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下我国强化检察监督的背景下,应当对公诉权滥用的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实践中,不该起诉而起诉、随意变更公诉、恣意重新起诉是公诉权滥用的主要形态。对公诉权滥用的成因需要进行深入的语境化分析,相应地构建庭前起诉审查程序、引入刑事诉因制度、实现撤回起诉规范化、不起诉后再诉的规范化、再审抗诉规范化、司法管理现代化以及将法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从检察权中剥离,以防范公诉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2.
金石 《中国检察官》2011,(21):60-61
总体而言,现行公诉权的配置比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适合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法治化进程的需要,但由于我国长期坚持起诉法定主义,体现公诉权能动性的公诉裁量权仅限于"微罪不起诉"的范围之内,存在适用范围狭小,  相似文献   

3.
检察权的合理配置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没有检察权的合理配置,就没有检察权的有效运行。我国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的配置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作为检察权的核心——公诉权,其自身的完善发展是我国检察权,乃至于检察机关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借鉴国外检察制度的合理内核,对我国公诉权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检察权的合理配置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没有检察权的合理配置,就没有检察权的有效运行。我国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的配置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作为检察权的核心———公诉权,其自身的完善发展是我国检察权,乃至于检察机关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检察制度的合理内核,以完善我国公诉权。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轻刑案件中突出存在的不当逮捕现象,不仅严重侵犯公民权利,而且有损法律监督的权威, 不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是真正的司法不公。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源于逮捕权和公民权的失衡。笔者试以2004年某市轻刑公诉案件为样本,试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起诉法定和起诉便宜两种公诉权行使形式的优劣比较后,从法理上分析了公诉裁量权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公诉裁量权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就是创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彰显了立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益的高度重视。作为承担指控犯罪职能的公诉部门,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全面贯彻法律的有关规定,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早回归社会,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诉讼经济要求诉讼主体以最低的诉讼成本获取最大的法律效益,实现诉讼目的。为达最佳诉讼效果,在依法行使公诉权的前提下,检察机关必然会制定一系列公诉政策,这些政策都蕴涵着诉讼经济的要求。当前,检察机关在制定公诉政策,完善公诉权行使方式上应该积极探索扩大不起诉范围,进行辩诉交易,并探索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刑事和解等制度,以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来,佘祥林故意杀人案等一些冤假错案倍受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案件背后所反映出的证据规则的缺失和程序中的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对当前的刑事程序法及其实施进行更为深入的检讨和反思。本文就以刑事起诉程序中的公诉审查的改革为对象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外公诉审查程序及其近几年来的改革进行了考察,以资我国当前的刑事起诉程序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公诉程序分流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程序分流机制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之一是分流案件的程序阶段不断扩展,甚至延伸到了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从最初的行刑阶段出现替代性措施,到审理阶段设置了繁简不同的审理程序,再到现今审前大规模的分流,刑事案件分流已经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纵览法治发达国家的刑事程序分流机制,不难发现,审前程序尤其是决定是否起诉的环节分流了越来越多的案件,检察官成为日益重要的分流主体.根据这一世界性趋势,我们需要检视和反思我国刑事公诉程序分流不明显的现状,以期塑造我国审查起诉程序应有的分流功能,缓解当前刑事审判案件数量的巨大压力,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撤回公诉作为检察机关处理案件的方式之一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程序价值。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却没有对其明确规定,但是两高又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撤回公诉纳入了刑事诉讼的轨道,因此产生了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局面。本文对我国的撤回公诉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根据立法本意,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在性质上属于诉讼终止,但并非错案,不存在赔偿问题。撤回起诉应当立即释放在押被告人。撤回起诉后,检察机关在必要时应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以便迅速、准确查明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公诉制度有必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实行以下三项重要改革:1. 在起诉程序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检察机关应当尽可能使进入审判程序的证据具有证据能力。2. 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建立此项制度有其理念、政策和现实根据。立法应当合理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范围、考察期限。实行附条件不起诉应当与当事人和解、犯罪嫌疑人社会调查制度相结合,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3. 创建量刑建议制度。以与规范法院量刑程序相配套,有助于实现量刑公正和有效辩护,提高诉讼效率和公诉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诉审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原公诉审查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其他国家有关公诉审查的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刑诉法实施以来产生的有关问题,提出有必要保留和完善公诉审查制度,以实现公正审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风灵 《法制与社会》2010,(29):119-120
公诉裁量权是检察官根据情势所需或在规定的限度内行使自由裁量的权利,公诉裁量权的有效行使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相统一,并且能够很好的保障人权,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赋予检察官公诉裁量权。就我国而言,公诉裁量权的制度和行使都存在这些许不足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公诉裁量权的系统论述,借鉴各国经验,为我国公诉裁量权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诉的一种形式,行政公诉起诉主体只能是享有起诉权的国家机关即检察机关。行政公诉的被告是由原告提起诉讼,指控其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法院通知其应诉的行政主体。在行政公诉受案范围上,除了具体行政行为之外,抽象行政行为有纳入司法审查范围的必要。提起行政公诉的理由必须是行政主体作出了违法的、错误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实践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并没有刑事诉讼法上的依据,仅有司法解释上的依据,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缺陷。法律应就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性质、司法审查的运用、撤回起诉的效力以及司法救济等问题作一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关于检察院撤回公诉,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仅在随后"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做出了一些规定。一方面这些司法解释本身的合法性值得质疑;另一方面其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且在司法实践中危害极大,可能会危及被告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并导致程序逆转等严重后果。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19.
稽素凌 《内蒙古检察》2005,(3):40-41,27
200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这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将人民对检察机关的监督落到实处的有益尝试。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检察机关拟作不起诉、撤销案件处理及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由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的制度。据此,引入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公诉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行使逮捕权、公诉权的证据要求均明确予以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到国家赔偿、内部考核等因素的影响,批准、决定逮捕和提起公诉的证据要求如何把握,已成为困扰检察机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