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其晚年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等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对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政权走过的道路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并在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擘画了建设新生红色政权的新蓝图。其中,他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贯穿始终,并着重阐述了苏维埃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举措。列宁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建设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露 《人民论坛》2014,(11):121-123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在巩固新生政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两方面发挥了政治和法律功效。然而,该政策的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主要问题是由于某些基层执行主体不规范以及执行方式不当而引起。文章立足于现代刑事政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对这一时期"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能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3.
1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国际帝国主义为了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除了军事进攻以外,在舆论上对其进行大肆围剿。他们宣称进攻苏维埃俄国,是为了恢复民主制度,是为了把俄国人民从“布尔什维克的暴政下”解放出来。这时早已背判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考茨基,为了迎合帝国主义和俄国国内反革命努力的需要,接连不断地发表文章,出版小册子,攻击布尔什维克搞“一党专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提出的"我们坚持苏维埃政权的原则,即由最近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多数掌握政权的原则"并不说明列宁主张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实行多党制。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之所以通过苏维埃内各政党的竞争来决定政府的组织者,是因为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十月革命的直接目标和第一个成果,而苏维埃(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是能够保证痛苦最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形式。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尽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在实践上对于俄罗斯东正教会实行的基本上是打压和限制的政策,造成了东正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空前紧张,一定程度上给新政权带来了压力。而东正教会对于新生政权的态度也基本上是抗拒和排斥的,但是东正教的大多数,也就是中间力量,并没有走上与苏维埃政权完全对立的道路,在对待领土和战争以及解救饥荒等问题上,教会还是坚持了其传统的爱国主义立场,这为后来政教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俄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列宁在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理论方面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一探索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初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即再退却时期)。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早在建国之初,列宁就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革命外交思想形成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对马克思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它形成于俄罗斯,必然具有鲜明的俄罗斯特色。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对这一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实践具有文化上的影响力。"第三罗马"———弥赛亚思想推动了苏俄外交对世界革命的呼唤,东正教所培育的坚毅、忍耐的民族性格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战胜在国际关系中遭受到的困难,并走上与资本主义世界既斗争又共处的道路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靳 《传承》2010,(33):8-9
新中国建立后,皖西南一些反动会道门的存在严重威胁到新生政权,为此,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取缔会道门。人民政权通过解散、镇压、规劝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沉重地打击了会道门,有效地巩固了政权。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张文轩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的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  相似文献   

10.
李露 《人民论坛》2014,(4):121-123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在巩固新生政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两方面发挥了政治和法律功效.然而,该政策的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主要问题是由于某些基层执行主体不规范以及执行方式不当而引起.文章立足于现代刑事政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对这一时期“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能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1.
谭志  罗琳 《传承》2013,(3):24-25,34
"年关暴动"取得胜利后,中共在宜章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巩固政权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蓬勃发展,中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建党、建政和革除陈规陋习的工作,实施了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的土地革命,组织建立了维护革命政权和推动土地革命的保障力量——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和地方赤卫队。  相似文献   

12.
蓝蔚锽 《传承》2013,(6):22-23
1936年11月,红西路军进驻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永昌县,在此驻扎的40余天,建立了西渡黄河以来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为西路军西进做了大量工作。当时负责在永昌县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黄部长"究竟为何人,目前一些材料和回忆录的说法不一。笔者经考证,初步判断"黄部长"为黄继勇同志。  相似文献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最初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项英在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建设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1)必须加强地方苏维埃政权的建设;(2)要坚持和巩固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3)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切实执行政府法规;(4)政府工作人员应艰苦奋斗,廉洁奉公。项英这些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谭燕妮 《传承》2008,(8):16-17
本文论述了在苏维埃政权确立的条件下而形成苏维埃选举运动的基本概况与特点,并揭示了苏维埃政权时期选举运动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以及启示,对新时期中国民主选举的开展以及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农苏维埃政权和陕甘宁边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立的两个不同形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在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有关论文和专著中,对这两个政权的性质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工农苏维埃政权性质与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政权时期选举运动的历史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苏维埃政权确立的条件下而形成苏维埃选举运动的基本概况与特点.并揭示了苏维埃政权时期选举运动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以及启示,对新时期中国民主选举的开展以及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代先祥 《新东方》2010,(2):66-71
苏维埃在俄文中原意是代表会议,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创举,它在1905年的俄国革命中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列宁的肯定和支持。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成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的三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及其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其各部门,制定了宪法大纲及各方面法律,建立了"议行合一"的国家机关和运行机制,实行了工农民主专政,实施了对十个省数百县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期间,根据党中央"打通国际路线"和"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等指示,始终把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从奉命西渡黄河到最后西征失利,红西路军先后在甘肃永昌、山丹、临泽、高台等4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相应的各区、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红西路军在河西地区积极开展建政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为西路军战略任务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德玉 《创造》2021,29(10):49-55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意识到苏维埃成员有官僚化的趋势,并主张"必须吸引全体苏维埃成员实际参加管理来防止这种趋势"①.此后列宁曾多次指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官僚主义,要大胆地和官僚主义进行持久的斗争.而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已经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有关苏维埃体制和防止国家官吏官僚化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的这些思想逐步变得更加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