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湘、黔、桂三省(区)毗连的侗族聚居地区,到处都可以见到横跨于河溪之上的木结构楼阁式桥梁,这就是中外闻名的侗乡风雨桥。 风雨桥有几种名称。桥上亭廊相连,瓦檐重叠,可供行人避风雨,故有人称之为“风雨桥”;桥面置栏干坐凳,可供人歇息乘凉,故有人又称之为“凉桥”;桥身油漆彩绘,雕梁画栋,亭阁隽雅,故有人又称之为“花桥”。  相似文献   

2.
风雨邕江桥     
唐圭斌 《传承》2004,(5):33-34
邕江大桥默默地矗立在江面,任由桥面上的车流人流匆匆而过。从1964年建成通车到今天,它已历经整整40年的风雨了。大桥横空出世南宁市有着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多少年来,邕城人隔江相望,江北是繁华的城邑,江南则是广袤的沃土,可大江天堑成为一代代邕城人心头的痛。长期以来,人们以舟楫摆渡,至清代康熙年间,邕州已有渡口17个。1964年以前,无桥的邕江仍靠50艘大大小小的渡轮沟通两岸。桥,成了一代代邕城人的梦。1950年,为了巩固南疆,中央决定将湘桂铁路延伸至凭祥中越边界,在邕江搭起一座木便桥。1954年的时候,尽管钢材和财政收入紧缺,国家仍决…  相似文献   

3.
风雨桥是侗族最为著名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 ,一般由桥墩、桥堍、悬臂梁、桥道梁、桥廊、桥楼等几个部分构成。大风雨桥的桥墩和桥堍均用石料砌成 ,然后铺作 3~ 5层悬臂梁及横木 ,再铺作 2~ 3层桥道梁 ,最后建构桥廓和桥楼。桥道梁的两端架放在桥堍或桥墩上铺作悬臂梁排组的正中 ,桥楼正好建于其上 ,既稳定了重心 ,又与桥廓联结一体。这种桥、廓、楼三位一体的构建方式 ,在我国古建筑学上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风雨桥既是建筑在人们必经要道、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 ,装点村寨风光的建筑物 ,又是人们遮风避雨、纳凉休憩的…  相似文献   

4.
<正>杨似玉认字不多,算术不精;不会画设计图,也看不懂图纸。但他能用一根根木头拼接、建起一座座风雨桥和鼓楼,在一件件建筑杰作上留下思想与印迹。在百里侗乡,"有寨必有鼓楼,逢水必建风雨桥。"三江以风雨桥和鼓楼闻名。1924年建成的程阳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桥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大小条木斜穿直套,皆以榫衔接,被列为世界四大名桥之一。杨似玉的扬名与程阳风雨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侗乡归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乐里七十二寨,也许是由于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因素。使得这里一切无不呈现出感人的单纯性和惊人的丰富性。它距榕江县城七十余公里。由乐里、本里、保里、瑞里、仁里、往里等七十二个始建于明代初年的侗寨组成。民居建筑为四面倒水青瓦顶干栏式杉木建筑的木制花窗雕房或高保坎吊脚木楼。这里以锁在群山与别处不同的生活习俗“隔窗对歌”(也称“爬窗探妹”)和最具史诗性的雕房,渊源久远的刺绣、服饰、纺织、剪纸等精湛工艺。呈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智性文明。  相似文献   

6.
北京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鼓楼就位于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240年)再建宾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它通高46.7米,分上下两层,三重檐、歇山顶,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拱券式古代建筑。鼓楼曾为元、明、清二代的报时中也二层大厅内原有一座铜壶滴漏。据(围经志书)记载。“鼓楼之银刻漏,制极精妙,放着相传,以为先未故物。其制为铜漏壶皿,上回天地,次日平水,又次田万分,下回收水。中安绕神,投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饶者八,以…  相似文献   

7.
侗族鼓楼及鼓楼文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楼是侗族建筑文化中的瑰宝,侗族在与鼓楼密切联系的民俗活动中,创造了独特的鼓楼文化。鼓楼及鼓楼文化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侗族之中与鼓楼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系列建筑是鼓楼文化的物质层面,由鼓楼透视出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思维定势是鼓楼文化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今日广西》2010,(5):18-18
广西最著名的风雨桥是三江程阳风雨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始建于1920年,现桥为1985年按原貌重修的,是侗族风雨桥的杰出代表和侗族建筑的集大成者。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高11.52米;石墩木面翅式桥型,桥梁采用简支托架法,吊脚悬柱;整座桥不用一根铁钉,大小条木穿斗式组合衔接,直套斜穿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侗族鼓楼     
李江 《今日民族》2003,(3):46-47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好看.据不完全统计,仅贵州省就有300多座鼓楼.鼓楼有高有矮,矮的只有3层,而高的却有十来层,甚至21层.过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20余米,13层,算是侗寨中较高的鼓楼之一了.  相似文献   

10.
侗族鼓楼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好看。据不完全统计,仅贵州省就有300多座鼓楼。鼓楼有高有矮,矮的只有3层,而高的却有十来层,甚至21层。过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20余米,13层,算是侗寨中较高的鼓楼之一了。如今,贵州省为弘扬民族文化,大修鼓楼,于2001年12月在榕江县东江大坝建成的三宝鼓楼,有21层,高35.18米,第1至第4层为4面4角,第5至21层为8面8角,有瓦而无墙,很是…  相似文献   

11.
鼓楼史话     
侗族人民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每个村寨几十户,多者达五六百户,甚至七八百户。许多村寨住一个姓氏,大寨子住几个姓氏,但多按族性分片聚居。村寨中间建筑一个鼓楼,有的大寨子三五座。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寨就有五座鼓楼,黎平县肇洞寨有七百多户,按族姓分片建五座鼓楼。 侗寨的鼓楼建筑始于何时,史籍没有明确记载,笔者在湖南省靖县调查时,据说唐宋之际就有鼓楼,民间流传“靖州有个四鼓楼,还有半截在云头”。如今虽不见楼,但仍留下四  相似文献   

12.
“一脚踏三省,鸡呜黔桂闻。”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莽莽群山中,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县。这里古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今有“青山绿水白云间,丹霞美景醉神仙”的美誉,大凡到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人,无不有“天下侗乡通道美,人间仙境何需寻”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七月侗乡行     
<正>经过审核,我成为洪啸音乐支教团的一名成员,七月中旬,满怀着助人的喜悦,我踏上了赴黔东南某侗族小学的旅途。本以为这是一次纯粹的奉献之旅:我们将赠送给孩子们一些小乐器,并教会他们演奏入门,为山区孩子  相似文献   

14.
15.
欢情的侗乡     
吴香林 《当代广西》2009,(13):52-52
初春的一个假日,我们驱车来到侗乡朋友的家中做客,在感受春日美丽的乡间风光同时,也感受了侗乡的欢情之旅。 车子过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大约十多公里,在一个叫板必的小村庄处,我们右拐下坡驶进了一条小溪边。小溪水流淙淙,清澈见底,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侗乡朋友说,  相似文献   

16.
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位于贵州省东南地区,是侗族民风古俗保有较为完好的地方。美丽的侗歌使人落泪当我们的车停在榕江县车江寨平坝上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为开阔的绿色。一株株百年以上的古榕树傲岸地排在宽阔的水边,造型奇特的枝干如巨蟒般向上缠绕着攀升,呼地,在空中撑起华盖般巨伞。从“绿伞”下望出去,车江大寨的河。河上的桥,桥下的船,历历在目。早就听说过这里的“侗族大歌”——没有权威的指挥。没有庞大的乐队,几十名侗族男女多声部合唱就能使人感受到草木的欢欣、江河的奔涌和绵延的忧伤。笔者多次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的…  相似文献   

17.
侗族的鼓楼     
侗族鼓楼按其艺术造型 ,可分为干阑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和其他不同构造等多种类型。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干阑式鼓楼是榕江县晚寨平面正方形、立面四角三层重檐攒尖顶鼓楼。该鼓楼坐落于寨中的高坎上 ,底部架空 ,集会大厅设在二楼。周围古树成荫 ,与远处的山水风光遥相呼应 ,构成一幅清秀的画面。这种形式的鼓楼 ,直接源于侗族传统的干阑民居 ,在建筑学上与史称的“独脚楼”有密切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密檐钟铃式鼓楼是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从江县增冲寨平面八边形、立面八角十三层重檐叠顶攒尖顶鼓楼 ,通高 2 0余米 ,楼体一…  相似文献   

18.
王安龙 《前进论坛》2008,(12):55-56
西安有许多历史名胜古迹闻名世界.成为中华文明的见证和西安人的骄傲。鼓楼就是位于古城西安市中心的一颗历史明珠,它和仅距百多米的钟楼遥相呼应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9.
姚老庚 《当代广西》2009,(19):53-53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是侗族艺术宫殿里的明珠,在世界民族建筑的艺术宫殿中独树一帜。通过鼓楼文化的繁衍生息,艺术力量的延伸覆盖,侗族人民的凝聚力日益增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斗牛,是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等地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之一。侗族的斗牛活动,通常都在斗牛节里举行。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逢“亥”的日子,便是侗乡的斗牛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一是因为此时正值农闲,进行斗牛不耽误生产;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