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车辆尾气中毒案件,在公安办案实践中极为罕见。一经发现,因各种假象的影响,会给案件定性,人员抢救等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细致、全面、认真周密地勘查现场,综合分析,准确研究,提出科学分析意见,为案件定性、侦察提供有力证据,并为中毒人员的及时抢救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意见。笔者成功对一起罕见的车辆尾气中毒案件进行了勘查分析,报道如下。1案情摘要2000年2月20日晚,山东省某交运集团公司一大型客车满载60余名打工妹从荷泽前往青岛打工。途经平度市王家旅店时,发现2人死亡、6人昏迷,其他人…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白鼠进行动物实验,是医学科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将这一手段应用于中毒案件的现场勘查,文献未见报道。近年来,在勘查中毒案件现场中多次使用小白鼠进行喂食实验,为及时侦破案件提供准确的线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案件特点,为法医学鉴定以及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3年间上海市闵行区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案件22例,从死亡人员一般情况、案件发生时段及天气、现场情况、尸体检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案件中,男性死者15人,女性死者16人,年龄在2~82岁,事发时间主要在1和2月(各8例),事发地点基本在小面积公寓房(21例),所有案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排气口旁均留有较宽的缝隙。结论通风窗口在燃气热水器排气口旁边的小面积公寓房易发生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事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废气中毒现场的勘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中毒占有相当的数量。中毒主要包括投毒或误服,以及误吸农药、工业化学品、伪劣食品等。氯磺酸中毒属工业化学品中毒,较为少见,其群体性中毒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群体性氯磺酸中毒案。1案例2001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工业化学品储罐泄漏事故。事后经查明为氯磺酸储罐泄漏。由于有风及下大雨,毒雾在事故发生地造成抢救人员及周围居民大面积中毒。在数小时内先后有134人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头痛、咽干、咽痛、呛咳、胸闷、乏力、气促、呼吸困难、畏光流泪等症状,且部…  相似文献   

6.
从几年来安徽省发生的全部投毒案件和已破投毒案件的检验结果看,绝大部分投毒药物为毒鼠强。因此,掌握毒鼠强的中毒特点在投毒案件的侦查工作中非常重要。毒鼠强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尸体征象 1997年6月30日,安徽省和县南笼山南北武术学校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130名学员早餐后中毒,其中7人死亡。后经化验证实致毒物是毒鼠强。本次中毒的特点是毒性发作快,均  相似文献   

7.
陈林 《刑事技术》2010,(3):53-55
1案件简介 案例1 2009年2月19日上午,某村水塘内发现一具女尸,死者何某(女,23岁)漂浮在水塘中。死者衣着整齐,身上携带财物未丢失,未遭性侵害,身上无任何损伤,中毒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毒性案件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毒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解决是否中毒、中毒时间、毒物种类及毒物量、案件性质等。然而随着人们的医疗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由中毒后产生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报道.尤其集中在患者的死亡是由中毒直接导致.还是由医疗行为的不当引起。这为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中毒性案件的鉴定有时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病史采集的不确定性及中毒者不配合治疗又可使这类案件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1案件简介 某年6月9日,某店老板王某(男,32岁)一家四口,在吃午饭的过程中先后出现呕吐、口干、颜面潮红、瞳孔散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激动等中毒症状,即报案。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受害人的中毒症状发生在10min左右。根据中毒症状,技术人员推测系阿托品中毒的可能性极大,遂提取现场呕吐物、尿、血及剩余的羊肉送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因不合格化妆品导致汞中毒的人身损害民事和刑事案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此类损伤的人体损伤程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分析已成为司法鉴定中新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对7例经由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导致人体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被鉴定人接触含汞化妆品后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验结果,对以化妆品涂抹面部方式所导致的汞中毒进行逐一研究。结果发现,受害人均为(37±5)岁的中年女性,中毒后发病时间不等,均出现以肾毒性为主的临床表现,且尿液及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均为异常,其中兼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占71.4%,经明确诊断并行规律的驱汞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总结化妆品汞超标导致汞中毒后人体受损的主要器官、临床特征及此类案件法医临床鉴定分析的着重点,以期为此类案件的法医临床鉴定分析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
Lu GZ  Wang JH 《法医学杂志》2007,23(2):137-139
目的提出对硫酸二甲酯中毒案件损伤程度的评定方法。方法案例中44名中毒者根据GB/Z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中毒程度评定,再依据重、轻伤标准作出损伤程度的评定。结果44名硫酸二甲酯中毒案件中重伤4人、轻伤4人;未达到中毒程度,不构成重、轻伤的36人。结论在涉及中毒的案件中,损伤程度的鉴定主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职业性急性化学药品、毒剧药品中毒的诊断及分级标准,结合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蓟县人民检察院接批准逮捕聚众斗殴案件犯罪嫌疑人163人、提起公诉211人,分别占三年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案件总人数的8.7%和9.5%。聚众斗殴案件这种频发趋势.已成为社会新的不稳定困素。为此,进一步研究聚众斗殴案件的发案规律.努力提高案件质量,准确打击此类犯罪.从而有效防范聚众斗殴案件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士的宁中毒后损伤程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物进入机体达到一定的量,可致人死亡。一定量(甚至致死量)的毒物进人机体,经及时抢救治疗,中毒者可以恢复,部分毒物对组织器官有严重损害,愈后留有明显后遗症,也有部分中毒者愈后不留明显的后遗症。因此,中毒无疑是对人体的一种损伤。在中毒案件中,中毒者经治疗恢复的,其损伤程度的评定,是法医临床学研究的范畴。笔者最近对一起投士的宁致多人中毒案件中的中毒者进行了活体检验,现将一些中毒后出现的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讨论。l案例某村妇与其大弟伍某…  相似文献   

14.
办案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证据是打破僵局,使询问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在案件调查阶段询问被调查人时,使用证据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其承认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而是为了突破被调查人在侥幸心理作用下所构筑的心理防线,促使其如实交代全部问题。因此,出示证据作为一种询问策略,应遵循准确、适时、适度的原则。1.准确。是指准备使用的证据必须是经过反复研究核对,绝对准确可靠的,所使用的证据有充分的证明力,能直接或间接揭露被调查人的违纪事实,触及被调查人的敏感点,对其产生心理上的强剌激,促使其交代问题。证据材料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曾遇一宗80余人集体毒鼠强中毒,无一例死亡的案件。现将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1例,整理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7年11月3日中午,某医院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案,该食堂售出饭菜20多分钟后,发现80余人有程度不等的呕吐、抽搐、昏迷、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当地公安局经过数月侦察,证明该案是食堂工人席××蓄意投毒所为,经检验证实为毒鼠强。该案实际中毒人数为83人,该院统计为75人,医院提供完整病历51份,中毒51人中,有以下特征。1-51名中毒者主要是医院病员、陪伴、医生、护士。年龄最大的是64岁,最小…  相似文献   

16.
侦查中存在的问题2000年广东省利用毒鼠强侵害人身安全案件还只有十余起,2002年就发展到43起,造成28人死亡、368人中毒。利用毒鼠强投毒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造成大量无辜群众中毒,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甚至在一些地方造成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如2000年1月1日江门市江海区茂记茶楼中毒案造成群众1死6伤;2001年12月20日广州白云区置盛服装厂食堂投毒案造成53名员工中毒;200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GC-MS/MS法检验生物检材中的氟乙酰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属有机氟类毒鼠药,由于其水溶性强、易被吸收、毒性大。进食毒死的家禽、牲畜可引起二次中毒。近年来用此类药物进行投毒、误服和自杀的案件经常发生,已成为刑事中毒案件最常见的毒物之一。对生物检材中氟乙酸的检验,国内外均有报道,主要有硫靛法、液相色谱法和衍生化后的GC-NPD、GC-ECD法。其中硫靛法定性不可靠,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19.
GC/ECD法测定生物检材中溴敌隆和大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统计,本省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溴敌隆(Bromadiolone)、大隆(Brodifacoum)抗凝血杀鼠剂开始出现,且利用溴敌隆和大隆投毒的案件也呈上升的趋势。由于溴敌隆、大隆均属羟基香豆素类杀鼠剂,是慢性高毒抗凝血杀鼠药,从开始中毒到死亡的时间均较长。从5起案件的情况调查,中毒症状主要是口、鼻腔出血,大、小便出血,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监察部部长何勇最近透露,1999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至1999年底,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制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及借机旅游1516起.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案件,党政机关到庐山等12个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风气基本刹住;共压缩或制止出国(境)团组6800个3200多人(次),节约经费6.3亿元。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1999年共查结各类案件130414件.处分132447人。在受处分的人员中,县(处)级干部4092人,地(厅)级干部327人.省(部)级干部17人(据《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