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文献》2012,(3):3-13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为坚决支持中、南部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共中央、中国政府经过慎重研究,作出援助修建非洲坦赞铁路的重大决策。坦赞铁路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援助项目,也是战后非洲修筑的最长铁路,是迄今非洲大陆上最大的工程之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签订45周年,本刊特选发一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关于援建非洲坦赞铁路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国 《党史纵览》2011,(3):12-15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这条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卡波里姆波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向坦赞两国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的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先后有66人为坦赞铁路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坦赞铁路建成后,中方将其交由坦、赞两国组成的铁路局共管。其后,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中国继续向两国提供无息贷款,并予以技术合作援助。时任坦桑尼亚总统的尼雷尔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真诚地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当时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都把坦赞铁路誉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是坦赞铁路项目启动50周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世界响应,中国与非洲各国铁路产能合作进入又一波高潮。铁路像一条纽带,加深了我国与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当今,相互尊重、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坦赞铁路精神"仍然具有独特价值,中非合作又有了新的内涵。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正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根据坦赞铁路地质勘察,你们那里有一个地震区。地震区在坦赞铁路线上,要注意。 万布拉:中国专家已经考虑到了。尼雷尔总统很满意坦赞铁路的进展情况,尼雷尔总统相信这条铁路不仅是对南非的打击,也是对西方的打击。阁下可能从报纸上看到西方国家相互抱怨没有修这条铁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文献》2012,(3):11-12
周恩来:根据坦赞铁路地质勘察,你们那里有一个地震区。地震区在坦赞铁路线上,要注意。 万布拉:中国专家已经考虑到了。尼雷尔总统很满意坦赞铁路的进展情况,尼雷尔总统相信这条铁路不仅是对南非的打击,也是对西方的打击。阁下可能从报纸上看到西方国家相互抱怨没有修这条铁路。  相似文献   

6.
薛琳 《党的文献》2012,(3):14-21
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非洲的标志性工程。毛泽东、周恩来从支援民族解放运动、确立中国大国形象和推动中非友好合作等因素出发,在坦赞两国屡遭拒绝的情况下,果断决定援建坦赞铁路。在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过程中,周恩来发挥了关键作用:既要听取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行政动员,还要为党中央和毛泽东提供决策信息;不仅要同坦桑尼亚进行深入接触,还要做赞比亚领导人的工作。在铁路建设阶段,为使铁路符合受援国要求,周恩来指示铁道部派精兵强将进行勘测;在三个国家谈判的关键点,主持攻克了技术难关;筹措国内力量支援铁路建设;加强对援外工人的教育工作。坦赞铁路不仅是实现非洲民族独立和发展的自由之路,也铸就了一座中非友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7.
薛琳 《党的文献》2012,(3):14-21,113
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非洲的标志性工程。毛泽东、周恩来从支援民族解放运动、确立中国大国形象和推动中非友好合作等因素出发,在坦赞两国屡遭拒绝的情况下,果断决定援建坦赞铁路。在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过程中,周恩来发挥了关键作用:既要听取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行政动员,还要为党中央和毛泽东提供决策信息;不仅要同坦桑尼亚进行深入接触,还要做赞比亚领导人的工作。在铁路建设阶段,为使铁路符合受援国要求,周恩来指示铁道部派精兵强将进行勘测;在三个国家谈判的关键点,主持攻克了技术难关;筹措国内力量支援铁路建设;加强对援外工人的教育工作。坦赞铁路不仅是实现非洲民族独立和发展的自由之路,也铸就了一座中非友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8.
如今40岁上下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坦赞铁路的,中国政府为修建这条铁路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察时的讲话(摘要)(一九六五年七月五日)周恩来你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哪里人都有。你们现在好像一个"小非洲",慢慢就成了一个"大非洲"。你们还要多吸收一些兄弟民族,可以先搞一些民族生产队。你们的材料我看过了,没机会跟...  相似文献   

10.
江翔 《湘潮》2014,(5):44-46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的大方向是既反对美帝国主义,也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大力支持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那时,非洲是我国外交的主要阵地。这一时期,是我国对非洲进行无偿经济援助最繁重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等对非援建工程这时正在紧张施工。同一时期,国际上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冷战时期,美苏在非洲激烈争夺势力范围。非洲国家政局异常动荡。在刚果(布),政治派系与矛盾复杂,军事政变频繁发生,在美苏争夺非洲夹缝中的中国大使馆多次经历惊险与紧张的应变奋战。那时我国驻刚果(布)的大使是王雨田,我是三秘、研究室主任。在那个年代,大使参赞,甚至一秘二秘都不懂外语,我们这些懂外语的人工作任务就比较重。  相似文献   

11.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穿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它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中经坦桑尼亚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而后进入赞比亚的北方省,在卡皮里姆波希与赞比亚原有铁路线接轨,全长1860公里。这条铁路从1968年开始勘探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到1975年6月全部完成铺轨任务,1976年7月14日正式投入营运。坦赞铁路是中、坦、赞三国政府和人民友好合作的丰硕成果,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援建坦赞铁路内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40岁以上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坦赞铁路的。这是一条全长为1800多公里的铁路,从勘探到竣工整整花了10个年头。经济困难的中国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实际造价一增再增,59名中国工人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国政府为这条铁路的修建付出了沉重代价。如此巨大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65,(24)
(括弧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一九六五年国民 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一九六五年 国家预算初步安排的决议~·一~~~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二’·‘二““’一~~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一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把反对赫鲁晓夫住正主义的斗争进 行到底 —纪念《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总路线的建议》发表两周年“一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念编辑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常委接见军委作战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周恩来目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亚、非、拉民族民主的革命运动,是一个发展的形势。你在亚洲看一看,在非洲看一看,在拉丁美洲看一看,现在到处出事,而且都是直接出自美帝国主义,都是它惹起来的,搞...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团和青年工作,始终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我们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编了邓小平关于青年团和青年工作的一组谈话或讲话,以飨读者。这组文献大部分内容为第一次公开发表,并已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青年_Y-作文献选编》。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6.
《党员干部之友》2007,(2):54-54
37、时间:2006年12月25日 讲题:关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主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福建理论学习》2006,(12):48-48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高官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1-5日分别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国际性会议。峰会于4日开幕,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所有48个非洲成员国都派团与会,其中大部分的代表团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担任团长。5日,峰会圆桌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同48个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和非盟主席科纳雷参加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了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相似文献   

18.
自1960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密切关注的对象。解密至1987年的美国政府系列档案表明,美国政府的相关认知由于各种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频频出现严重的错误。但中国在27年里坚持不懈地对非洲提供世界上条件最为优厚的发展援助这一事实,不仅使美国的认知出现从敌视到重视的转变,也令美国政府逐步改变对非洲发展问题的轻视态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若干文献(一九六五年五月)张爱萍等致周恩来、罗瑞卿(一九六五年五月十日)报总理、总长并专委、军委并报中央:目前冷空气已大举进入南疆,预计五月十一日十四时起,气象(橘子)逐渐转好,五月十二日、五月十三日符合起爆(瓜熟了)的条件。今...  相似文献   

20.
杨文彬 《党课》2013,(15):78-80
2013年6月初,第五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议期间承诺,未来5年日本将向非洲提供32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其中包括10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并加快日企进军非洲的步伐,以实现从援助到投资的对非战略重心转换。日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表态?其对非实施经济援助的背后又潜藏着哪些利益?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