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纪桥》2016,(2)
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党员干部若想从政需常怀敬畏之心:一是敬畏人民群众,二是敬畏法律制度,三是敬畏道德规范;还需警惕"两种现象":"登门槛现象"和"闭门羹效应"。  相似文献   

2.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更应该"心存敬畏",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做到"心存敬畏",就要做到敬畏法律法规、敬畏党纪政纪和敬畏道德伦理三条最基本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心存敬畏",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要做到"心存敬畏",就要守住敬畏法律法规、敬畏党纪政纪和敬畏道德伦理三条最基本的底线。  相似文献   

4.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更应该“心存敬畏”,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做到“心存敬畏”,就要做到敬畏法律法规、敬畏党纪政纪和敬畏道德伦理三条最基本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曾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总书记的这一告诫,既语重心长,又振聋发聩,针对的不仅仅是县委书记,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警醒。依笔者之见,心中有戒,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工作上大胆开拓有作为,用权上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2)
正在"三严三实"要求中,做到严以用权、用权为民,就要知敬畏,守规矩,尽职责。严以用权,当怀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党员干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组织授予的权力,要严以用权,心怀敬畏。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有了敬畏之心,用权才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有了敬畏之心,才会知所避、知所止、知所守,行为才会受到约束。敬畏权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作风,审慎用权。要做深入细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7)
<正>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为楷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简单有力的16个字点出了新时期县委书记的为官之道: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心中有民,才能牢记人民期待、甘为公仆;心中有责,才能事不避难、敬业担当;心中有戒,才能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为县委书记,要努力按照"四有"标准锤炼自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员干部作表率,引领和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转型。  相似文献   

8.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敬畏之心?"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佩服。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永葆忠诚之心、为民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答好新的时代答卷,奋力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相似文献   

10.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有利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当前,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化。要做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好理论基础,实现理论武装;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严守党纪党规,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党性修养,补好精神之"钙"。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3)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规矩意识,他认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观察,我们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还需强化,对党规制度的敬畏之心还要增强。强化党员干部规矩意识,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对我国党内各种规矩进行角色定位,党规姓"党";二是深入理解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刚性要求。强化党员干部规矩意识,我们还要加强两个方面:一是健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矩。  相似文献   

12.
<正>怎样才能当好县委书记?习总书记提到要向焦裕禄学习,做到"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总书记对县委书记的高度期待,是一个"老县委书记"对新一代县委书记的真诚提醒,更是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考和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新期望。那么,"四有"蕴涵着哪些时代新要求与新内涵?本刊记者邀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裴泽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5,(6)
<正>李荒99年的人生道路、80年的革命生涯,让人看到一位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之路、追求之路,读到一位老共产党人的信念之歌、忠诚之歌。无论哪个年代,无论什么岗位,无论顺境逆境,李荒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表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心有所向,行有所动;心有所守,行为世范。纵观李荒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用"严"字正身,以"实"字处事。而"严"和"实"是共产党人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李荒的"严",表现在他从严律己,讲政治规矩,  相似文献   

14.
蔡建军 《奋斗》2013,(8):64-64
正领导干部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蕴含的是一种信念和境界,折射的是一名领导干部履职心态和职业操守。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面对"官位","敬畏"可以励志,"敬畏"更能众服。心有"敬畏",才有人民,就能亲民,更会为民。  相似文献   

15.
傅兴国 《党建》2015,(2):25-26
<正>思想教育是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现实中,领导干部出问题,归根溯源是思想上的问题、信念上的问题。"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加强思想教育,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坚守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下大力气解决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总书记的讲话切中要害,为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工作、优化作风指明了方向。首先,要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责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安徽省调研时说:"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敬畏之心,是指人们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表示一种界限,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人民警察手中掌握着一定权力,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稍有不慎,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敬畏法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面对换届,首在树立正确的"官念",淡定名利心,强化事业心,把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五个"正确对待"。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权力对每一个人都可能产生诱惑,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个问题。权  相似文献   

19.
<正>"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县委书记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一定要按照"四有"要求,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真正做到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切实把从严治党的政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上治国理政的恢弘篇章,每一名具有责任意识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奋发有为,在"三严三实"崇高价值追求的指引下,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对此省委从"三个不可低估"重大判断出发,从严管党治吏、铁腕整治风气。总体要求是,坚持"八个务必从严",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