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阐述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常态化沟通制度的重大意义和实践情况出发,梳理建立常态化沟通协商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会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沟通协商方式精准性与互动性有待提升、商会作用发挥不够、沟通协商机制不完善。为满足新时代政企沟通新要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注重政企团结,增强服务能力;搭建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改革发展,完善沟通协商机制,以推动政企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沟通协商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沟通协商制度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亲情政商关系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在加强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进行沟通协商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实效,但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制度建设还不够、长远机制有待加强、沟通协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党委政府和民营企业沟通协商的意识能力,加强商会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加快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的沟通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纠纷处理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刑事案件处理模式受到挑战.在目前中国司法现状下.提出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协商制度这种案件处理方式有其必要性及可行性,目的是促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安排更加务实高效.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 题。社会协商对话作为一项制度,目前正在实际生活中建立、健全,并已获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提高到理论高度进行考察则做得不够。事实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给我们的理论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和司法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正当程序的简易化”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对简易程序的理解也已不限于传统的意义,还扩展到一切不经过正式审判程序处理案件的方式。本文在对中国司法现状进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协商制度这种案件处理方式之必要性,以期使刑事诉讼制度的安排——兼顾程序的正义与经济,充分肯定程序的效率,追求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政企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沟通手段,从而进一步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针对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会政企高效互动协商模式、商会参与多党合作对政企协商的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完善等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了天津市湖北商会、天津市襄阳商会、湖北省天津商会,为天津市畅通政企协商渠道提供实证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政党政治参与的重要民主形式,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路先锋”,蕴涵着协商民主的理论逻辑,体现着协商民主的原则理念,是国家层面长期实践的协商民主形式,在本质上是我国典型的一种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认罪协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台湾地区的认罪协商制度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辩诉交易”,它独具特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当下,建立认罪协商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国未来的认罪协商制度,应当在认罪协商的适用范围、认罪协商的内容、认罪协商的主体、认罪协商的程序、认罪协商的救济措施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构建,并建立起认罪协商制度的保障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精神与政治协商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保障协商主体的自由、平等地位、从充分重视协商的程序及其制度性和规范性、从政治精英协商与社会大众协商互动、从强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和作用,从人民政协的性质、特点、职能、主题和工作方式等与协商民主的天然联系等方面,论述了充分汲取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精神,提升我国政治协商质量和水平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对于调整企业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使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条件日趋成  相似文献   

11.
开展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具体体现.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就立法协商而言,是要保证人民政协协商成果能够落实到人大的立法决议中.就目前而言,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程序的不完善,是人民政协立法协商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为促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构建环节完整的立法协商程序.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央至区县一级的政协协商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而街镇一级的基层政协协商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有待加强。基层政协协商发展面临理论认识存在冲突、缺乏顶层设计推动、基层政协组织协商功能淡化、基础性地位尚未确立等突出问题。加强基层政协协商,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规则体系,发挥基础性功能,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政协协商的目标任务是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联通基层社会各种协商形式的专门协商平台,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合力。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在某些理念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在发展的道路上两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直接参与、自由平等、理性妥协等基本理念,针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的一些制度性缺位,本文就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政治协商法制化、协商参与面拓展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过程程序化、协商保障信息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与我国政协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西方政治哲学语境中的协商民主,是对选举民主、票决民主的修正,对代议民主、远程民主的超越,主张决策过程中官员与公民之间持续的对话、协商和沟通,以有效化解利益纷争、提升民意质量、达致基本共识并实现政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理论作为晚近兴起的理论,为我国政协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进路。基于协商民主的理论视界,应当合理设置界别,完善参政议政程序,推进“透明政协”建设,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5.
诞生于西方政治哲学语境中的协商民主,是对选举民主、票决民主的修正,对代议民主、远程民主的超越,主张决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持续的对话、协商和沟通,以有效化解利益纷争、提升民意质量、达致基本共识并实现政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理论作为晚近兴起的理论,为我国政协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进路.基于协商民主的理论视界,应当合理设置界别,完善参政议政程序,推进"透明政协"建设,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资作为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不仅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着劳动关系的稳定,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向。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工资宏观调控、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同时,它也是体现社会公平,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进协商民主,同样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参与。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福建省工商联商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建设的成果经验,反映参与过程中的内外制约因素,从加大支持、拓宽形式、培育主体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工商联商会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立政府与工商联商会组织良性互动的平等协商关系。二是创新载体、拓宽形式,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民主协商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商会组织自身发展,提升参与协商民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内容,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了实现两种协商形式的衔接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制度优势,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组织平台、人才共享、程序保障和协商能力建设等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政党协商理论有着自身严谨的逻辑前提和内容要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协商的逻辑前提,民主党派以参政党角色参加政党协商,协商的内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新形势下,要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优化政党协商制度,提升政党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20.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工资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收入差距调节机制,不仅是涉及保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