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市场经济下公司制的企业管理,是以法律规范和政府政策为准绳,以服务于顾客的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为导向,通过对企业内部运行稳定和谐的一致性和对外部市场竞争持续不断的适应性的创新型管理,使我国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经济运行质量是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集中体现,它具有多层次.就一国经济运行质量而言,应该是微观经济运行质量、中观经济运行质量与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三者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经济运行质量应该是企业运行质量、市场运行质量及宏观调控质量三者的有机统一,它是事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职业价值观的调运是当前一个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问题。唐凯所、李培超在1999年3月2叫长沙晚报》上发表的《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观的调适卜文,详细地分析了传统职业价值观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所产生的冲突及其实质和根源,论述了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价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适的必然性和必要。队,指出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观调适的基本方向。一是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2二是从单纯的生活生存型向注重素质成就型转换;三是从等级认同型向平等认同型转换;四是从只重功利型向义利统一型转换。…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做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到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改革阻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和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融合,认为市场经济是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来调节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能为力,无所作为,难以派上用场;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下降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配角”、是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现阶段我国农户经济体制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农户经济的局限性及尚需完善的地方。第二部分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体制创新必须以农业企业化经营为取向,并对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作了剖析。第三部分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体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市场化土地利用机制,并从制度条件和经营模式两方论证了其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革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大变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重组。具体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化,区域之间的利益失衡,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利益的调整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大锅饭”的僵化格局,促使竞争机制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生机。而事实上,利益差距过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一次较大的改革是在1958年前后开始的。从1957年底至1958年6月半年多时间里,中央政府把80%左右的原来自己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这次改革的本意在于克服计划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是,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的根本问题,加上当时“大跃进”以及“左”的思潮的影响,反而造成了国家在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1.
裴秋秋 《唯实》2004,(11):91-92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更多的艺术形式切分了文学市场 ,曾经鼎盛辉煌的文学期刊 ,悲惨地遭遇了“滑铁卢”打击 ,一些杂志从发行量几十万份到几万份、几千份仍未止住下滑的脚步 ,而更有一批像《昆仑》、《漓江》等知名文学期刊 ,最终被市场逼于死地 ,挥泪而去。文学期刊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经过惨痛的挫败、冷静的思考和积极的调适 ,一批文学期刊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重振威风。他们的成功 ,不啻于给其他还在彷徨、挣扎的文学期刊打了一针“强心剂”———市场不相信眼泪 ,应变求生才是真。那么 ,文学期刊应变求生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安全网”,转轨时期,我国建立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避免社会保障危机、如何在现有资金基础上确立社会保障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专访了辽宁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穆怀中教授。下面发表的“转轨时期社会保障水平确立的基本立意”一文,就是穆教授为本刊的专访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形成调整变革创新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波澜壮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初步调整  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几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逐步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制度,并相应确立了以高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前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更主要的仍是根据建国初期的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新中…  相似文献   

14.
关进礼 《世纪桥》2008,(3):21-22
传统计划经济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是党的三代领导人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的,是在实践上探索与认识上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使我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主要在于,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了解我国经济体制形成和沿革情况,对于深入领会《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将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演变的脉络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现阶段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方面存在公众绿色生活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活动参与度低、绿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大力推动绿色消费、完善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政策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玉辉 《奋斗》2002,(3):32-3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台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我国经济整体步入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型期之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系经历了六个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使我国的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劳动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发达国家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也如此。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紧张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可以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住房制度改革,不是价格改革,也不是企业机制的转换改革,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