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的书法     
龙民 《行政法制》2001,(5):48-48
胡长清、接培勇颇擅书法,但我未见过,想必传者有据。可惜二人都被财色所迷,翻船落马,成为千古丑类,推其罪原恶始,书法之好未尝不是启祸之一端也。胡氏格调卑下,以书谋财,固不足论。可怪者,接氏培勇才高气傲,视赖昌星为“文盲加流氓”,连白眼亦不屑一顾,而卒耐不住赖昌星的马屁钱财攻势,成为赖昌星大挖国家墙脚的保护伞和得力帮凶之一,因而赖某大吹“共产党的干部什么都不可怕,就怕他无爱好。”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心系干警的老大哥"在无锡9个基层法院院长中,我的年龄是最大的,所以大家都喊我‘勇哥'。"聊天的时候,当记者问起刘勇院长为何大家喜欢喊他"勇哥"时,他很爽朗地这样说。在无锡两级法院,只要稍微年长,不知道"勇哥"这个人的干警并不多。从1985年招干进入法院至今,刘勇在无锡法院已经整整工作了28年。"大家叫他‘勇哥'并...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做‘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后者是管事的,所以即使级别再高,也没有当家做主的‘官威’。”李铁成阁下这段高论,一下子把我弄蒙了。我好赖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但想不到“官”和“吏”有这么大的区别。李铁成虽然是个大贪官,但不影响人家是个“大学问家”。我爱钻牛角尖,为了落实一下“…  相似文献   

4.
声音     
“马到成功,勾起回忆,接踵而至,吾心酸楚。”
  ---江苏新沂警方在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时,发现毒贩头目给其手下发了这条短信。警方细心研究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暗示“马沟接我”。于是,警方在马沟设伏成功抓获该头目。悲剧的是,毒贩头目手下没来接他,因为他们没看懂短信。  相似文献   

5.
1999年底,厦门海关调查局副局长杨上进走进了厦门市看守所的门。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会从铁窗之苦开始。   “杨上进是个老实人,也是一个肯干的人。”过去,厦门海关的人谈起他,都这样说。“杨上进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虚荣心害了他,也是调查局这个黑窝害了他。”现在,对于身陷囹圄的他,厦门海关的人这样评论。   那么杨上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是什么害了他呢? 辉煌的过去   杨上进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60年中专毕业, 1961年光荣参军。在军队,他摸爬滚打,样样都行, 1964年 4…  相似文献   

6.
Mark Roellig 《法人》2011,(3):36-39
法律总顾问必须创造出一种文化、一个团队以及某些流程,以便为法务部做出定位,从而帮助企业领导达成目标。一个与我共事的财务总监无数次和我说起,“我不需要律师告诉我‘他/她’会怎么做,因为这不是关于‘你’能做什么,而是关于‘我们’能做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读过《爱的教育》,但当时的我理解不深,什么是真正的‘爱’并不懂。现在,我真切体会到了:‘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东西,我一定会珍藏着您的振奋‘爱’。现在,我要送您一个光荣的称号:‘太阳叔叔’。我不知道这样称呼您好不好,但我觉得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感谢您,给我带来了温暖,给我带来了希望……"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写给律师叔叔的感谢信。在  相似文献   

8.
张鹏飞 《中国司法》2010,(10):111-112
96.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有什么区别? 问:我看到责刊发表过很多关于‘法律援助’的文章,也看到法院报刊经常有‘司法救助’的提法,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吗?我的朋友曹某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家里的钱都用于治疗了,现在既没钱请律师,也没钱打官司,他能申请‘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吗?(湖北读者:周晓洁)  相似文献   

9.
近日听一位地方领导干部的就职讲话,其中一段话耐人寻味。他说:“按常理,新官上任应该‘三把火’,但我这个新官上任不想烧‘三把火’,而想浇一盆水。这盆水是浇给自己的,希望能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副局长,转行成了一名刑事辩护律师。对这种与众不同的职业转换,他本人如是评价:“前30年我是专门搞‘从重从快’的,后30年我要专门做‘从轻减轻’的工作,使我这一生在办理刑事案件方面达到平衡。”他是谁?他就是在贵阳黎庆洪案中在小河法庭上以专业的辩护引起人们注意的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耀刚。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年,晋国的重臣智申打算立继承人,他不喜欢长子智宵,觉得他太窝囊。最终力排众议,让文武双全的次子智瑶接了班。果然,智瑶掌权后一出场,就让晋国人见识了他的厉害。当时在晋国把持朝政的智、赵、魏、韩,四家把晋君名下的土地都瓜分殆尽了。四家里势力最大的当然是智氏家族了。有一次,智瑶邀请韩康子和魏桓子在蓝台宴饮,席间他喝得有点高,当场戏弄起了韩康子,并侮辱韩氏的家臣段规。族人悄悄劝他说:“您对人那么没礼貌,是会招来灾祸的呀。”智瑶撇撇嘴:“只有我给别人带来灾祸,别人谁敢惹我?”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作‘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  相似文献   

13.
巴山 《政府法制》2012,(6):51-51
近日,听一位地方领导干部的就职讲话,其中一段话耐人寻味。他说:“按常理,新官上任应该‘三把火’,但我这个新官上任不想烧‘三把火’,而想浇一盆水。这盆水是浇给自己的,希望能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14.
宁冈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烤烟生产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表彰完毕,县委书记张染生拿出一封群众来信,郑重其事地说:“我要公开一封群众批评我的信。”顿时,会场鸦雀无声,人人洗耳恭听。张书记润了润嗓子,念道:“张书记:想必您收到了新城、古城为‘发展经济’建镇而举行庆贺的请帖,非常荣幸我也收到了。新城那次庆贺办了30桌,据说古城有所‘发展’,准备办40桌。我不知道该去不该去,特向您请教,原因是前几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党员学习《关于整顿党风》文件好像有‘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不准以各种名目进行乱集资乱摊派’的字样…  相似文献   

15.
“我从未吮吸过她的乳汁,甚至不知道该称她‘奶奶’还是叫‘妈妈’,但她在用岁月的汗水泪水芬芳了我的少女梦想时,终于有一天我跪倒在这个骨瘦如柴、弯腰驼背的老人跟前,哭喊道:‘奶娘’……”这是广西钦州市一中初一(二)班女生何小亭2002年11月下旬在  相似文献   

16.
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曾是在河南郑州两家医院门前聚众闹事的一员,并成为一名“职业医闹”,但随后的一系列所见所闻使他开始怀疑继而憎恶自己的所作所为。今年5月1日,这名“职业医闹”约见笔者,自曝“闹医”内幕。自曝“这种活儿我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你快点把我这话刊登出去,让‘职业医闹’们都洗手不干吧!”5月1日劳动节的上午,一名35岁左右的男子找到笔者说“,我要彻底告别以前不光彩的‘劳动’,用正大光明的劳动养家糊口。”他叫张光(化名),郑州郊区人。张光告诉笔者,他原是一名“职业医闹”——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用在医院设灵堂…  相似文献   

17.
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些地方、部门还流行这样一种风气:工作人员上班按时来,下班按时走,但在工作时间内却精神不振,无所用心。对于这些人,领导不好管,群众很有意见,称之为“一不‘做’二不‘休’”的干部。概括起来说,“一不‘做’二不‘休’”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五种“定式”:一是算术式: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三者之和等于大半天;二是移动式:东逛逛,西窜窜,闲扯拉呱,东家长李家短,时间一到回家转;三是打坐式:正襟危坐,“冥思苦想”,可想的不是工作;四是鼠…  相似文献   

18.
恨爹不成钢     
杜晓 《政府法制》2011,(3):20-21
“在幼儿园抢凳子‘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我爸是主任’;在中学抢女同学‘我爸是处长’;在大学杀女同学‘我爸是局长”’——网络上蔓延开来的“拼爹”流行语,生动展示了社会转型期的“二代”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离是晋文公时的审判官。在一次审理案件时,李离由于听了下属错误的汇报而错判杀了人,知道真相后内心非常不安,便自己下令将自己逮捕,要判自己死刑。晋文公对他说:“官位有高低贵贱之分,刑罪也有轻重宽严之别。现在是你手下的官吏有了过失,不是你的罪过呀!”晋文公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李离不这么看,他说:“我的官位是本部门最高的,没有让位给部下官吏;我接受的俸禄也是最多的,没有把利益分给下属。现在错判杀了人,把罪过推诿给下属官吏,这种做法没有听说过!”李离不愿接受为他开脱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一位政法机关领导给学生做法制报告,谈兴正高时,台下学生递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刚才把酗酒的“酗”念错了,此字念xù(音序),不念xiōng(音兄)。那位领导看后一怔,报告结束时,他打开字条说:“刚才我讲话时,把‘酗’字念错了,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字条,指出了这一错误。事情虽小,但我非常感谢他。这个字我念了几十年,可没人给我指出过错误。这位同学是我的‘一字师’!”话音刚落,激起了满场掌声。无疑,这位领导非但没因念错字丢面子,反以他敢于接受批评,知错必纠的勇气赢得了人们的敬佩。而那位同学敢于指错的精神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