这些故事中的母题有限,但经过反复组合,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类创生故事类型。尤其是"难题考验"母题,从考验的内容到母题在故事中的结构,都与苗族的历史和婚恋习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五四”提出了民主与科学,这两点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命脉,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确实没有民主和科学的传统,“五四”把这两个口号提出来,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直到今天,我们的民主和科学仍然任重道远。而且,民主和科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不相对称。科学是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些落后,但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罗丹 《台声》2013,(2):83-83
常想起爷爷讲述的那些往事、那些感触,还有他对我的期望和叮嘱 当我年幼还不懂事的时候,经常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您姓门而我姓罗啊?爷爷总是告诉我:“你要记得我们家的根在台湾新竹,咱们家姓罗。”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跟我解释过原因。也许是我渐渐成长,也许是爷爷年纪大了更愿意回忆往事,这些年爷爷常常给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也了解了爷爷达一一代老台胞的坎坷人生。  相似文献   

16.
高林 《黄埔》2008,(3):26-27
今年,《黄埔》整整20岁了。相对于人类历史长河,20年确实很短,但是,属于《黄埔》自己,以及与《黄埔》相伴、以《黄埔》为家的人演绎的故事却很长很长,每一个年轮的故事里,都刻满了精彩,记载着辉煌。  相似文献   

17.
乌格 《中国减灾》2008,(5):59-59
无数事实都告诉我们,灾害造成的各种心理阴影,会伴随受害者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但我们的救灾,常常忽视心理援助,而“缺少心理援助的救灾,其实是不完整的救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底某一天,我走在英国中部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里面,到处是圣诞商品,琳琅满目。这一年一度的场景对我来说应该非常熟悉,而今年的场景却让我感到陌生,也许是我正在酝酿着回国工作的缘故。走着走着,我发现,我并不属于这个国家,尽管我来到这儿已经14个年头了,我的心仍在中国。后来,我把这个感觉告诉了很多在国外和曾在国外现已回国的朋友,他们深有同感。14年,让我留恋,让我回忆,却不能让我归属,而这种感觉随着在国外的时间越长越强烈,这也是自己为什么有资格却一直没有加入英国国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玉树的希望     
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在玉树地震中,一些希望倒下了,而一些希望在悄然升起,那些还未来得及品尝世事的孩子,带着没有实现的梦想走了,而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却更加顽强,生命不息。4月22日,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从玉树刚回来,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向我讲述了那些离去的和活着的孩子们的揪心故事。  相似文献   

20.
常识的力量     
敬畏常识的勇气与能力,是我们打开理性之门的关键力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把青蛙扔进沸水里,它立即就能跳出来,但如果是放在温水里慢慢煮,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水温升高危及生命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丧失了逃生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