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6次年会暨美拉关系学术讨论会于7月3日至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召开。来自首都及外地的约60名中国拉美问题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美国对拉荚的政策、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政策以及90年代美拉关系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首先,与会学者从历史角度探讨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特征。从“门罗宣言”到武装入侵巴拿马,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166年。门罗宣言中“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思想就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集中体现。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独霸拉美,维护资本  相似文献   

2.
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与拉美主要国家的关系出现冷淡、降温或恶化,拉美国家的离美和反美情绪上升,美国在地区事务的主导权受到挑战。美拉关系恶化不完全是由布什政府忽视拉美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尽管美拉关系不断恶化,但美拉关系的根基并没有受到动摇,美国不会失去拉美。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拉关系的发展与美国的拉美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拉关系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双方经贸关系增长迅速,政府领导人之间高层互访频繁。中拉关系的发展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美国对中国在拉美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内外驱动因素作了评估和分析。美国认为,中国在拉美的活动是一个新兴大国崛起的表现,但美国未将中国在拉美的存在看作实质威胁。美国将提高关注程度,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防止中国影响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同时,美国对拉美的外交政策没有作出较大和实质的改变,加强西半球的安全、促进民主、推进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维持对外援助仍是其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布什执政8年后,由于拉美左派政府的反美情绪、拉美国家不断加强的团结与合作、大国在拉美日益扩大的存在,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重塑美国在美洲的领导地位",建立"新的美洲联盟"。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包括增加对拉美的援助、与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直接对话等。但由于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及中东地区的反恐问题,且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只是受到挑战而没有受到直接威胁,拉美不会成为奥巴马对外政策的优先目标。另外,奥巴马对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调整形式大于内容,同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关系难以改善。此外,奥巴马在贸易、移民等问题上的政策可能损害美国与某些拉美国家的关系。因此,奥巴马上台后,美拉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欧盟与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援助政策在欧拉关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欧拉关系的特殊性及美国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欧盟对拉美的援助为欧拉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加强欧拉之间的联系和改善拉美地区安全形势;同时,欧盟对拉美的援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表现为援助规模较小、没有充分考虑拉美国家的特殊性、受美国因素影响、援助的机制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政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援助将在欧拉双方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在全球霸权地位的下降,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也相应地有所变化,这对未来的美拉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分析。一、关于美国在拉美霸权地位变化的几种观点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和作用,处在一个逐渐削弱和下降的过程。自本世纪中叶起,美国在整个美洲大陆占据统治地位,是独一无二的霸主,它不仅可以确定美拉关系的准则,而且对其“后院”许多国家的内政、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拉美地区历来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长期以来,美国视拉美为自己的“后院”,在拉美拥有独一无二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公开祭出“门罗主义”的旗帜,大幅度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展现出更公开的干涉行径、更浓厚的利己色彩、更明显的分化企图和更强烈的排外取向,意在将拉美打造成一个政治上亲近美国、经贸上依赖美国、安全上不威胁美国的“后院”。短期看,特朗普政府对拉美的政策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拉美的掌控有所强化。但长期看,美国和拉美地区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和冲突并未完全纾解,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甚至存在进一步被激化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拉政策的调整还加剧了大国在拉美展开战略博弈的风险。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如何进一步演变和发展,美拉关系如何变化,这些课题值得中国学界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邀请,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伊比利亚和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史密斯于1992年9月1~18日在北京进行学术访问,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洲倡议”、美拉关系中的毒品问题、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和拉美的“民主化”及其前景等问题发表了讲演,并与有关中国学者进行了讨论。下面是史密斯教授的主要观点。一、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洲事业”倡议史密斯教授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布什总统提出的“美洲倡议”是在下述国际大背景下问世的。首先,苏联已不复存在,欧洲正忙于自身的一体化进程,而日本则不  相似文献   

9.
严谨 《现代国际关系》2022,(5):20-27+36+59-60
拜登执政以来,全面纠偏特朗普内外政策,对外重置美国外交战略,在拉美高举“美国归来”大旗,加大战略关注和资源投入,着重推行“民主善治”、治理移民、助力抗疫、帮扶复苏等议程,力求修复美拉关系。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的排华思路,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对拉美政策调整全过程,变换手法破坏中拉关系、阻扰中拉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政府变本加厉地排挤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域外力量,谋求重掌后院。虽然拜登政府来势汹汹,且在缓和美拉对立情绪、修复西半球盟友体系方面有所进展,但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其重塑美拉关系的努力遭遇挑战,距离实现重振领导力和影响力、完全管控拉美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四、“美洲二元论”与拉美联合思想长期来美国鼓吹“泛美主义”,强调“美洲”是一个整体。拉美国家和人民从长期实践中认识到,“美洲具有二元性”,拉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美国代表的北美洲是根本对立的;拉丁美洲应脱离美国,实现拉美团结和联合,即用“拉美主义”取代“泛美主义”。拉美著名政治家《视界》杂志主编马里亚诺·格龙多纳在马岛战争后连续发表文章,强调“美洲是两个,而不是一个;他们的美洲和我们的美洲(即拉丁美洲)”,明确提出“美洲二元论”。他认为,拉美“已开始了一个以拉美主义取代泛美主义的新时期”。这种“美洲二元论”和“拉美主义”,已成为影响和指导拉美国家外交行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