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队党的生活》2008,(4):88-8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立论依据是什么?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即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关系,防止任何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偏向。一、辩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首先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全面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砚忠 《求实》2007,(3):66-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因此,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学术理论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评价,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参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的代表们,围绕“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关系、现实存在的“不和谐”矛盾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深刻的讨论,发表了许多理性、睿智的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理论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期选编了三篇观点不尽相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理论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期选编了三篇观点不尽相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术理论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评价,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刘清芬 《党课》2006,(12):14-15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细读《决定》全文,其中不乏新的论断和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遗失声明     
《求贤》2006,(12):48-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提法。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第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决定》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理论学术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标志、和谐社会同小康社会等等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对策以及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一)和谐社会的涵义1、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两个小论点:一是社会道德的形成可以用“孝”为“原料”,二是用社会主义道德支撑和稳固和谐社会的基石,得出结论:构建和谐社会从培养孝心开始。文章的观点对社会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及构建和谐社会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伟  杜辉  张建成 《求实》2007,3(5):12-14
邓小平同志围绕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致富的一系列观点,其致富理论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致富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正确的财富观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赵岐山  陈俊英 《党课》2006,(12):4-13
引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无疑,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包含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廖正君 《世纪桥》2008,(9):43-44
唯物辩证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邓小平以对立统一观点和矛盾不平衡理论为指导,解决了和谐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对抗性矛盾,提出了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设想。这些思想为我们目前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思考与运用》2006,(10):8-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对兆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基本观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和谐社会的概念、基本含义及必备条件;二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三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邓小平以对立统一观点和矛盾不平衡理论为指导,解决了和谐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对抗性矛盾,提出了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设想.这些思想为我们目前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党建文摘     
聚焦六中全会《决定》中的新观点新举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细读16000多字的《决定》全文,可以感觉到种种新意扑面而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中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道德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发展活力,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调节机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共历史学界对于中共历史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属于中共历史研究的范围。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不是中共历史研究。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欠妥,不利于学界深入开展和谐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