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组部实施的"千人计划"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内高校工作。目前,高校海归人才群体呈现年轻化、价值观念多元、党员比例偏低以及重视自身发展等特点。在高校海归人才中开展党建工作,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针对高校海归人才群体的特点、需求及目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了高校海归人才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4,(1):28-29
记者:在“万人计划”全面实施之际。如何更加充分调动海外高精尖人才回国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值得人们关注。作为人才研究专家和优秀海归代表,您认为“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3.
王懿霖  宋晶晶 《求贤》2013,(11):32-33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于11月4日在北京发布。该蓝皮书对如今中国海归现状及特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高层次海归国际人才的回流时间表与海归创业的现状,就中国留学人员回流的新趋势进行了客观而细微化的分解。本刊以图表的形式对该蓝皮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0,(24):36-37
海归博士遇潜规则 陈亮,一个40多岁的海归博士,在日本东京大学做研究员,为照顾老父母,一心回国。递出了百份简历,参加了一系列面试、考核,却在国内高校频频碰壁。有“高人”指点:“赶快去找上面的人,没有背景别想进来。”  相似文献   

5.
高层次海归人才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层次海归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现状,探究发展高层次海归人才入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做好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培育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意识,提高党员发展工作的执行力;组织开展党建品牌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注重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联合研究院)是由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以南开大学为依托的高科技研发企业。旨在通过吸引、培养一批医药研发的高水平人才与团队,引进、创办一批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加速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集研究开发、产业孵化、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创新聚集区。  相似文献   

7.
许多科技工作者和科研体制研究专家指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科技造假事件,折射出当前科研人才机制存在的诸多偏差。现在必须打破“海归”迷信,把好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关口,不要热衷于制造科技明星。  相似文献   

8.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军衔越高,在海91、留学过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开国元帅中的“海归”有5人,所占比例为50%;开国大将中的“海归”有3人,所占比例为30%: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中的“海归”人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开国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他们的名字是:刘少文、常乾坤、郭化若、唐延杰、庄田、赛福鼎·艾则孜、贺诚、钟赤兵、刘道生、方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十几年前,能够出国深造,一向被旁人所羡煞,回到国内的"海归"也有自己的优势。而今"海归"就业也面临新的挑战。"穷则变,变则通",有些"海归"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转变思路,独辟蹊径,跳出金融、投资和高科技等专业,扎根"小行业",做出"大生意"。  相似文献   

10.
赵畅 《前线》2013,(12):193-193
最新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我国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约为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回国数量就快达到30万人,同比增长近一半,超过七成的留学生选择回国。不过,在回国的激情渐渐平息之余,“海归”们发现,只有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热销的对象,多数“海归”反而成了尴尬的“夹心层”,很多人直接就成了“海待”。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中部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呼吁:"不要把‘海归’项目对接活动作为作秀舞台。"据悉,该省企业与"海归"对接的36个项目中,有一半以上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拉郎配"的。"一  相似文献   

12.
“海归”官员一直是中国政坛不可忽视的群体。从20世纪初孙中山等民国时代的政治家,到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再到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海归官员在中国已几经变迁。如今,像杨洁篪、周济等改革开放后留学欧美的一批海归官员,仍身居高位。  相似文献   

13.
大家对苔藓不会陌生,在山沟里、密林中,大片大片随处可见。然而却没有人想过,怎样把这种司空见惯的绿色植物变成财富?海归女孩柳文博想到了,她用苔藓创做出具有故事情景的微型盆景,在国内独领时尚风潮。她的“苔藓盆景工作室”把人带回了纯美的孩提时代……这个新鲜创意也把她送入了成功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12,(11):43-43
智联招聘近同发布的《海归就业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HR或管理人士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不少知名企业的HR表示,他们在招聘时会采用统一标准,根据岗位需求挑选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中国机会凸显,"海归"回国创业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趋势一:"海归"大批回归高潮的到来这些年,每年都有10万以上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同时去年也有超过4万人回国。预计"海归"回国将会保持更快的速度。一是现在来去自由,回国服务已不限于人的回归,可以人不回来"才"回来;二是国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先后做过多名海归人员的入党联系人。理学院海归人员的特点是:潜心教学、科研,政治追求热情不高。做他们的联系人,我的经验是要主动出击,找准海归人员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交流探讨中逐渐引导、启发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14,(6):19-25
中国现已迎来最大“海归潮”——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到201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达到305.86万人,其中72.83%学成后回国发展。与2012年相比,去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06万人,增长了29.53%。对比仅增工3.58%的出国留学人数,“海归”增幅是留学增幅的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国外智力引进工作,成都吸引了众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驻蓉城,创业发展。这些高端人才,有着怎样的拳拳报国之心,为什么选择成都作为创业基地?请听海归代表们的真切独白。  相似文献   

20.
《求贤》2012,(8):29-29
日前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高科技、新经济以及知识服务产业领域,是中国“海归”成功创业的主要阵地。从综合销售额、总资产和员工数等多项指标来看,“海归”回国创业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