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我国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就业的这种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2001年的0.75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我国实体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的减速,以及失业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陈朋 《党建文汇》2002,(12):10-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日前指出,未来3-5年,我国就业形势除了延续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等“九五”期间的就业特征外,还将叠加两个正日益趋于激化、新的深层次矛盾:城乡劳动力以及国际间对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中国青年报》对此作了警示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奋斗》2009,(8):49-51
新世纪以来,随着资源递减和石油企业精简冗员,大庆市城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妇女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异常的就业形势,大庆市各级妇联把推动城乡妇女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主动参与、积极开拓,引导妇女自主创业、带动妇女积极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庆市各级妇联引领妇女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得到全国妇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康红波 《实践》2009,(10):33-34
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在各种影响就业的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供需矛盾,即劳动力总量大与社会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创造更多的有效就业岗位,而创业是产生就业岗位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创业意识教育逐步引起广大高校的关注。中国加入WTO后,大学生就业途径、就业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将会更趋激烈。在大学生就业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它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魏晔玲 《前线》2013,(6):49-51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今年共有22.9万人,比去年增加约90013人。而截至今年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33.6%,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境下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外需萎缩不仅造成了经济增速放缓,而且造成就业形势严重恶化,尤其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增添了巨大压力。基于此背景,文章着力对就业形势与大学生自卑心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归因分析,以求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好职业发展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蓝芳 《求贤》2014,(6):46-49
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布的《2014年劳工世界报告》指出,到20l9年之前,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仍将是全球就业市场的重大挑战,在对140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深入分析后,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收入水平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贵州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受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就业渠道多样化、毕业人数规模化、就业岗位缺乏化"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基本趋势。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是建设和谐贵州,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陈竟 《党的建设》2009,(3):21-2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下,去年我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农民工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返乡农民工就业面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已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峰。记者: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英  陈华森 《党史文苑》2009,(11):75-77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深刻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观念、就业意向、就业期待和就业准备等仍有不适应这一国际大背景的现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观念教育机制、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形势政策引导机制和用人单位与高校合作机制,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就业乃民生之本。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促进就业无疑成为2009年政府面临的最大民生考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全球经济形势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女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适应性等问题,找到西部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的途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为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借鉴,切实为高校女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多视角的就业理念,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实现在就业领域中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这句话对于描述我国就业形势而言,同样适用。从上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持续稳定增加,到下半年的部分岗位流失,2008年,就业领域呈现出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新问题,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新举措,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在新的一年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依然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近日,教育部与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四项“新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打破了全球产业链,中国经济高速运行的时期可能已告结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正在拉开序幕。五年后的今天,经济企稳,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动荡的世界格局仍严重影响着中国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意在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7月已过,又一批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宏观经济受到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表达了对就业形势的担忧。他说,多个因素给2008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带来压力。首先,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乎百姓生计,而且关乎人的尊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较之全国,重庆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至少面临“四座大山”(参见本刊今年第2期评论《转变观念抓就业》),如果不高度重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就有可能成为影响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化解就业压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t3对策,政府职能部门正在采取措施,专家学者也在积极建言献策,更让人欣喜的是,各类劳动者也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就业、创业。本期特别组织的这组稿件,希望能对读者特别是那些准备就业、创业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曾琳娜 《学习月刊》2012,(20):94-94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给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很多高校在忙于大学生毕业之际,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一、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1、认识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仍存在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到今年底,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人左右。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