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法律评论》2011,(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  相似文献   

2.
《金陵法律评论》2012,(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  相似文献   

3.
《金陵法律评论》2010,18(1):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4.
《金陵法律评论》2011,(2):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5.
《金陵法律评论》2012,(2):161-161
<正>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津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词。5.如是以间接引语方式引用他人资料,注释中应当用"参见"作为引导词二如是重复使用某一资料,第二次以后的引证可用"前引[X]"等缩略式。  相似文献   

6.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  相似文献   

7.
《金陵法律评论》2004,(2):F003-F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  相似文献   

8.
《金陵法律评论》2005,(2):F0003-F0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义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挣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  相似文献   

9.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金陵法律评论》2006,(1):F0003-F0003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1.引证资料应当客观、真实,并应与论证内容有关联关系。2.引证资料应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资料的原有含义。如是通过某一作品间接引用原始资料,请先注明该原始资料,然后注“转引自”某一作品。3.引证一般采用正文与注释分开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脚注,全文所有脚注连续计码。在正文需要注释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并加方括号标记,引证部分依次列于该页正文之下。4.分析性注释可以不加标记,也可以使用引导词作为标记,如用“参见”、“例如”、“另见”等作为支持论证的引导词,用“不过”、“但见”等作为与论证内容相反观点的引导词。5.如是以间接引语方式引用他人资料,注释中应当用“参见”作为引导词。如是重复使用某一资料,第二次以后的引证可用“前引[X]”等缩略式。6.一般罗列性注释的结构:图书为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页码:期刊为作者,标题,出版物名称,出版时间,期号,页码;报纸为作者,标题,报纸名称,出版时间;未能出版的学位论文为作者,标题,授予学位机构名称,论文答辩时间,页码;未见于正式出版物的信札、访谈、发言、演讲为作者,具体场合,时间,地点;网上资料为作者,标题,网址,访问时间。作者(包括译者)为三人(含...  相似文献   

12.
一、<法律适用>引证体例 (一)引证应是已发表文献.引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未发表或未出版.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著作,凡未正式出版而自版的,注明自版. 引证以必要为限,同时应保持被引证话语原貌,不得曲解原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3.
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相关条款来说明或确定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特征。犯前款罪是引证罪状的主要形式。但我国"犯前款罪"的立法规定及表达技术并不能达到说明或者确定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理论要求,两者存在冲突。引证罪状所援引的构成要件或要素必须明确和具体,并根据引用内容的属性选择立法规范的用语。  相似文献   

14.
引证体例     
正(最新修订版)援用本刊规范: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人",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般体例1.引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2.引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3.正文中出现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号,直接将引文部分左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号,直接放在正文中。4.直接引证不使用引导词或加引导词,间接性的带有作者个人的概括理解的,支持性或背景性的引用,可使用"参见""例如""例见""又见""参照"等;对立性引证的引导词为"相反""不同的见解,参见""但见"等。  相似文献   

15.
《中外法学》2004,(6):769
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外法学》2006,(4):513
<正>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 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 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 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 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外法学》2007,(3):封3
<正> 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中外法学》2007,(6):封3
<正>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外法学》2006,(2):封三
<正>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 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 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 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 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中外法学》2006,(3):385
<正>一、引征的伦理规则1.引征以必要为限; 2.引征应是已发表之文献。引征未发表文献应征得相关权利人之同意; 3.引征应保持被引证话语之原貌; 4.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5.引征有修订本作品,应以修订本为引征对象(研究原作者学说演变者除外); 6.引征应当有明显标志,以及7.引征应以注释准确地显示被引征作品之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