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崭新论断 ,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 ,凸显出理论和实践的辩证互动关系 ,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高度自觉自为。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最早提出是在2005年。这一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后,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此后,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从提出、形成,进入到不断完善的阶段。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以人为本”,这是胡锦涛将科学发展观用于解决两岸关系的最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薛强 《工会博览》2010,(3):19-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公路机关党建工作是整个公路部门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公路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要求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推进公路机关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根本的观点。从实践的观点看,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在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方针,贯穿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地改变社会的强大效用,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作出了科学规划,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交如何为科学发展服务,二是外交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的基本理论依据,而且也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外交理论创新包含以下六点:完善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外交理论体系;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外交思想和基本原则;倡导文明对话与合作,推出"和谐世界"新理念;注重利益和责任均衡的负责任外交;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树立中国发展崭新形象;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外交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支农方向,突出支农重点。把握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不只是一种发展理念或发展思路,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统领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生活质量的状况,既存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也有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理念来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引领我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1.
黄宗良 《当代世界》2013,(11):11-15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这是邓小平在苏东剧变时就作出的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冷战后20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很中肯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认识误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何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深刻认识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如何协调社会的利益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作为整体发展的新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对新生产力理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突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以人为本的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领域;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中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深化了对科技进步的认识,统领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进一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经济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文化经济"的蓬勃兴起。文化经济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科学发展观则是对文化经济时代的自觉回应。"以人为本"是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灵魂,由此表达了二者高度的契合。这种契合要求文化经济的良性进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原则,而文化经济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性课题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实现了发展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赋予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容和逻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发展开始向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转变的理论标志;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道路的借鉴,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共产党执政自信的理论标志;同时,这一思想又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是面向人类发展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标志。只有在深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将其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发展的总指挥。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这直白的表达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到科学技术上来。在近期召开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上更是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表明了科学技术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是就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科技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高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创立的科学发展观,在积极借鉴西方发展观的有益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西方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这表现在:其一,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而且以其人民性而在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其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经济增长论,而且以其系统性而在发展内涵和发展方法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其三,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以其和谐性而在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上超越了西方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水利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探索结晶.它不仅指导了新中国水利建设,保证了农业生产,影响了之后的水利建设,而且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体现了科学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