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湖北省丹江口市围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等目标,连续几年把就业作为"为民承诺"的实事之首来抓,大力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和创新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模式实现了由"统分统配"向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渡。实践也给我国理论界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的改革与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就业信息的采集、处理、运用、发布的途径、方法、手段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3.
职工安置是去产能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相较于其他地区,资源型地区在去产能中面临着主导产业就业弹性不断降低,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创造就业空间不足等诸多困难,职工安置任务颇为艰巨。为此,要做好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政府层面应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导,财政补贴、产业促进与就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企业层面应建立以稳岗为目标,以转岗分流和离岗创业为主要方式的多元分流安置模式;社会层面应建立以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训指导与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器。今年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劳务就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与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模  相似文献   

5.
正宿迁市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关联人口12万。试验区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部建成,最终实现"三个80%"的目标,即80%的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80%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流转、80%的农户入合作社就业。两年来,试验区依靠城市"地票"制度,引入市场"无  相似文献   

6.
正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和培训全覆盖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黎平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集中搬迁入住的实际,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建好岗位信息库,强化培训,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就业稳增收。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台账。明确第一书记、网格员和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0,(16):57-57
2010年,贺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按照"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就业贺兰 激情梦想 创业贺兰 成就人生"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宁夏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宁夏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来愈难,要充分估计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改善民生之本。要实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就业歧视。何以这么说?只要仔细审视当下发生的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案例,就会发现就业歧视现象已从"相当普遍"、"相当严重"向"甚至荒唐"演变。仅仅因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就业报酬的平等,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一制度建设包括统一的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就业;住入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就业培训制度、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发展脚步     
半月大事宁夏将建"一站式"便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形势,宁夏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初步建立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务业发展新模式,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便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民生活服务网点,形成便民创业就业体系,推动宁夏现代化服务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发生变化,毕业生将由“统招统配”逐步走向“自主择业”的轨道,就业指导不仅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而且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就业指导的宗旨体现出德育教育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由于学科设置不尽合理、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引导毕业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恰当地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如何引导毕业生洞察社会,正视自  相似文献   

14.
正5000万目标:未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调试智能机器人的高级工程师、打理约会细节的婚恋策划师、评价酒店服务的客房体验师、为年轻爸妈分忧的早教分享师……今后五年,这些新兴产业的新职业恐怕会悄然替代部分工厂流水线,成为就业的热门岗位。"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比"十二五"就业目标多了500多万人,这  相似文献   

15.
均衡就业是"十三五"期间政府需要花大力气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均衡就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统筹推进,持续努力。需实施就业创业均衡发展策略,推进"一公里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圈"建设,创立互联网+就业均衡发展信息模式,建立公众参与的就业均衡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就业均衡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就业模式和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一大矛盾.政府必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作为中国的一大国策加以实施和推进,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切实把就业和现就业工作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提升高校就业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教育包括全部与就业有关的教育、指导和服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新的要求,需要深化高校就业教育理论,确立就业教育目标,系统规划,建立就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求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满足、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柏 《当代贵州》2009,(4):53-53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证实了全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因此次金融危机失业的事实.2月4日,来自广州的消息说,节后入(返)粤的970万农民工中,有200多万人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这意味着珠三角9个城市中,平均每个城市有22万左右"飘"着的农民工求职者.2009年新春,他们的命运与城市减肥的阵痛,都是那么令人揪心.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提出《理论武装"五进五入"示范点规划》,就邓小平理论如何"进农村入农户、进企业入车间、进街道入店铺、学校入课堂、进医院入科室"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一)有目标要求,结合农村、企业、街道、学校、医院不同部门和行业特点,从健全制度、开展活动、巩固阵地、充实队伍、树立典型、增强实效上提出理论拓展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二)有示范单位,确定星村镇桐木村、景区  相似文献   

20.
宋成一  赵永乐 《求实》2007,(11):45-47
引导城市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建立"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实现城乡和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