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异质性等特征,使得主体创新创业行为势必存在行为差异、协同困难、目标无法自洽等问题。为了保证价值观和谐问题,需要在教育阶段就加入指导性思想进行价值观引领。基于嵌入理论,文章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模型和机制,从过程视角将现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嵌入"立德树人"的过程分成了脱嵌、嵌入和价值引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员育人"是高校的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是高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受高校考核评价体系错位、行政化倾向等因素影响,"全员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现实异化.只有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全员育人"理念才能得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早、程度最高、普及最广泛的国家,创业教育以高校为主体,以政府和社会为支撑,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形成了高校、政府、社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认真研究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是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视角,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向。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契合度和一致性。本文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共同使命、共同目标、开放性和公共性为融合前提,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结合方面,从发挥党建服务功能,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发挥党建教育功能,提升教育效果;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强化实践教育和强化党建工作组织保障,优化教育体系等四个方面,探索两者融合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应当坚持"合利益性"原则。所谓"合利益性",一是指"合利",二是指"合益"。物质利益的"合利"是基础,"合效益性"和"合公益性"的"合益"是追求和保障。只有使合力主体"互惠互利",把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会真正有"动力""合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存在"一高三低"的现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创业扶持模式尚不完善,整个社会还未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和为创业服务的环境。本文剖析了高校、政府和企业在高职学生创业扶持体系中的职能缺失,提出构建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为保障,企业为助推"的高职学生创业扶持模式,实现三方良好的互动,并对三者的作用和职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高校均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至今尚未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积极探索科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路,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并以实例从目标导向、学科体系、实践体系、运行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及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高校均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至今尚未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积极探索科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路,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并以实例从目标导向、学科体系、实践体系、运行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围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提出搭建"一核心、两结合、三载体、四模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主体+能力主线+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从构建"全过程、通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多联动、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是江苏高等教育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江苏高校基于当前实际,坚持"机制先导"以保障创业教育实施,坚持"教学主导"以实施创业普及教育,坚持"培训辅导"以开展创业精英教育,坚持"实践引导"以助推学生自主创业,进而分层分类、逐级推进,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模式,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思想保障。当前,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创业主体功利化倾向较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且深受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鉴于此,在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凸显"以人为本"和坚持"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体系、实施双向互动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模式、嵌入思想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机制等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 《山西青年》2022,(8):116-118
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高校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资源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乏优良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学生过度依赖导师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意识到高校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还是高校生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接下来笔者提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健全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无缝对接几个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新要求,文章从创业教育的意义、应坚持的原则和教学内容设计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有助于实现创业教育目标、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发挥"概论"课多元教育功能;同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对创业教育中就业方式、创业领域、创业与创新的关系等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实现"概论"课教学中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15.
创业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业价值观的共性提炼、抽象要求,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展现、具体落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创业价值观教育;建设校园文化,以文化人树立创业价值观念;畅通课堂"主渠道",合理设置创业价值观课程体系;搭建基地平台,多样实践砥砺培育主流创业价值观;发挥媒体优势,宣传营造创业价值观涵养氛围。  相似文献   

16.
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贴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创业实践,是高校创业教育理应秉持的理念,也是高校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必须破解的瓶颈问题。在分析大学生"专业型创业"价值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理论,提出了基于"专业型创业"认知引导、分级化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差异化载体构建、创业型文化整合等视角的高校推动大学生"专业型创业"发展机制,以期催生助力大学生"专业型创业"的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互联网与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迫切需要系统梳理高校在创新创业观念意识、课程体系、教师配备以及氛围营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一些有益工作,如树立"大创业教育观",探索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和本科生等各方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推动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已进入了"创时代"。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然而,面对机遇,高校创业工作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学生实际脱节;二是工作责任归属不明,缺乏整合与优化;三是创业教育工作缺乏跟踪与效果反馈,过程监管不到位。这些问题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因此,要开拓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更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资源优化为突破点;完善风险保障体系,以创业服务为落脚点,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公益创业教育是推动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但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较社会需求和公益创业实践而言明显滞后,无论在公益创业主体、公益创业教育主体还是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都面临着现实的困境,通过对公益创业发展现状的实际考量,从高校、政府、社会三个主要推动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发展的主体出发,探索高校发展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出路,将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和公益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栋  喻丹  王琴 《山西青年》2023,(9):148-150
从教育宏观角度来看,师范类大学是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主体,师范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既具有高校双创教育的共性特点,也具有其个性特征,认清这些特征对构建师范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前提性作用。通过探索师范类大学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定位,有效整合配置资源,形成自我革新、内部循环、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性治理的长效育人机制,建设成符合我国教育与经济社会特点的师范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以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