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0多年来传世名画《蒙娜丽莎》一直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被视为艺术大师达·芬奇独一无二的画作。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去年公开亮相的画作《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同样出自达·芬奇,而且其创作时间远远早于《蒙娜丽莎》。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13日报道,《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画中人面色清新红润,不沾岁月痕迹,有着与蒙娜丽莎非常相似的长相、服饰、手势和神秘  相似文献   

2.
域外传真     
《党的建设》2012,(1):47-47
2011年12月6日,美国画家罗恩·皮西尼罗宣称破解了《蒙娜丽莎》画作中隐藏了500年的秘密,在蒙娜丽莎头部背景中有3只动物在徘徊,分别是狮子、猴子和水牛。他在著名画家拉斐尔及米开朗基罗等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画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隐藏图像。  相似文献   

3.
图说天下     
达·芬奇《自画像》亮相济南 10月12日,达·芬奇的作品《自画像》在济南亮相。当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欧美经典美术大展”在山东省博物馆举行预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10,(5):52-52
《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Leonardoda Vinci,1452年-151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后代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12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画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达·芬奇密码》之瑰丽波澜,以《肖申克的救赎》之感人肺腑,以《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之旷世深情,以《第十三个故事》之奇谲艳丽,以《法兰西组曲》之恳切真挚,以《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之惆怅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市里奇·奥迪艺术馆确认,馆内园丁偶然发现的画作是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女人的肖像》。该园丁在庭院修建外墙上的爬山虎时,偶然发现了一道金属门,门内侧有一个黑色袋子,《女人的肖像》就安放于其中,画作的保存状态不错。据悉,这幅作品失窃20多年。专业鉴定师通过对画作进行红  相似文献   

7.
方力钧在中国当代美术界颇有影响,也是国际艺术舞台中具有知名度的画家之一,他所创造的“光头泼发”形象,被称为玩世写实主义。1993年11月19日的《纽约时报》封面登载了方力钧的画作《打呵欠的人》,画中的光头泼皮形象。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4,(6):33-33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林成翰的画作《雷锋叔叔夸我好孩子》。该作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尺寸108厘米×76厘米,曾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环球     
《廉政瞭望》2011,(10):13-13
近日,包括埃及文化部副部长沙兰在内的5名官员因涉嫌在梵高画作《罂粟花》失窃案中玩忽职守,被判6个月至1年不等的监禁。《罂粟花》又名《花瓶与花》,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该画于去年8月21日失窃后,至今下落不明。警方调查发现,收藏此画的博物馆案发前曾削减保安人数,馆内47个监控摄像头竞有30个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了几乎所有欧洲艺术大师们的作品,马加利多、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伦勃朗的自画像,塞尚的《浴》、雷诺瓦的《在塞纳河上划船》、莫奈的《在特鲁维的海滩》、马奈的《处决》,以及毕加索的作品等等。我以近似于朝圣般的心情,走进位于市中心特拉  相似文献   

11.
1964年,《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64届毕业生李泽浩的画作《你追我赶》。这幅油画以明净的天空和正在收割的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近日,由著名画家张仃担任总顾问、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组建的某拍卖公司,最终将两幅被张仃本人认定为伪作的画作拍卖,由此张仃已正式辞去总顾问一职。  相似文献   

13.
走过风雨桥     
《当代贵州》2013,(4):61-61
李慧勇,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画院副院长,擅长油画,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美展大奖,多幅作品参与国际国内交流,被海内外人士、美术馆及机构收藏。代表作品有《雨霁》、《师徒俩》、《思乡曲》等。李慧勇的画作大都采用具象画法,注重画面的形式和构成,只选取画面最需要的元素入画,画作简洁却又寓意深远。此幅作品通过选取黔东南侗族最具代表性的鼓楼、风雨桥,以及象征勤劳朴实的牛,几种元素融和一起,很好  相似文献   

14.
1964年,《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64届毕业生李泽浩的画作《你追我赶》。这幅油画以明净的天空和正在收割的金黄色的田野作为背景,把前景上一群“社会主义青年人”的矫健身姿衬托得更为鲜明。前景上那一片在和风中起伏摇动的芦花,不仅在构图上起了掩映衬托的作用,而且和奔驰着的人群一起,构成了一个向前突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1482年,31岁的达·芬奇离开故乡佛罗伦萨,来到米兰。他给当时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这封求职信就是著名的《致米兰大公书》——  相似文献   

16.
看《谭涤非画集》,被其精美的设计所吸引。这本册子以白色为基调,封面只有作者题写的书名与画作《蔬香图》局部,字与画之间留有大量的空白,看似惜墨如金,却给了读者足够的品味空间。古人在做神圣庄重的事之前必焚香沐浴,以示重视。读谭老的画集,我就有这样的感受,但我已经顾不上走那些繁文褥节的过场就直奔主题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6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2007秋季拍卖会,黄先生填写了竞投登记表,交纳了保证金10万元,并分别以360万元和120万元的价格拍得《荷花品质》与《纨扇仕女》两部画作。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4,(10):14-15
1897年2月,保罗·高更的一幅画作震惊世界。 新生的婴儿,采水果的成人,席地而坐的老人……这幅画的名字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学者评论说:“宗教信仰、社会伦理、经济运行……都围绕这个命题展开。”  相似文献   

19.
刘旭 《世纪桥》2009,(18):41-42
究竟什么是美?仅仅是美丽的女子吗?我们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看大漠孤烟,看小桥流水,这些难道不美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言。”那人类的创造呢?有着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不美吗?贝多芬的音乐不美吗?美,是一个永远的神话,我们要用整个生命来感受美,创造美。艺术创造中也存在着很多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雷 《党建文汇》2010,(8):13-13
今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3周年纪念日,一个画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展出。其中,《青天碧海》画的是台湾抗日志士,包括蒋渭水、李友邦、赖和、简吉、林献堂、杨逵、罗福星、丘逢甲、莫那鲁道等28人;《血肉长城》画作正上方的4个大字“浩气长流”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所题。这在台湾否定抗战、假借姒识台湾》等皇民化教科书来否定中国史的恶行中有拔乱反正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