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仁学德政及西周以来的政治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为核心的仁政理念,是对孔子德政思想形式和意义上一种超越,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思想纲领和核心理念三个方面。“仁政”在儒家思想史乃至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都具有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达理 《世纪桥》2013,(14):75-76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传承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经济思想与理论,诸如义利观,公平分配,恒产论,井田制等。这些经济思想既有对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的追述,亦有其独自的见解,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志国 《世纪桥》2013,(10):75-76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传承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经济思想与理论,诸如义利观,公平分配,恒产论,井田制等。这些经济思想既有对夏商周三代经济制度的追述,亦有其独自的见解,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孟子以性善论为前提,将孔子之“仁”发展为“仁义”并举,形成了“居仁由义”的理想人格特征,这一理想人格配以浩然之气的培养,成就了孟子理想人格的典范。在当代,重温孟子“居仁由义”理想人格,仍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要注重培养和塑造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塑造公民的浩然之气,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前线》2014,(4):110-111
  相似文献   

6.
宋志坚 《唯实》2010,(8):190-191
时评家这个称谓的出现,似乎是现当代的事。说孟子是时评家或许就有些离谱,他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了。看看孟子的一些言论,却不得不承认他简直就是一个时评家,他评说的虽然是那个时代的时政,却又很容易使人有时空的错位。谓予不信,不妨看看他的若干议论。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唯实》2006,(11):64-64
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是古往今来许多哲士伟人反复考虑的重大课题,儒学创始人之一的孟子,自然也不会对此没有思考。作为一个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大思想家,孟子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观,他的那些积极见解和不凡思路,不仅在当时发聋振聩,让人眼睛一亮,就是今天读来,也不无启迪,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前线》2008,(12):67-67
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是古往今来哲士伟人思考的重大问题。儒学创始人之一的孟子.作为一个关注大千世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观”。他一些真知灼见和不凡思路,不仅在当时发聋振聩,让人眼睛一亮,就是今天读来,也不无启迪.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0,(5):51-51
孟子,名轲(约前372年—前289年),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为儒家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关于人性问题,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孔子曾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但对于人性善恶问题却没有加以具体说明。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争夺激烈,同时阶级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这就迫使思想家开始探索人的本质问题。当时涌现了几种不同的人性论,有人主张性好利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人民政府决定实行增加税收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税收上非但不实行减税轻税,反而实行增税政策,与中国传统仁政理念相悖,引起党内外热议。在税收工作队伍中,“过去反对过国民党的苛捐杂税”,现在要多税收,相关工作人员在观念、情绪上也有抵触,因此便在税收工作中提出反对“仁政”观念。增加税收政策及相关措施虽然解了一时之急,但是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严重萧条局面。针对新局势,人民政府便调整税收政策,实行“减税”措施。减税政策的实施不但没有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反而促进了市场恢复和经济发展,进而带来了税收的增加。新中国初期的税收政策调整,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升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战乱不已,社会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诸侯国的战争和发展都需要民众的支持,因此,对“民”的态度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的中心问题。在这一方面孟子提出了许多进步的观点,其中“民贵君轻”、“王道治国”等,便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与荀子的君主享乐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民 《世纪桥》2010,(5):58-59
君主是否应该享乐?君主应该怎样享乐?孟子提出"与民同乐",荀子倡导"先治国而后逐乐",不同主张反映了二者对于享乐活动伦理价值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政治生活的价值情怀.仁政是传统中国的政治价值情怀,至今还有它的遗响.本文通过分析,揭示了仁政作为一种政治图景的非理想性和实践的不可能性,并指出从仁政到宪政,应是当代中国政治情怀的必然转向.  相似文献   

14.
李彦  韩巨龙 《世纪桥》2009,(15):64-65
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这是政治学最为古老的基本问题之一。孟子主张以“仁政”治天下,提出了制民之产,不违农时,省刑薄赋,妥善对待四种人,以救穷民为先,教民而用之等一系列安民、养民的治国之术,蕴涵着丰富的强化政治合法性理念。研究孟子“民本思想”的实施措施,对于当今政治合法性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儒学中的一大优良传统,孟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代表了由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那一派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人民的力量、"民心"的向背有一定的认识。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民贵君轻"为重要命题的一系列内容,将民本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刘明星 《世纪桥》2007,(5):76-76,79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各家各派与人为辩,宣传自己的思想。其中,墨子、孟子的辩术最具特色,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拙文从二者辩术的继承和差异出发,分析阐释,进而探索他们对论辩艺术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和谐建设主张,包括“仁民爱物”的自然和谐观、“人和”的社会和谐观以及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熊建文 《唯实》2009,(8):62-64
孟子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尤其是行政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极具进步意义。其行政伦理思想主要包括“民贵君轻”的权力观、“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民生观、“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绩观,以及“省刑罚,薄税敛”的公共政策执行伦理原则、“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人事行政伦理原则和“仁民而爱物”的行政伦理执政原则,这些行政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孟子的领导学思想中的智慧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对现代的领导活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孟子认为领导活动产生的前提是绝对被领导者的自愿追随,而绝对被领导者自愿追随的前提是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强调领导者要处理好与绝对被领导者、相对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强调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领导者的政绩观应该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0):78-78
毛泽东从韶山读私塾时起,就读了《论语》,也读了《孟子》。他从小就熟悉《孟子》的思想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内容的重视事物特殊性的观点,重视区别不为与有为、不为与不能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许行主张市价不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批评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