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现象透视长治市审计局安改仙、张俊悟、王永宏、任军撰文指出:近年来,一些单位和部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助长了腐败行为。具体地讲“小金库”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上的普遍性。目前“小金库”不仅厂矿有,而且党政工...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国家财政而言的。国家财政支出有 预算程序,受制于国家财经纪律,而“小金库”里的钱款却游离于国家财务制度之外,属于部门和单位自有,挪用滥支现象十分严重,是一笔糊涂帐,一般不为外人所知,因此是名副其实的腐败“温床”。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反腐倡廉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小金库”问题在中央多个部委的重视下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在我国,“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不健全的法制环境、领导干部淡薄的法制观念、单位内外部的监管失位以及违规违纪处罚不力等原因突显当前我国“小金库”治理能力比较低下。作为标本兼治的对策,加强反腐教育、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制环境、构建协调机制等措施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小金库”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迎九  郑世勇 《先锋队》2014,(10):49-50
为坚决杜绝各乡镇、各单位违规使用“三公经费”和私设“小金库”,近日,山阴县纪委监察局会同县财政局、审计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检查“三公经费”及清理“小金库”活动。此次活动重点清理检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等。  相似文献   

5.
某省教委人事处在短短两年里巧立名目乱收费,不择手段捞回扣,共为小金库“融资”280多万元,支出208万元。一个只有10多人的单位,竟有如此数额巨大的“小金库”,令人触目惊心,这可谓是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象的缩影。它警示人们,越来越多的“小金库”已逐步演变为我国财税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无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2):27-27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1年“小金库”治理工作在巩固前两年治理成果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源头治理的制度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治理成效。截至2011年11月底,新发现“小金库”8202个,涉及金额28.46亿元,因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受到行政处罚2426人,组织处理4043人,党纪政纪处分305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02人。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此前的今年4月底,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此次治理工作将持续至今年底,并采取最高奖励10万元的措施鼓励群众举报“小金库”。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市场法规的不健全,加之管理松懈、监督不力、打击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大量宝贵的国有资产以多种形式和不同渠道流失。笔者认为,应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制度创新、加强管、监督制约、打击惩处几个环节上抓紧抓好,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健康发展。一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1.“小金库”黑洞(在众多单位中实际运行着计划外收入、支出的资金循环系统,这就是大量和普遍存在的“小金库”。“小金库”成为挥霍浪费、贪污行贿资金的来源。虽然经过多次清理整顿,但“小金库…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一个临时协调机构将宣布撤销,举报受理办理方式将转入常态。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7):66-66
黑龙江省日前开始全面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此次治理“小金库”范围是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中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重点。治理的时限是2007年以来非法设立的“小金库”及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把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吞噬国有资产的黑洞刘永春,东海流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郑重宣告严禁各单位设立“小金库”并拿出了一整套来厉的惩治措施,它有力地表明,拆除“小金库”的号角已吹响,老顽症定要下猛药。──...  相似文献   

12.
晋阳 《先锋队》2010,(1):4-4
治理“小金库”工作开展以来,经过纪检、财政和审计三部门通力合作,取得了成效。最新统计,在重点检查阶段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单位371户,存在?“小金库”问题386个。目前,已通报批评单位297户,建议移送并处理责任人案件28起。与此同时,对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行为也依法进行了查处。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研究制订了《加强中央企业有关业务管理,防治“小金库”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特殊资金(资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央企业加强特殊资金(资产)管理,规范资金运作,确保资金(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哪些资金属于“小金库”“小金库”是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的各种资金。“小金库”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资金来源是不正当的,如侵占或截留国家和单位的资财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外汇收入和...  相似文献   

15.
友情评刊     
《北京支部生活》2009,(7):72-72
北京市召开“小金库”治理工作会议,规定2009年6月3日至12月31日,北京将“筛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小金库”,对于有“前科”的干部将重点检查。  相似文献   

16.
蓝岚 《廉政瞭望》2010,(14):67-67
2009年4月以来,四川省“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10年1月底,全省自查白纠和重点检查共发现小金库726个,涉及金额2.02亿元。四川在全国率先建立自查自纠责任承诺制度,各单位分别与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部门签订“小金库”自查自纠承诺书,严格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7.
“瓦罐”是指口小肚子大,用泥土烧制而成的一种罐子。“瓦罐账”则是群众对当前企业、单位内部私下设置,不公开、不透明或透明度很低的“小金库”的别称。“小金库”危害无穷,但禁而不止,且大有发展之势。在不少企业、单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小金库”,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元,成为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一个“黑洞”。它腐蚀着一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有的为了自己的升迁向上级有关部门和人员送钱、送物;有的集体贪污、私分;还有的用于吃、喝、玩、乐,甚至洗桑拿、进歌厅、泡小姐、包二奶。这…  相似文献   

18.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假公济私也是腐败安徽省副省长杨多良就该省反腐倡廉工作如何深入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三大治理重点:一是利用行业主管部门地位,直接调用企业资金购买、更换小汽车;充作“小金库”,搞福利,报销不合理开支。二是私设“小金库”,利用“小金库”资金乱...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此次治理工作将持续至今年底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20.
论点精选     
“集体腐败”的危害 当前,私自截留和挪用预算资金,已经成为腐败的一个新现象。那些本应上缴中央财政的钱有的用来建豪华的楼堂馆所,有的被作为职工福利而私分,有的用来炒股,有的干脆以会议、培训的名义被吃掉、喝掉、玩掉了。截留、挤占、挪用国家资金这种“集体腐败”行为与少数领导干部的“个人腐败”相比,更具有隐蔽性,甚至戴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表面上看,那些钱并没有被个别硕鼠吞进腹中,而是变成了职工住房,变成了人人有份的“小金库”,变成了让部分近水楼台先得月者拍手称快的“福利”。实际上,国家却因此蒙受了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