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中亚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再度凸现;与此同时,新独立的中亚五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项制度十分脆弱。在此背景下,大国在中亚的一举一动必然影响到该地区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以及俄美中三大国在中亚利益的分析,旨在探讨大国合作对中亚安全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与协调大国在中亚合作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6,(3)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复杂化,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备受挑战。当前,我国陆地边疆面临诸如领土主权威胁、"三股势力"侵扰、国家认同危机、经济利益分配失衡、边疆群体性事件多发、边疆网络舆情传播失序等传统与非传统交织的政治安全挑战。构建和运用战略边疆、利益边疆、文化边疆、和谐边疆、信息边疆的理念与方略,是保障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推进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家成  周子淙 《前线》2022,(2):36-39
对马海峡位于日本对马岛和壹岐岛之间,是重要的海上战略要道,被称作日本海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马海峡具有极高的地缘战略价值,域内外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重要国际水道的通行安全和战略利益。对马海峡对于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走向远洋深海、走向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马海峡通道安全,与域内外国家一起加强对话沟通和航运管控,构建起确保海峡通畅安全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诞生了中亚五国,留下了地缘政治权力真空。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目前该地区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包括边界冲突、跨国民族矛盾、资源短缺、种族暴力、颜色革命、糟糕的边境管理、毒品走私、日益增长的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俄罗斯军事介入加大、有组织犯罪及疲软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等,强烈的共同安全利益无疑增强了扩大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各国均期待共建中亚安全共同体,以维护地区集体安全,有效应对三股势力和全球化的内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贯彻其既定中东战略的重要步骤。对伊战争顺利取胜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也促使美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中东战略。而这一调整又必将对中东战略格局、地区安全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战略的地缘分析是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战略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的本质、特点与类型、总体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战略对策研究结果,结合58个兵团边境团场地缘特点,分别从政治、文化、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提出边境团场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及特点,在建设边境经济、稳定边境、促进边境区域民族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9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在地缘政治、传统利益、高新科技、能源市场、意识形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竞争。其中,军事领域竞争始终热度不减。2020年,伴随着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各方在军事战略领域激烈起伏的攻守博弈将推动高边疆较量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开展。北极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北极的价值源于其地缘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8.
中亚既是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有丰富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资源还是从文化来说,都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冷战后,世界各大国及地区势力纷纷向中亚渗透、争夺。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亚展开的激烈地缘竞争态势必然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密切相关。势必对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坚实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以及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基础和潜力、外部环境变化及应对能力是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要在开放合作中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安全水平,在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利益主体的权利可及性与公平性,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当今的世界正处于格局转换的新的变动时期。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新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世界格局变动的产物。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处于欧盟、俄罗斯、中国三极的连接点和平衡点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冷战结束后,中亚在地缘政治、战略资源、国际安全、文化影响、宗教势力、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利益和作用影响日益凸显,因此中亚越来越成为世界大国群雄逐鹿、激烈角逐的前沿。目前,世界大国角逐中亚体现出以下的特点:一、竞争的层次性世界大国及…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从抽象到具体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途径 ;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实基础 ;运用灵活的辩证思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方法 ;从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