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理想与现实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继承,更是这一理想在中国社会现实化的过程.邓小平赋予这一理想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并以其特有的方式从物质(经济)基础、精神支持、直接实现途径三方面较为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问题,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终极关怀和价值承诺,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表征了人们对公平、公正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在中国转型期中,共同富裕又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羁绊,出现了所谓的“承诺危机”。应冷静审视共同富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清醒地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样既不失理想的高度,又不失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政府公共性与现实的政府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理想的政府公共性是纯粹的公共性 ,而现实的政府却具有公共性与自利性二重性 ,且自利性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必然选择。用公共管理理念改造政府 ,是提高政府公共性程度 ,限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正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由于西方国家占据发展绿色经济的主导优势、我国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经济特征、我国过高的经济增速期望值等因素的存在,使我国的绿色发展面临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在政府担负起绿色发展的主导责任、以低碳经济理念规划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机制、开展生态消费教育、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涵是指人们的生存、生计和生活,目的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实现民生主义目的,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因对当时中国客观存在情况估计不足,其民生主义的美好设想只能是单向度思考。但它的开启性作用却是深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把它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从而成功化解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了民生思想在认识维度、内涵、路径、价值目标等方面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对绿色发展问题的关注已经超越过去任何时期,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绿色发展上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一是中国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二是中国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具体行动起来;三是中国国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正在形成.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发达国家在新时期主导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其次,中国经济仍具有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再次,中国仍期望经济有较快的增长,而短期内这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冲突.在实现绿色发展措施上,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加快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二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这一主线全面阐述了新时代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在新时代理想何以可能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新时代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符合历史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人民的意愿。在新时代理想何以实现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论述了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即实现理想必须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理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信念不能动摇,否则就可能误入歧途.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故此要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正确处理好现实与理想、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荣誉与利益等关系.要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机制上想办法.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2):13-13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自工业革命以来,飞机、火车、汽车替代马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也被广泛利用。西方国家在这一二百年内,取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繁荣,但高密度地使用化石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也为气候变化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0.
熊颖 《学习月刊》2010,(12):18-1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  相似文献   

11.
在部分农村地区,乡贤治理实际上代行了村民自治的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事实的治理机制。其之所以存在,在于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利他性,能够建立治理共识和善于利用政治力量等原因;同时,与村民自治相比,在村民参与热情和治理效果上,乡贤治理也占优势,结果是乡贤治理成为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但是,乡贤治理也面临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村民参与度不够等问题,这些也是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艳艳 《山西青年》2022,(16):181-183
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现实环境之下,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就业形势和各类就业问题。特别是现代社会,就业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集中体现在就业供需缺口。大学生就业属于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准。分析新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所以本文研究也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人才在就业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许兆君 《奋斗》2012,(10):18-20
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鸡西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鸡西市委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增创了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绿色发展的由来和内涵(一)绿色发展的由来绿色发展的由来有几个阶段,这些阶段都是在世界上有名的里程碑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62年《寂静的春天》。为什么叫寂静的春天呢?美国生物学家卡逊调查了很多地方和许多课题,总结了一些内容,出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说,化肥和农药等农业发明对农业增产非常有利,农业不断地增产,经济大发展,人类社会很富裕,但是人们没有考虑到带来的后果。书中写道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与中国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去年底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根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温家宝总理出席领导人会议并与有关方面合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始终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遗余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是指国际范围内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所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规则争议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杨小扬 《探索》2002,(5):105-106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王子与贫儿》创作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设置两个主人公错位,让人物与本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现实环境碰撞,用童话讽刺的形式,展现人物的固执、善良,人性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二是通过人物在错位后的现实环境中产生心灵的撞击,揭露和批判封建统治者与劳苦人民在生活、人性上的尖锐对立,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