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2年,姜和平出生在南昌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年仅16岁的他通过招工进入江西造纸厂当上了一名造纸工人。先后干过化浆工、扛料工,这虽都是又苦又累的工种,但从小就吃苦耐劳惯了的姜和平从未叫过一声苦,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他那踏实肯干的作风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之后,他从班长干起,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2.
他17岁参军,20岁入党,在生产车间一线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1年。21年来,他从未休过一个病事假,从未有过一次迟到早退,从未有过任何违纪行为,从未有过一次事故发生。21年来,他坚持每个夜班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岗,累计献工2000余小时。21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泵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骨干。21年里他当了12年班长,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坚韧实干,实现着他的理想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挑煤工到红军团长 1911年1月13日,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市)的一户贫苦铁匠家庭。由于生活困难,他只读过几天《三字经》《百家姓》后就开始跟随父亲学打铁谋生。11岁时母亲去世,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到地主家放牛为生。14岁那年,随哥哥到江西安源煤矿做挑煤工,但累死累活忙了大半年,  相似文献   

4.
“只顾公家不顾自家”的监察局长燕克侠正义燕克侠同志现任正宁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他自1982年2月调入纪委至今已16个年头了。16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公而忘私,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扬。他曾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先进工...  相似文献   

5.
望月 《党员文摘》2008,(3):16-17
从2002年至今有6年了,陈海明先后做过送水工、送报工、搬运工,甚至还当过乞丐……可陈海明并不缺钱,他是一个“海归”,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不菲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王柏成  马悦 《奋斗》2003,(11):47-47
1952年9月,汪吉胜出生于海伦县海兴镇。在十年浩劫中,父亲被迫害致死。一向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汪吉胜也被打入另类,被迫辍学。为了年迈的祖父母、为了母亲和兄妹,他下定决心,要分担哥哥的负担,挣钱养活这个家。他进了铁力火柴厂做排梗工。直到1978年,父亲的问题得到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3,(10):40-40
1921年12月,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第二次来到安源煤矿。在专为工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里,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工”字。他解释说,上边的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代表工人阶级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们的。在这期间,毛泽东还在给湖南长沙人力车夫上的夜校课堂上,打了个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写了一个“工”字,又在旁边写了一个“人”字,然后,他微笑着告诉车夫,如果把“人”字放在“工”的下边构成了“天”字,如果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  相似文献   

8.
于希宁,1913年出生于山东潍县。早年于上海求学,在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诸乐三等先生指导下,全面修行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经数十年刻苦研习,勤奋创作,其绘画艺术由博及约,由工而简,以半工半简花卉画于画坛独立一格,成为有代表性的学者型艺术家。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告别了旧文人画的思路,以与时代相谐的艺术观念,形成了秀雅明丽、萧洒爽劲的个人风格,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盛期。“文革”之后,他以“劲松寒梅之居”为堂号,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铝,谋求国魂、人魂、画魂的统一。展开了以画梅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9.
齐会超  刘亚军  代中专 《党课》2014,(19):69-71
从一名技校生到中石油技能大赛冠军,从一名普通修井工到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班组创下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质量无返工、环境保护无污染,年平均修井120口的好成绩。从事修井行业14年,他始终以铁人为榜样,不畏艰苦,扎根一线,闪光的荣誉记录着他艰苦奋斗的坚实足迹,折射着他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更蕴藏着他甘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0.
李 富 春 和 蔡 畅 是 我 们 党 内 一 对 令 人 敬 佩 的 模 范 夫 妻 , 今 年 5月 是 他 们 百 年 诞 辰 纪 念 。 我 曾 经 荣 幸 地 在 蔡 畅 大 姐 身 边 工 作 多 年 , 长 期 受 到 他 们 亲 切 的 教 诲 和 关 怀 , 和 他 们 度 过 许 多 难 忘 的 岁 月 。 他 们 那 高 尚 的 情 操 和 优 秀 品 德 , 深 深 铭 刻 在 我 的 心 田 , 给 我 留 下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印 象 。   他 们 的 一 生 中 有 许 多 罕 见 的 共 同 经 历 : 都 是 湖 南 人 ; 同 出 生 于 1900年 5月 ; 青 年 时 代 一 起 参 加 勤 工 俭 学 运 动 …  相似文献   

11.
宋殿琛是1990年从内蒙古一机厂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厂的一名车工。在工厂里,车工是最普通不过的岗位,然而,宋殿琛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普通车工岗位上实践着人生的价值,为青年一代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宋殿琛认为:“当工人就要当最优秀的工人,干活就要干出一流的业绩。”于是,他一头钻进了车工技术的知识海洋,把心思都放在了车床上。工作中他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师傅的活是怎么干的,加工工序又是怎样的,他都暗暗记在心上。遇到加工工艺复杂的工件,他把加工顺序、尺寸设计以及所用的工装辅具都一一记在本…  相似文献   

12.
高勇 《党史纵横》2013,(3):60-60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都会想到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同龄人老师,他的书法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指点。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深为世人崇拜、喜爱。毛泽东在谈及自己书法生涯时,多次提到他的早年书法老师孙俍工先生。1918年,孙俍工在湖南省立一师担任文字学等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时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曾来旁听孙先生的课。孙俍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特别是那手笔力遒劲、飘逸洒脱的毛笔字,深受毛泽东的敬重,从此两人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13.
赵振 《新长征》2022,(9):60-61
<正>他被评聘为采气工技师,并在各级各类采气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在吉林油田采气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冠军,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并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采气工大赛故障分析处理中,获得了团体项目第四名。他扎根天然气生产一线近20年,始终积极践行初心使命,甘于担当、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采油工、采气工到高效生产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陆睿 《当代党员》2011,(5):53-54
12年前,陈文俊刚当疏浚工时,觉得浑身不舒坦,很想跳槽;12年后,陈文俊拿到大学文凭后,决定做一名最好的疏浚工!是什么改变了他?初下管道 早春,渝中区较场口。地面下,18岁的疏浚工陈文俊穿过九拐十八弯的下水管网,找到被堵塞的地点。  相似文献   

15.
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少年时代的艰辛经历,使他很快接受了“官逼民反”的革命思想。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爆发时,他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参加过反帝大同盟。还当过乡苏维埃土地委员。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他以朴素的阶级感情和青年人的满腔热血,投入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斗争。1930年10月,他参加了孝感地方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在吕梁山麓、汾河平原的广袤地区,有一位传奇式的八路军抗日英雄,他就是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工卫总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工卫纵队直属游击支队支队长、工卫旅二十二团三营营长、二十三团二营营长、旅供给处处长等职的任应枢。他当时为国难忧愤于怀,蓄起胡须,并发誓:“抗战一日不胜,胡子一日不剃。”因此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任胡子”。在老英雄生前,陪伴他的有一把刀柄上刻着日文的“應永州三年二月八日條州長舩則光作”日本军官的指挥刀,这是他在1938年5月间,指挥八路军工卫旅第四武装抗日工作团在文水县开栅村伏击日军后勤车队缴获的战利品。当时旅首长把这把军刀奖励给了他。目睹老英雄的这件战利品,仿佛把我们又带入了那急风骤雨的抗战年代。老英雄和他的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消灭日军的战斗身影是那样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7.
他下过乡,做过工,当过干部,又下海办企业。他见证了中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他主持研发的软件遍布大江南北,服务触角伸向欧洲北美。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阎捷三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更是一位彻底的革命者。他于1924年在家乡山西晋城开始早期革命活动,在黎川中学读书时组织了“晋晋读书会”,曹苦寻求拯救中国的真理和道路,在1929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土地革命中,他在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跟随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中,他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穿过封锁线,到敌后大别山、沂蒙山创办抗大一分校。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从东北转战到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干革命工作不认真不行,不听从党的话不行。”这是一位已77岁高龄老人在执著追求党43年后道出的朴实话语。王金秀同志194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通化市政府、市工会、自来水公司工作。1956年,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人党申请书。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批准,在“文革”中受到了错误对待,老伴受到牵连,抄家时被吓成精神病。然而,在他心目中始终未改的是,党的事业永远高于一切。为了大家舍小家,他曾30个春节没有和家人团聚。1983年他从自来水公司离休后,本可以享晚年之福,他却主动要求担任每月只有30多元钱的委主任工…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邓兆海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迈进了洮南市羊毛衫厂的大门,当上了一名保全工。在勤奋的工作中他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光荣地入了党,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可是,1996年工厂停产,邓兆海下岗了。一起下岗的职工们找到他商量:“咋不自己办个厂,大伙儿像以前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