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当代中国利益表达均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带来了社会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失衡,引发两者关系僵化,矛盾突出,成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障碍。利益表达均衡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利益综合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障"最少受益者"的表达权具有重要意义。强势与弱势群体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悬殊,利益表达权利、机会和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表达失衡。生成利益表达失衡的具体原因在于强势和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权低度均衡;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低;强势群体的非规范利益表达可获得超额利益。要促进利益表达均衡,可通过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快社会群体的组织化建设;加强利益表达的法律制度规范等主要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不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起跳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华撰文指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时期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有效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道德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而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仍然是共产主义道德 ,但是与计划经济的要求相比 ,道德已经发生部分改变。即道德由“规定———平均型”向“能力———获取型”和“竞赛———交换型”转变 ;由要求利益均衡向承认利益差别发展 ;由权力———经济一体化向经济事权———社会政务分离转换 ,更具有理想与实际要求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视角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汝 《理论学刊》2008,4(2):60-63
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与利益格局.与此同时,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变革却没有同步进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建构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治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一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社会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是社会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的过程。对于农村社会而言,是由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由农业社会向农、工、贸相结合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变迁,社会各方利益进行重新组合,逐步演化成一种新的关系结构。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并非是完全的自发演进过程,国家在其中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果。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中国有百…  相似文献   

6.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尺度,也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标尺。在各种矛盾交织碰撞并存的现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一个制度化的充分的广泛的政治参与机制,尽可能地满足日益分化成熟的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与要求,从而使各利益群体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和平协商的方式得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利益结构分化及政府在利益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不断拓展和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社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利益的分化、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加深.这种利益结构的分化说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利益失衡,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必然要求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整合.政府应在整合各部门利益,平衡利益矛盾中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促使我国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城市社区也随之凸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城市社区人口的集中增长,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内部关系以及亲戚群体关系的变化,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规模和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批判和斗争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型意识形态,再到凸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转变,发生这种变迁的深刻基础在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直接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着的利益关系的自觉程度.这种由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功能、内容、方式、任务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鲜明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睛雨表,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拓展弱势群体利益诉求途径,建立弱势利益机制是保护救济弱势群体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分析我国现存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我国弱劳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就是要疏通利益弱势群体渠道,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弱势群体组织化,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群体代表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