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当上信息员至今,手机从来没有关过。”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灾害信息员宋方志对青岛新闻网的记者说。他所在的里岔镇是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当天气预报可能有重大气象灾害时,他都会特别留意镇内情况。一旦发生灾情,他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核实、上报情况,用相机将现场情况拍摄下来,回单位先简单填写灾情预报卡,再随同照片一起发至胶州市民政局和应急办。  相似文献   

2.
穆文华 《中国减灾》2005,(12):47-47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从哲学上讲,灾害是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区域性与延滞性、可预测性与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社会对发生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首先是劳动者)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商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对财产因意外灾害或人身伤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补偿。很明显,社会保险的保险对象是人,商业保险的保险对象既有人,又有物,这是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区别,险些之外,请看——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发生后,与灾害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传递灾害现场视频、图文和声音信息,在千里之外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地核查、评估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这就是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22年6月23日,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中坝村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期调查评估栏目邀请专家介绍此次滑坡灾害的现场调查情况,总结突发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工作的要点,并对我国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4,(6):78-79
现场保护是指案件或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警戒封锁等措施,使犯罪现场或事故现场保持发现时的原始状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是保安员的一项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灾害发生后,道路损毁、桥梁垮塌、通讯中断、次生灾害多发……灾害现场复杂的情况与混乱的秩序,给应急救援带来极大难题。本文对自然灾害救援现场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分类与特点等进行介绍,以期对灾害救援行动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人类的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近现代救援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等的不断研究并投入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自然灾害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人质危机现场封锁控制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质危机现场往往发生在地形生疏,又比较复杂的环境中,而且人质危机现场往往会出现各类人群聚集,发生拥挤吵闹、矛盾纠纷等情况,严重的会造成交通堵塞、引发灾害事故或发生其他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劫持者的情绪、给犯罪嫌疑人和人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还会影响和制约参战警力的处置行动,甚至给参战公安民警带来安全危害。因此,为确保现场各要素最大效能的发挥,必须对人质危机现场实施封锁控制。  相似文献   

9.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各地因区域或局地强烈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城市内涝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众多,经济损失巨大。这些灾难的发生固然存在降雨大、来势猛、历史罕见、地形复杂、超过设防标准等客观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仍存在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知识不足的问题。一个理性的、成熟的社区、城镇、都市乃至国际都会,应该能够具备自我反省的气度、素质和能力,其防灾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如此,当灾害来临时才能有序应对,社会建设才能更加智慧地前行。因此,从战略层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防灾减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片面强调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各地因区域或局地强烈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城市内涝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众多,经济损失巨大。这些灾难的发生固然存在降雨大、来势猛、历史罕见、地形复杂、超过设防标准等客观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仍存在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知识不足的问题。一个理性的、成熟的社区、城镇、都市乃至国际都会,应该能够具备自我反省的气度、素质和能力,其防灾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如此,当灾害来临时才能有序应对,社会建设才能更加智慧地前行。因此,从战略层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防灾减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片面强调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3,(1):50-50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当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受害范围大,掌握灾害救助社会工作介入策略,能够及时、高效缓解危机,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培养社会慈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危机介入解困境。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山体滑坡、火灾时,需要灾害紧急救援,应急救援最主要原则是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组织有关力量及时快速抢救受灾者。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大,而且时间有限,  相似文献   

13.
正本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灾害现场调查工作中对人员、居民房屋与家庭财产、农业、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受灾对象开展调查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民政系统开展灾害评估业务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科学的灾害损失数据支撑,为国家自然灾害救灾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一、编制目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全面、快速地掌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对各项应急救助措施的合理、高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调查是获取灾害损  相似文献   

14.
论灾害史的三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灾害史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何为“灾害史”?今天以前的灾害,都是灾害史。这些已经发生过的灾害和防灾减灾知识,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减灾工作。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历史的重要性。灾害史具备什么功能呢?可以用六个字来表达,即“存史、教化、资政”。存史功能:即基础功能、信息功能。对新发生的灾害,我们想了解过去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灾害,采取过什么措施。可以利用地方志,或者专志(水利志、气象志、地震志、民政志等)。还可以利用各地已经…  相似文献   

15.
高昆 《中国减灾》2011,(2):43-44
近年来,环顾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政府和国际组织大规模的减灾救灾行动已然在进行,那么个人或是小群体,又能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安全呢?现在,已经有一些这样的个人和团体在行动,以创新的模式利用一些简单的资源开展救助活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措,在应对大灾害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实践这些新理念的。  相似文献   

16.
王喜年 《中国减灾》1997,7(1):32-36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它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所引发的人为海洋灾害或人为海洋自然灾害。本文从台风灾害谈起,重点论及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1台风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依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与台风四个等级。在外海,热带气旋灾害主要表现为由它引起的风与浪所造成的灾害;在近岸则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17.
<正>"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州、县立即启动Ⅰ级响应和应急预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立即调动救援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人员生命,同时注意防范次生灾害。中午12时许,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到达山体垮塌灾害现场,实地察看灾情、调度指挥。随后在现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对抢险救援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决定成立抢险救灾指挥  相似文献   

18.
冰雪灾害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但如果保障措施到位,影响可以大大减小:基于政府、企业、社区三级力量,可以构建一个应对冰雪灾害的三级保障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他们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抗灾减灾,降低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汤绍华 《中国减灾》1992,2(1):66-66,F00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环境条件复杂,每年都因自然灾害给人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尤其是邢台、唐山的大地震,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今年的严重洪水灾害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在灾害发生初期,如何能迅速、有效地建立减灾的指挥通信网,这对及时采取有效的抗灾、减灾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正常的通信手段往往陷于瘫痪,灾区的现场状况难以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抗灾抢险人员到达现场  相似文献   

20.
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现场蕴含着丰富的事故信息,是联系事故行为与勘查活动的桥梁。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具有难以定位、易于破坏、难以取证的特点。海上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保护应结合船舱、甲板、滩涂等各类现场的特点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现场保护研究对海上治安灾害事故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