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先民的神性德育到近代以降的知性德育,德育迭"代"赋形。志性德育的提出作为对知性德育"接着说"的一种表现,并不以建构志性德育理论体系为旨归,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意识的产物,其直指信仰这一鹄的,借由对志性德育的问题背景、意涵探讨、可能表现,期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既面向本体世界又面向生活世界的双重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在这种背景下,"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它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德育生态论以生态论为理论视野构建其理论体系,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问题和德育系统与环境、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文章以科学界定德育生态概念的涵义和特征为基础,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德育生态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4.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和知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亦称德育)也应该有一个效果问题,而且德育效果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一.高校德育要重视效果性  相似文献   

6.
孔子主张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始终,尤其在"射"的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把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仁、智、勇"等方面协调发展。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要求,文章通过剖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分析孔子"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率先垂范"等教学思想精髓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其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对拓宽当今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路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谈谈德育接受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一种主导成分的教育,这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德育。德育是完整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德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将社会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意识(志)和外化为自身的品德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的客观结果就是德育接受。德育接受客观上反映了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实质内容,因而它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德育接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德育接受的过程性学生良…  相似文献   

8.
"灌输原则"与"无灌输"的德育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现实中思想观念和思想斗争的复杂性,以及青年的思想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灌输原则"的必要性;而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以及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要求决定了借鉴"无灌输"的德育理念的必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灌输原则",具体体现为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的引导教育,而借鉴"无灌输"的德育理念则体现为在指导思想上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德育的相关理论和论述,在教育实践上要创造性地运用"无灌输"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德育生态论以生态论为理论视野构建其理论体系,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问题和德育系统与环境、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文章以科学界定德育生态概念的涵义和特征为基础,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德育生态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观念、内容、方式、机制等各个方面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教育中存在的现实矛盾,正确处理知性教育与人格塑造、现实性与虚拟性、主导性与多样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服的一种。基于说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实现五个"转变":教育理念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教育内容从科学认知向生命认知转变,教育过程从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转变,教育方法从单向理论灌输向立体呈现转变,教育关系从主客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变。创新路径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信力,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气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文性,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彦斌  王春刚 《探索》2014,(1):136-139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义的深度哲学反思和冷峻的理论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它的实现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和终极问题。为深入探究这一问题,须以从普遍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范式为基点,勾勒从价值到教育价值再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图式,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制机理,最终开显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践理性进路,即从拒斥传统的形而上的"理论说教"转向关照现实的形而下的"感性世界"。  相似文献   

13.
鲁杰 《求实》2012,(6):77-79
现代哲学的转向一般归纳为"实践转向"、"生活世界转向"与"语言转向",这三重转向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实践转向"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灵魂置于核心地位,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为依托,解决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状;"生活世界转向"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深入"生活世界",以"生活世界"的逻辑来建构学科话语;"语言转向"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重视符号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符号进行研究。总之,现代哲学的三重转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很明确的路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前提:注意把握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政治的基本站位,注意把握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话语解读的规范性,注意在不断继承和借鉴中对原有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和创新,注意面向话语客体的客观实际和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等。对这些基本前提的把握是进行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刘宾 《理论建设》2017,(2):74-77
"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价值、坚定高校德育的政治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方面看,战略意识观念不强、责任意识观念不突出、功利性观念太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利因素,因此要创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增强战略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兴起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民主平等的交流方式,交互影响的互动形式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要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主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学内涵,来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互联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易更新性、虚拟性以及碎片化的特点影响着教育主体的创新性,主体互动的规范化等。面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要实现科学性与现代性协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形式;要追求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补益,注重回归生活世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现由"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德育场的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伟  康就升 《探索》2012,(3):146-150
网络德育场以学生感兴趣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资源,结合技术措施和制度保障,使学生主体能够以此在境况参与网络德育。在此过程中,发挥他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引领作用,协同自组织子系统中主体的道德感悟、围观以及参与道德辩论和道德实践,达至网络德育场系统的涌现性,即学生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9.
《党政干部学刊》2021,(2):31-37
阿伦特曾经指出政治哲学中两对问题,分别是劳动与政治、历史与知性的问题。第一对问题,劳动与政治问题是异化问题,其本质是它们起点的对立和发展过程的异变。政治的起点是社会化,在历史中产生了很多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化。劳动的起点是个体性,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劳动的起点也产生变化,于是改变了劳动初始目的,走向异化。政治与劳动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它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了异化。第二对问题中的"知性活动"在历史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社会化性质。实际上,劳动与政治的问题可以通过"知性活动"逐步克服,但哲学在个体理性主宰下使"知性活动"隐藏于历史之下,历史的内容发生了断裂,由此产生了历史中知性回归是否可能的问题。因此,"知性活动"能否回归、怎样回归就成为化解第一对问题的关键,只有实现社会生活的"知性活动",才能实现政治生活的合理化,不断化解两对矛盾。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治理的协同表现为同构和耦合关系。两者在"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层面能实现同构。两者的耦合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主导主体至上性的确认和文化治理多元主体的平等交互关系在工作中各有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属性和文化治理对事属性的统合实现了文明进步的完整性;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思想性、政治性和文化治理偏重艺术性、服务性是相互补充的。在同构和耦合的基础上,两者可以在价值引领、文化安全、社会建设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