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科书之思     
《同舟共进》2013,(5):3
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教科书是获取知识、累积文化底蕴、培育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梁启超有言:"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推而及之,也可以说,欲新一国之文化、精神气象,必先优其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近日,台湾前行政部门负责人郝柏村投书岛内媒体,质疑目前台湾中小学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部分内容暗含“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台湾不是中国人”概念,误导了青年学子的国家认同,呼吁马英九当局全面修订中小学史地课本。郝柏村此言一出,引发岛内各界强烈反响,再度将修订台湾教科书这一敏感话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3.
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4月5日告一段落,文部科学省宣布审定通过了8个版本的初中用历史教科书。令人愤慨的是,那本由右翼势力支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简称编撰会)编写送审、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居然也在通过之列。如果说这本右翼教科书有什么存在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被当作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0-41
一、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历史教科书》称:“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应激起中日两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情感,来共同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但事与愿违,教科书事件再次出现,并且是在中国境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警惕和对屡发的教科书事件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功利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决定了译介域外小说可以作为革新的一种推动力量。清末维新派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在其《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曾明白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而“新小说”,就是借助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借助令思想禁锢、闭关锁国的国民耳目为之一新的域外小说,逐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观念,以求实现政治之目白勺。事实证明:译介域外小说,使之成为改革社会、新民救国的工具,这条路是正确的。在不长的时间内,便见译事繁盛、译著风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甚为明显。究其原因,它当然不仅仅如康有…  相似文献   

7.
古汉 《两岸关系》2001,(11):32-33
今年9月起,全台近3400所中小学师生,将被迫加入一场教育改革大革命。这一场震动台湾的大规模教育改革活动,主题叫做“九年一贯教学新课程”,最主要的精神是“松绑”。简单地说,就是把过去由“政府”统一编订的教科书,从小一到“国”三共9年的教材统统开放给民间业者来经营开发。  相似文献   

8.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7,(10):34-36
"去中国化"风波又起,情何以堪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中小学教科书"去中国化"风波不断。前一段时间,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说,乘人不备,台湾当局"教育部"对中小学教科书又上下其手,准备彻底"去中国化"。原先的"国父"、"国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8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其中包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主导编写的美化侵略战争的教科书。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国学者指出,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主要错误表述如下: 一、关于中国抗日运动 中国在走向国内统一的过程中,要求排斥通过不平等条约拥有在华权益的外国势力的动向趋于高涨。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但因受到通过暴力实现革命的苏联共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浩劫。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世界各国人们以不同方式追忆反思历史祈求世界和平的时刻,日本作为发动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战争灾难的主要责任国之一,其国内政界和学界却逆时代大潮而动:某些政府官员一再发表否认侵略历史、为战犯“翻案”的言论;右翼组织编撰的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也被“审定合格”。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挑战历史定论200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8本《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由右翼组织编撰、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为出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深度困境、极端评价和目标诉求显明,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既重要又迫切。已有的成就和困境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既有重大历史意义,又有非学术化、非学科化、非前沿化、非智慧化、非大学化倾向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水平标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水平,甚至是整个哲学的研究水平。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我国理论创新工程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唐辛子 《同舟共进》2013,(10):19-21
2013年的1月13号,日本时事通讯社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学生发行教科书”的新闻报道,讲述了大阪市立大学工学部21岁的大学生山下明,在给工业高中的高中生们上课时,感觉高中用的工业教科书内容过于啰嗦繁琐,于是决定自己动手编写易懂好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的研制理念是指导教科书研制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反映的是教科书编制者的课程观和教材观,是一种价值取向,即教科书的编制者期望通过对该教科书的学习,使学习者的身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一种区别于微观  相似文献   

14.
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自觉遵循辩证逻辑。艾思奇主编的哲学教科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行程体现了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教科书体系改革常常忽略这一点,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哲学教科书的逻辑终点是思维具体,是与哲学观相对应的。艾书是局限于人的理性方面的教科书,理论斗争和现实生活需要展示理性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的新的教科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教科书,通常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对国民而言,教科书是最基础的读本。教科书是否尊重被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是否尊重学术研究的共识,能否呈现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的价值观和知识结构。尤其对于国民缺乏自主阅读习惯的国家,教科书的重要性更是无以复加。有些遗憾的是,在国民阅读处于低位的中国,教科书的问题却处于高发阶段,其中历史教科书堪称“重灾区”。  相似文献   

16.
王福山 《前沿》2013,(18):48-49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家庭理论,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目前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家庭”内容被删除了。从唯物史观产生、丰富的历史过程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极为重视家庭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研究并阐发了家庭的社会历史观理论。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理应包含有家庭理论,这对于完整的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视及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2-42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8.
李帆 《长白学刊》2014,(1):94-98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对于历史教学普遍做了些调整,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做了些更新,新编教科书特别是中国史教科书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和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若干纰漏,有待改良和完善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3,(11):83-84
陕西汉中慕棒(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教授)随手拿起贵刊2013年第5期,读了专题策划“教科书之思”的一组文章,感觉很好。葛剑雄先生在访谈中,以对中国历史有深人研究的学者身份,对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透彻剖析,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王晓渔的《历史教科书的两个怪圈和两种叙事》一文,对长久以来教科书中传达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狭隘历史观作了揭示,十分有益。美国大学教授程映虹的文章,则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历史教材,对照解读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开人眼目。  相似文献   

20.
李舒 《今日中国论坛》2012,(12):144-145
本文以商务印书馆为研究对象,从其国文教科书的编纂出发,首先厘清了编辑规范的概念及分类;其次,分析了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之编辑规范的形成;第三,论证了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形式之集大成者的确立;最后,得出商务印书馆在编辑规范上的创新与坚守对今天的教育出版的良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