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什邡市看守所里,他沮丧地蹲在监舍中,没有了昔日的侃侃而谈。对阳光的渴望,恐怕是他此时最大的愿望。从他晦涩的面容、红肿无神的双眼可以看出,他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灵魂备受煎熬,他对死亡存在着巨大的恐惧。“我知道我可能被判死刑。”他绝望地对我们说。他,就是原什邡市回澜镇中心村年仅29岁的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2.
一鸣 《廉政瞭望》2010,(11):34-35
2010年3月30日,吴晓辉站在法庭上,但这一次他不是以辩护律师的身份,而是接受法庭对他的审判。他说,有人要搞倒他。可事实上,搞倒他的正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3.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20):22-24
对上,他需要对县域大小事情负责,是第一责任人;对下,他是众多矛盾的交织点,处于矛盾的风口浪尖,没有退路必须果断去面对;在班子里,他需要协调、需要驾驭。可以说,在县委书记这个位子上,他不得不强势。  相似文献   

4.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5.
等待花开     
刘老师: 您好!我真的无法再忍下去了,虽然相处仅仅几个月,可是对他的厌恶只能说与日俱增,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您怎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他?他的行为、他的做法我们大家有目共睹,您对他的做法与态度令我们大家很不满,并且他还拿您的原谅当作借口,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对此我们大家都有意见。我们有一种想法,就是不想让他继续留在这个美好的集体中,因为他不配。  相似文献   

6.
许步广 《求贤》2009,(12):25-26
认识王维卿的人都说,他很随和,好交,但不善应酬。因为,刻意的媚俗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熟悉他的人也大都是从熟悉他的画开始的。他喜欢画鹤,更喜好墨竹。于是,这两种物象便成了他性格特征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7.
李叔同在浙江一师教音乐时,非常看重一位叫刘质平的学生,此人天赋极高,而且非常能吃苦。李叔同对他喜爱有加,每周单独给他辅导两次。 后来,刘质平在李叔同的鼓励下到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东京音乐学院。偏偏这时,家人宣布要中止对他的资助,这样一来,他便陷人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大师速成术 对林元群来说,学风水是个意外。那年他13岁,语文老师被红卫兵关在牛棚里,他心生怜惜,就天天给他送饭,老师便偷偷传授他风水知识。后来他才知道,老师在解放前曾是军阀陈济棠的参谋。  相似文献   

9.
情系千万家     
陶银生 《党课》2012,(7):66-68
他朴实无华,像哺育他成长的大地一样憨厚;他兢兢业业,如一头老黄牛,一生没有任何奢望,只是默默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他没有刨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对老百姓的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他就是河南省劳动模范张振芳。  相似文献   

10.
他走了,年仅37岁。他走了,带着人们无尽的感激与思念。他走了,带着对工作、对同志、对亲人无限的真诚。他,就是尚义县八道沟镇党委原副书记、镇长孙鹏飞。8月17日,孙鹏飞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消息在尚义县迅速传开,悲痛、惋惜、泪水弥漫于他生活工作过的每一个角落。亲人们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同事们难掩哽咽,暗暗落泪……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是国民党元老,他却在革命危急时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7次坐牢,却对革命忠贞不渝;他戴着手铐随红军长征,却对押解他的战士关怀备至。他就是晚年被尊称为“廖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  相似文献   

12.
赫鲁晓夫是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赫鲁晓夫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上台后,曾扒过斯大林的墓,批判过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还让成千上万的无辜者离开斯大林集中营,并给予平反昭雪。对中国,他曾撕毁合约,下令撤走援华专家……1964年,他被他的部下赶下台。下面介绍的是他下台前两天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戏说吹捧     
快乐大叔 《党课》2011,(7):103-103
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他自己就说,他拉小提琴的水平,比他的物理学水平高。所以,要想吹捧爱因斯坦,你就别说他的物理学成就如何伟大,否则,他定会从心里瞧不起你:“你也配谈物理!”你就对他说:“哎呀,老爱,您的小提琴拉得可是太好了,梅纽因都说比不得您老人家了。”他听了一准儿会高兴。  相似文献   

14.
明锋 《当代党员》2011,(7):65-66
6月27日,对他来说终身难忘。 50年前这天,他“呱呱”坠地来到人间。 25年前这天,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的这天,他被确诊患上鼻咽癌。 面对命运的无常,他选择了坚强,在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15.
李老李雪峰去世已将近5年了。我为他做秘书服务了16个年头,曾和他朝夕相处。在那些日子里,我有时坐在他书桌的对面,有时坐在他的病床旁,听着他丰富知识的传播,听着他对往事的述说,这些情景犹如昨日……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体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界定中,体现在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精辟论述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揭示中,也体现在他对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概括上。  相似文献   

17.
金泊 《党建文汇》2002,(18):27-27
黄农才,今年50岁,原为广西崇左县工商局局长。该县许多领导干部对他的印象不是他有多大的领导才能,而是他的嗜赌和“开赌”号召力。黄的一位部下反映说:“他对赌博最上瘾,一天不赌心里就不舒服。他不但在县城赌,下乡也赌,去南宁出差也赌……”  相似文献   

18.
孟兰英 《党史纵横》2012,(10):10-12
作为“流动中南海”里的“御厨”,程汝明每次跟随毛泽东外出考察时,都十分留意观察毛主席对菜的反应,发现什么样的菜对他的胃口,什么味道的食物会让他青睐?他把这些都暗暗记下,并设法将烹调的要领学到手。有时候,他向当地的普通百姓请教,总是谦虚有加。时间久了,程汝明掌握了许多道毛主席喜欢的菜式,对他的口味偏向也了然于心。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就是程汝明最拿手的一道菜?  相似文献   

19.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所以享誉中外,不仅在于他对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而且在于他那高尚的为人之德,特别是他那凛然不可欺的民族气节。正如一位俄罗斯艺术大师对他评价的那样:“梅兰芳的艺术魅力之所以超越国界,一是其高深的京剧艺术造诣使然,二是他伟大的民族气节征服了人心。”  相似文献   

20.
38年前,在兰考大地上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逝世了,然而他铸造在百姓心中的那座丰碑却永存。38年来,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与日俱增,对他的呼唤日渐迫切。他们期望焦裕禄还能回到兰考大地,带领大家开拓拼搏,治穷致富。在这种呼唤声中我们来到兰考大地,在寻觅焦裕禄的踪迹中,采访了他———焦裕禄的儿子、杞县县长、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小焦书记”焦跃进。母亲让他认识了父亲单从相貌上看,他并不像他的父亲。但与他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父子之间的相似之处,就会感受到一个生命的延续,一种精神的传承。其实,父亲去世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