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3月28日上午,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组织中心组集体学习,座谈讨论“八荣八耻”,以期将学习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游国立 《理论月刊》2006,(6):173-175
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但<纲要>实施五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扭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增加了"服务人民"和"崇尚科学",在"敬业奉献"中彰显"辛勤劳动",把"团结友善"发展为"团结互助",把"勤俭自强"提升为"艰苦奋斗",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除了内容更加丰富之外,"八荣八耻"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圣元 《前进》2006,(6):30-31
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了创新、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三个结合”。一、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讲道德、知荣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最早提出荣辱概念的是孟子  相似文献   

4.
章清  洪国延 《理论月刊》2006,39(10):28-3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断,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发展,也是对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是非方能塑美德,知荣辱方能创和谐。树立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一份需要率先垂范的领导责任,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怎样深刻理解“八荣八耻”?如何领会其时代内涵?应怎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德修业?本期专题希望为广大读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准确理解、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振宇 《理论月刊》2006,(10):25-27
一个时代的荣辱观,是一个时代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荣辱观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倡导什么样的荣辱观,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当今,在时代变革、经济转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树立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意识,牢固确立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百姓的殷切期盼,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刘江船 《群众》2008,(3):37-37
大力倡导“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使其绽放更多更好更灿烂的时代精神之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显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建国 《传承》2008,(6):56-57
"荣"和"耻"都是一种道德情感体验。"荣"和"耻"的时代特性体现在"八荣八耻"荣辱观中。本文试阐述"八荣八耻"荣辱观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提出通过激发荣耻道德情感,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八荣八耻”为基石 构筑新时期道德体系的伟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坚持了道德的社会主义导向,实现了公民道德要求内容与形式上的科学创新,是新时期道德建设体系创新、整合与新目标确立的宣言,加速实现了德治与法治的良性互动,推进了新时期新道德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  相似文献   

11.
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高校经济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益锋 《理论月刊》2006,23(7):174-177
高校经济伦理教育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课题。文章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视野出发,阐述了开展经济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重在五个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肖新发 《理论月刊》2006,1(6):183-185
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错误的荣辱观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思想障碍,正确的荣辱观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作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进一步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鲜明的旗帜,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我国道德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实现我国道德价值就必须对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梳理出相应的对策,使道德真正发挥其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功能,实现道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杜宇 《桂海论丛》2002,18(5):85-88
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滑坡”现象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目标 ,对于解决道德“滑坡”问题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为我们树起了道德建设的新标杆。党员干部努力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探讨。弗洛姆的这一思想建立在对马克思进行人道主义解释的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支配人的现实,反对对社会主义进行资本主义的解释,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目标,即实现人际关系、生产和消费等的人道化。弗洛姆认为人类惟一的抉择就是建立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才是健全的社会,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解析"官德"     
以德治国何以重在以德治"官"?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具体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群体,其从政道德即"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政"是"官德"的本质特征;"廉洁"是"官德"的底线规范;"慎独"是"官德"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9.
道德力是指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人自觉其为理性的存在,不顾感性自然的束缚而听从定言命令行事时道德法则对其产生的效力.道德力之所以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主要是由其所独具的特质决定的.道德力的主要特质有独特自律性、自我强制性、普遍渗透性和崇高理想性.  相似文献   

20.
浙江是"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标本,浙江的经济绩效和社会活力举世公认,但浙江的所有制结构又使一些人充满疑虑."浙江现象"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自主创业权利,率先建立能够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走全民创业之路.四千多万浙江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主创业,自我积累,自愿联合,自强不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主政治、民办文化、民间社会,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了社会全面发展而且比较安全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全国领先并且差距较小,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活跃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政府管理科学有为."浙江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