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大凤  周健 《前沿》2012,(9):116-117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主导扶贫,不仅能给社区主导扶贫项目带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同时还可以协助社区主导扶贫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与评估。但是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主导扶贫在能力、范围和相互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应逐步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制度、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促进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以提高社区主导扶贫效率,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区建设背景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入手,总结分析了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区功能的实现情况,探讨分析了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在介入社区事务方面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准确定位非政府组织的社区角色、促进社区公共行政的非政府化、强化非政府组织的社区认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健智 《前沿》2006,(12):210-212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的民间自治组织数量太少、发育不成熟。因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和自治能力,逐步实现村民自治。以农村社区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文中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繁荣农村社区经济、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以及营造和谐农村社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保非政府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优势,已成为众多国家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应改革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准入资格制度,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建立竞争机制,以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组织与社会的碰撞:中国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楠  郑保章 《前沿》2004,(12):88-91
本文从组织理论与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中国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原因、组织特征与组织内外部环境 ,指出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不足与发展前景 ,强调了中国非政府的组织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王妮丽 《前沿》2005,(8):205-207
非政府组织本身是一个颇为概括性的名称,当它致力于追求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并试图为此影响政府公共决策时,其实质上扮演着利益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织虽然仍然可以被称为非政府组织,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会受到损害。因此,作为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一种理想,非政府组织在政治领域保持一种超越狭隘私利的姿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环境治理”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作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凭借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大量涌现于世界环境舞台并逐渐确立了相对独立与自治的地位,拥有着特殊的职能,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环境治理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形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已蓬勃发展起来,如何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形象,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内部人员协调沟通,增强组织内聚力及认同感,精炼内部形象;加强外部宣传,获取公众基础,锤炼外部形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赢得政府的理解支持与尊重,获取合法性基础。同时本文涉及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NGO)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大量涌现。非政府组织主要从事政府和营利部门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活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点内容。非政府组织之所以能发挥重要作用,是由于其作用、活动方式、特性所决定的。非政府组织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营利部门相互支持、合作。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进程,我 国的社会转型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在 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改革 已进入到以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为主要 任务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也到了关 键时期。非政府组织同政府、企业已 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 柱。如何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是新 时期社会转型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地方立法生态化要求,地方立法生态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实现地方立法生态化,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生态主义立法原则,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取向完善地方法规的体系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这两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这里引发的讨论是“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对相关理论做一个系统梳理,并借助这个梳理,以民间组织成员的社会属性为主线,从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的内在关系出发,试从社会分层入手,就中国民间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社会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类环境观的演变对物权法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新使命.由于物权法和环境法存在着法律价值上的冲突,基于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物权法应当做出生态化的拓展.新近出台的《物权法》对物权法的生态化使命进行了若干回应.  相似文献   

15.
NGO的能量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的简称,意为"非政府组织",是国际社会对那些非官方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公益性机构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京城流行NGO     
"NGO"是非政府组织 "NGO"的中文意思为"非政府组织",即民间团体. 在北京不同背景的女性群体中,有越来越多的"小团体"、"小圈子"自发地组建起来."小圈子"成员相对固定,彼此志同道合、兴趣相投,而且还为"小圈子"起了名称,以示正规和稳定,不只是随意的聚会.人们称这些"有了名字的小圈子"为"NGO".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方主流NGO话语在本土的传播为路径,通过研究民间妇女组织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分析民间妇女组织领导者和参与者对自己组织的思考和社会角色定位,即他们的自我认同.分析认为,民间妇女组织自我认同在最近几年发生转变,即从关注妇女事业的民间妇女组织向关注公民社会发展的妇女NGO转变,这一转变与西方主流NGO话语在本土的系统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于中国的民间组织的现状 ,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 ,以青岛的民间组织及其管理体制为对象 ,分析了中国的民间组织与相应的管理体制的现状。文章分析了中国民间组织现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态势呼唤 NGO文化的形成。NGO文化正如企业文化一样,是立足社会的精神标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品牌建设的形象展现。但是,目前我国 NGO文化建设面临着观念迟滞、政事难分、资源短缺和人才匮乏等问题,从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我国NGO文化构建应当确立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制度建设,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立足行业特点,凸显行业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业形象文化;建立现代事业制度,稳定文化底蕴,弘扬NGO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