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齐鲁大地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红色文化根深基厚,革命传统源远流长,英雄事迹彪炳史册,红色精神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张文珍 《理论学刊》2005,6(3):121-123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和理论基础。齐鲁文化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厚德栽物、勤劳勇敢等文化精神,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掘继承齐鲁文化的优秀资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助于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齐鲁文化的形成及其根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达 《理论学刊》2003,(6):125-128
狭义的齐鲁文化 ,特指先秦时期齐、鲁两国共同创造的 ,有着特定内涵的文化 ,主要可从文化特点、文化传承与演变、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以及有关著述等方面予以说明。讨论这一文化的形成 ,起码应包括三个基本问题 :齐文化的形成 ,鲁文化的形成 ,齐鲁文化的形成。据此分析 ,可知齐鲁文化是以鲁文化中的儒文化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礼仪文化 ;故在齐鲁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扬齐贬鲁倾向为不可取。  相似文献   

4.
5.
有没有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山东特色、立得住、传得久的文化品牌,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打造齐鲁文化品牌,应遵循四个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国际化战略原则、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原则、不断创新原则.需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推出文化含量丰盈、时代精神、世界价值兼备的文化原创精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大商业化推介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为品牌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建设山东文化大省,必须首先立足山东,联系全国,放眼世界。在这方面,弘扬齐鲁文化,充分发挥齐鲁文化的人文资源和地域优势,尤为重要。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大文化”的视角开发利用齐鲁文化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  相似文献   

7.
以礼 《新湘评论》2009,(7):61-6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湖湘文化与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一样,既有着爱国忧民、务实经世的共性基因,又存在着受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影响滋养的特质及根基。近百年来,不论是湘籍学者,还是关注湘学的专家,都在全方位、多角度甚至跨学科地考察湖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努力挖掘其特有的精神实质。蔡栋编选的《湖湘文化百家言》一书,把什么是湖湘学,什么是湘学,什么是湖湘文化,何谓湖湘文化精神与湖南人精神,都一一进行了鲜明的解读,将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一步步引向了湖湘文化的纵深之处。  相似文献   

8.
张方玉 《探索》2012,(4):101-105
处于崭新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实,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大体上可以展现为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范型、融入中国文化的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要形态,文化民族性的精髓就是我们时代应有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民族应有的时代精神。世界多元文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明"、"幸福"、"和谐"等理念集中呈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普世性特质,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普世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4日一大早,来济南参加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的部分代表,聆听着会议吹响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奋进号角,怀着火热的心情,踏上了赴济南、临沂、青岛三地观摩考察之旅。车窗外虽然白雪满地,寒风习习,但代表们却是激情满怀、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探索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到东方中国的转变,使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了另一个文化圈中的人们从事自己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把文化发展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结束了中国文化以自我为中心运动的历史,使中国文化真正自觉地走出儒家文化圈,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一月的齐鲁大地,冰雪初融,即将迎来柳丝含烟、芳草吐绿的春天。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山东省两会胜利召开。肩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来自全省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委员聚首泉城纵论国是、畅谈民生,为共建经济文化强省描绘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丰沛厚重,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曾指出: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对于山东文化产业来说,启动并整合、包装这些文化资源,就能形成独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不断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把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强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专门部署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杨棣  孙金荣  康维波 《理论学刊》2005,(10):115-117
深厚广博的文化积蓄是山东省文化生态的“区位优势”,而其中“人的优势”是我省跻身国内外经济竞争行列并制胜的最重要的“文化底牌”。在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我省要实现经济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力于这种文化优势,确立文化生态自觉意识,正视并研究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实现我省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气哲学发展的成果,"中国化"的基本依据在于马克思凡义哲学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马克思主义气势汹汹宁实现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厚土壤,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契合点在实践.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系列论述内容翔实、逻辑严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历史依据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有机融合,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其主体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两创”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劲的文化支撑,具有重大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齐鲁黄河文化是绵延数千年的黄河文化在齐鲁大地的生动体现,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地域特色。新时代,将齐鲁黄河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是凝聚精神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支撑。因此,新时代齐鲁黄河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全链条、全过程、多渠道,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吴锋 《理论建设》2001,(6):28-37
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断,把文化提到立党执政核心理念的高度,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意识的理性自觉。文章对“三个代表”中文化的内涵、先进文化的视角和判别尺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文化前进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23日)2010年4月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的征程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经研究决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道德文化呈现出生态系统般的结构。它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现实为主干;以五大社会意识形态系列为支干;以吸收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为茂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