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党委班子的团结靠什么王志成党委集体领导是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群体活动。提高党委的集体领导水平,必须依靠"一班人"同心同德,依靠班子成员的亲密合作。如何增强党委班子的团结?我的体会是:一靠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2.
考评党委班子团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树银考察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对团结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实践看,这方面还存在不少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分析一些党委班子之所以会出现把“一团和气”当团结和放弃原则保团结的问题,除了自身的原因外,...  相似文献   

3.
许海英 《前进》2002,(5):12-13
加强班子团结,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党委班子建设的一项历史性课题。近些年来,各单位在加强班子团结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应该说绝大多数单位班子不团结的问题并不突出,但团结质量不高的问题却普遍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无原则的团结。有的班子内部哥们义气比较重,以私人感情代替政策,顾面子、讲人情,批评人张不开口,处理问题下不了手,失去了党委班子应有的战斗力。二是“一边倒”的团结。有的班子表面上看班子内部是一个声音.实际上是某一个人说了算。这种所谓的团结,由于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往往一人决策失误,导致党委决策失误,一人犯规则集体犯规。三是表面上的团结。有的班子成员之间表面上相互尊重,关系融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背地里互相拆台,争你高我低。甚至有的班子成员明知对方不对,也不发表自己的正确意见,怕被扣上“闹不团结”的帽子,因而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最终还是导致内部分裂。  相似文献   

4.
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增强班子团结的六项决定性因素刘振华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团结,特别是各级领导核心的团结,是压倒一切的重要问题,是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决定环节".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总结班子团结的实践经验,可以...  相似文献   

5.
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搞好党委班子团结,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验党委班子成员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党委班子的团结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解决好的新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作为党委班子成员,更应该高度认识搞好团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委班子的团结,是全党团结的核心,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是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也是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组织保证。抓好党委班子的团结,意义十分重大,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时常看到有些党委班子不团结,成了困扰党委班子建设的“顽症”,也是使一些党委书记感到棘手的问题。凡是领导干部遇到不团结的问  相似文献   

7.
郑雷 《现代领导》2004,(1):36-36
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委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完成好各项任务,推进部队建设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断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必须注意提高党委班子团结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学智 《创造》2002,(12):38-39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我认为乡镇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正确处理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团结,是整个班子团结的核心。一个团结协调的班子,党政一把手必须是团结的、统一的。相反,如果党政一把手不团结、不统一,这个班子也就毫无疑问是不团结的,不协调的。我认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首先,必须坚持只有党委一个核心的原则。党政一把手不团结,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形成核心,必须明确党委书记是党委的核心,这应该成为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发展,党委团结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党委团结?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该在“奋斗目标”上达成共识 搞好党委团结,也应该有一个奋斗目标,用目标来规范党委一班人,使大家在奋斗目标上,存异求同,达成共识。就拿我们师来说,1990年,新的师党委班子组成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四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即:“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部队、干一流工作、创  相似文献   

10.
党委班子的团结和谐,首先是党委班子正副书记的团结和谐。我们部队实行双首长制,各级军政主官既是部队的首长.也是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实践证明.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强,带头讲团结维护团结.委员参与集体领导的积极性就能被带动起来,党委的集体领导作用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部队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党委班子。和谐是党委班子团结的新境界。(一)打牢党委班子和谐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是构建和谐党委班子的前提。班子成员经历资历不同,兴趣爱好有别,能力水平不尽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党委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团结中要起负主要责任、全面负责的作用。这是因为:1.党委书记在班子中是“班长”’2.书记在党政一把手关系中处于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3.几套班子之间不团结,党委要负责,其主要责任仍在书记身上。班子不团结的情况不在少数,试分析一把手在不团结中的主要表现、原因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一、不团结的表现从政治思想、工作方法、作风品格方面分析主要有9条: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有疑虑。一把手在班子中不能成为“主心骨”,统筹不了全局,即使看似没有矛盾,也是“团结不战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所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学全‘弹钢琴’”,讲的就是班子团结协作问题。班子中正职与副职的关系,是在同一层次内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他们团结与否,对企业工作效率乃至兴衰成败至关重要。正副职之间,组织上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思想上  相似文献   

14.
党委是集体领导的核心。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提高各级党委科学决策和集体领导能力.必须走出认识和行动中的六个误区。 一、改善班子结构要防止片面强调年轻。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的要求,不断改善各级党委班子结构,培养造就一支经得起时代考验、能够担当重任的合格接班人队伍.是党和国家适应形势任务发展作出的重大用人决策。  相似文献   

15.
增强党委班子的内部团结的途径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工作中着手,也可以从思想上着手。但从党委生活的实践中看,一个班子内部能不能形成一种充满正气的环境,对于班子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倡导拼命干事业,鄙弃坐而论道的风气。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党委团结的政治基础。一方面,要激励大家一心一意在事业上拼搏。另一方面,又要教育批评那种坐而论道、爱发牢骚曲人,和那种对别人功绩品头论足、找缺点挑毛病的人,使大家胸怀大局,致力事业。二是倡导团结共事,反对拉山头搞宗派的风气。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作为一个党委…  相似文献   

16.
徐尤坤 《创造》2002,(8):14-15
基层党委是全党的细胞,是全党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的组织特别是基层党委班子能否做到团结协调,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其战斗力与凝聚力,关系到基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归根到底,关系到能否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的问题。纵观基层党委班子现状,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当前基层党委班子的团结与协调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积极探索解决领导班子团结协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对于增强整体合力,对于构筑新时期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切实增强党委班子的团结,对于发挥党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党委班子团结并没有产生力量。他们有的团结很庸俗,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班子有“凝聚力”但无战斗力,工作无成绩;有的把哥们义气带入党内,相互之间表面上很团结,但却集体违规“闯红灯”,团结成了“结团”;有的团结缺乏原则性,明知个别人有问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似文献   

19.
增强党委班子团结.既要在工作中进行.也要从思想上着手,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在班子内部倡导新风、弘扬正气。造成一种人人珍惜团结、维护团结的浓厚风气,使不团结的苗头及时有效地得到“环境”的制约。根据工作体会。从当前党内生活的一些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需要大力倡导以下几种风气: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单位的党委班子来说.团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真正的团结是在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在齐心协力抓落实、同心同德谋进取的道路中建设出来的.我们所讲的团结.是能够形成坚强领导的团结.是能够保证军令、政令畅通的团结,是党委班子围绕中心抓建设谋发展的团结。班子成员由丁任职经历工作经验各不相同.学识有差异、能力素质有强弱,有的懂组织,有的善协调.有的能参会谋.有的执行力强.有的业务精.关键是如何在差异中形成合力、凝聚力量.达到人尽其能,充分发挥合力效应.提升班子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