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扫盲     
不栽字,真苦恼,国家事,没法晚。听报告,韶不了,同家去,忘掉了。写便条,把人找,你能苦恼不苦恼。希望同志把学上,互相学酱把富扫。扫盲@冯文龙$门头沟煤矿!工人~~  相似文献   

2.
鲍伯丰  王同起 《世纪桥》2007,(11):43-43,45
民主革命时期苏区农民扫盲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扫盲教育与军事教育、政治教育、生产技术教育相结合;在扫盲中重视妇女教育;扫盲运动的形式灵活多样。苏区农民扫盲教育,对于今天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行农民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扫盲工作,自1979年恢复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多次受到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表扬和嘉奖。 当前,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也有这个愿望,也有经济条件。各级政府正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扫盲工作步伐。新闻宣传单位要注意对扫盲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报道,并配合今年 10月底召开的全国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掀起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热潮,力争到2000年高标准完成全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扫盲工作的基本形势 旧中国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人口中文盲率在80%以上,有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文育率高达9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曾多次发布扫盲的指示和决定,不断推进扫盲工作,先后三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扫盲热潮。从解放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出现了第一次扫盲热潮,1956年和1957年的年脱盲数都超过700万。1958年的浮夸风严重干扰了扫盲工作,经济困难时期扫盲工作基本停顿,到了“文革”时期,扫盲工作几乎完全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时,总人口为5.5亿,其中80%以上为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在中共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北京市的扫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北京市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扫盲运动的过程中。在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配合下,北京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掀起三次扫盲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对扫盲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来,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91年和1992年全国脱盲人数均达500多万人。但是我国目前15周岁以上的文盲仍有1.8亿人,要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教委希望新闻宣传单位注意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宣传。 一、宣传扫除文盲工作的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历来把成人识字率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摆脱贫穷落后,首先要扫除文盲。有人说:“现在集中…  相似文献   

7.
孟祥才 《新长征》2007,(3):64-64
1958年7月下旬,我正在老屯村家中度暑假,每天同社员一起下地干活。有一天刚吃过早饭,大队长找到我说:“今天上午公社召开扫盲誓师大会,你就不要下地干活了,带几个学生去开会,回来咱们商量怎么扫盲。”当时我这个高二的学生在全村是最高学历,参加扫除文盲的活动是责无旁贷。于是我急忙找了四、五个中学生,一起赶到5里之外的公社驻地付庄。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5)
1958年7月下旬,我正在老屯村家中度暑假,每天同社员一起下地干活。有一天刚吃过早饭,大队长找到我说:"今天上午公社召开扫盲誓师大会,你就不要下地干活了,带几个学生去开会,回来咱们商量怎么扫盲。"当时我这个高二的学生在全村是最高学历,参加扫除文盲的活动是责无旁贷。于是我急忙找了四、五个中学生,一起赶到5里之外的公社驻地付庄。  相似文献   

9.
<正>"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20世纪50年代,无数人唱着这首广为流传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1949年,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新中国成立不久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一场个轰亟轰待烈解烈决的的扫难除题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领导了旨在提高农民识字能力的扫盲运动。这个运动伴随着“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两次高潮。在农村扫盲运动中,采用了结合农村实际和贴近农民生活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成功地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农民不识字的现状。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成果。  相似文献   

11.
宋洁 《党史文苑》2006,(6):20-21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领导了旨在提高农民识字能力的扫盲运动.这个运动伴随着"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两次高潮.在农村扫盲运动中,采用了结合农村实际和贴近农民生活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成功地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农民不识字的现状.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扫除上海工人群体中的文盲、半文盲,上海市军管会开展了群众性扫盲识字运动,使工人们接受到了真正的教育。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扫盲识字教育的运动式开展模式,也决定了其在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外,对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专业技术水平,唤起工人阶级阶级觉悟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识字运动兼具了文化教育、政治启蒙、思想改造、"重塑新人"等功能。回顾和反思这场运动,总结其过程、特点与经验,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平稳发展,协调和平衡政治、文化等功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全国扫盲运动出现了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扫盲工作成功经验的影响下,基于当时发展的需要,中国广大农村面临着急需改造国民素质和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广大农村的扫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塑造新人运动。农村扫盲运动集合了文化诉苦、典型示范、舆论宣传、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将扫盲工作逐步推向深入。我国农村扫盲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于它不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普及与提高并举,而且在于它注重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农民内部文化自觉的启迪,实际上是一场文化普及下的塑造新人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坐落在沿海现代化城市、环渤海经济区工业重镇——唐山市,系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百年传承、底蕴深厚。华北理工大学的前身河北联合大学是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  相似文献   

16.
1948年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在石家庄人民影院召开,这次会议诞生了一个崭新的人民政府、新中国政权机构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会议选出了华北人民政府委员27人,组成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09,(2):F0003-F000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扫盲运动。这场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陈磊 《党史纵横》2009,(12):9-11
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同年12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华北无省自治”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从此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都随之走向高潮。为了开创华北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各中央局、分局:现将华北土产会议的报告发给你们参考。中央认为华北局组织城乡物资交流的各项办法是正确的,望各地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去组织这种交流,因为这是目前社会经济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教育强国迈进。70年沧桑巨变,当时光回溯到70年前,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新中国又是如何通过扫盲运动,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建设激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