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的警察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尤其在警察教育体制、管理模式、教育类型、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招生与录用等方面差异较大。虽然警察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但各国之间还是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国的警察教育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构建布局合理的警察教育体系,在全国建设一至三所重点本科警察大学外,并根据六大行政区的划分分别建设一到两所警察本科学院,在没有建设警察本科学院的省(直辖市)建立一所警察专科学校,在各地(市)建立一所警察培训中心:设立警察院校管理委员会,加强警察机关与警察院校的联系;改革警察院校的课程体系,加强警察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警察自己查自己”是传统英国警察监督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多年来英国公众对警察非议最多的问题之一.2002年英国《警察改革法》规定在警察机关之外建立投诉警察独立调查署,专门受理公众投诉警察案件,从而消除了公众对警察自我监督制度的疑虑,实现了公众希望警察监督民主化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在警察与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是当代英国警察管理体制日趋成熟与完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警察教育在中国清末、民国期间都被视为是警察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化”是中国警察教育始终坚持的原则。同时,中国警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一直是自成体系,与普通国民教育少有甚至没有联系:警察教育的师资因承担了一定的警察行政职能.也具有“警察教官”身份,纳入行政系统管理,具有警察身份。  相似文献   

4.
当今,“下海”是热门行当。在整个潮流的推动下,警察队伍也出现了“下海”。表现一:怨天尤人。有些人说“警察不准经商”,是清规戒律,是束缚警察手脚的“紧箍咒”。谁都可以经商,就是不让警察干,还不给涨钱,这不明明是要穷死警察吗?说公安部下警察不准经商的令,是作茧自缚,自己整自己。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7日至9日,第十七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公安院校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召开,“三北地区”27所公安院校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征集到的165篇论文,围绕本届研讨会确定的“警察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展望”主题,对警察职业教育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既有宏观论述也有微观分析,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经验总结。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形势以及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对我国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提…  相似文献   

6.
关于打造新型警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时期 ,公安机关应着力打造“诚信警察”、“形象警察”、“科技警察”、“服务警察”、“法治警察”、“文化警察”这一复合型新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在建国后若干年里的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安”就是“警察”的代名词。警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和公安人员、警察工作和公安工作、公安权力和警察权力都是等同的概念.在学术方面,过去所有涉及人民警察的书籍,几乎都是以“公安”命名的,就连最基础的警察学科也叫做“公安学”.在研究的内容方面,也仅是与公安机关有关的内容。警察权的研究也是如此,对其他国家机关享有的警察权很少涉及。学术上的状况是我国警察立法和警察体制的反映。在立法方面,1957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条例》和1984年公安部颁布的《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行),都是将公安机关等同于警察机关、人民警察等同于公安人员。  相似文献   

8.
公安题材文学创作的关键是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又具鲜明个性色彩的警察形象。一个成功的警察文学形象,必须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能表现出“这一个”的性格色彩,从文学理论角度讲,“这一个”当然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但落脚在公安题材文学的警察形象中,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就必然要演化为具体的生活态势,更准确地说,公安题材文学作品应当表现出由警察这一特定职业所烙照出的人物性格特  相似文献   

9.
在“阳光行动”中,“阳光警察”是核心,是基础,而警察如何具备阳光心态成长为“阳光警察”,是当前我省公安队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敦化坊派出所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在结合公安派出所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特色警营文化来培育民警的阳光心态。  相似文献   

10.
折射信息     
日本警察四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日本在全国设立了39,200个警察驻所和6,200个派出所,按总人口计算,日本一名警察负责553名居民,为了保证公共安全,日本政府强调提高警察队伍的知识结构。现在,每4名警察中就有1名大学生。为了吸收更多的知识分子,日本提出了使大学生占警察队伍50%的标准。日本警察厅还展开宣传攻势,他们把充任警察的条件编印成册,寄给各大学法律系、经  相似文献   

11.
云南警察教育在清朝末年形成雏形,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898年至1949年,先后开办了警官教育、警士教育及警士教练所,在教育内容、报考条件、课程设置及师资、招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笔者梳理近代云南警察教育的概况,探索其云南警察的专业化发展历程,以期从一个外面反映云南警察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警察心理研究工作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公安部也多次明确指出,警察录用要通过心理测试,警察院校招生需进行心理测试。为了为警察的录用、选拔、考核、培训等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心理素质测评系统”,我省1995年成立了“警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在省公安厅政治部以及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先在临汾地区做了试点,后在全省十一城市进行了此项测试,历时两年共测试4600人次,纸笔测试5000余份,机读卡测试4600份。本刊将陆续刊出各城市测试情况,以期对各地公安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为建立心理素质测试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警察圈套"之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圈套”是美国刑法合法辩护中的一项内容。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利用“警察圈套”来侦破案件的情况。从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与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刑法公正性的角度看 ,“警察圈套”背离了现代司法、侦查活动的公正价值 ,有损于政府的威信。因此 ,“警察圈套”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一位有七年警龄的警察休班时在家清理垃圾,他看到有人穿过邻居家的院子。当这位警察阻拦嫌疑人时,疑犯企图逃跑,并与追赶的警察发生搏斗。在搏斗中,警察身中枪弹,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另一位43岁警察休班时出席婚礼。仪式上有位女士用刀子刺伤一位男士,警察试图逮捕这位女士,被她在臀部刺了一刀,伤及动脉,由于失血过多死于送往医院的途中。诚然.警察休班时出面干预和保卫公民的生命和财产,不乏成功的例子。然而,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执法警察被杀害和遭袭击”报告统计,由于警惕性不高,准备不足而致命致伤的悲剧令人震…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论警察文化与警察文化学》一文中(见《公安研究》1993年第2期),对警察文化的本质范畴、内容结构、功能作用及构建规律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并初步提出警察文化理论是用于指导新时期警察管理的一种软科学。那么,警察文化与传统的警察管理和警察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学陈晋胜教授著《警察法学概论》一书 ,在红叶蹁跹的美好十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系列教材”出版发行了 ,这是警察法学界的一件幸事。有幸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夕 ,得空拜读 ,受益匪浅。警察法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法学理论界和警界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者和实际部门的专业人士都在研究和探讨警察法学的理论问题 ,用以指导实践。陈晋胜教授的这本书就是近几年警察法学研究的开创性成果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全面深入。本著作以警察职权为核心 ,全面、系统、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警察因公殉职司空见惯,这其中既有被杀的情形也有事故丧生的情况。从1960年开始,美国联邦调查局作出了报告,事故中的伤亡人数令人震惊。从1960年到1990年底,在31年的时间里,共有1600名警察在事故中丧生;死亡人数从1960年报告的20名这个低点上升到1989年79名的高点。在这31年时间里,每年平均约52名警察死于意外事故。2013年有32名美国警察被枪杀,2014年被枪杀的警察人数多达50名,比2013年激增了56%;2013年仅有5名警察被伏击而死,2014年有15名警察遭伏击而死,与2012年持平。警察被杀与警察调查犯罪嫌疑人有关联,与其自身的某些因素相关,与促发事件相关。为纪念因公殉职的警察,美国建立了一座国家执法官员纪念碑,社会还组建了执法官员基金会。  相似文献   

18.
警察教育是警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代四川警察教育起于清末,先后经历了通省警务学堂、省城巡警教练所、四川高等巡警学堂,虽然在民初及防区制时代,军阀割据导致警政建设停滞,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防区制解体后,以四川警察训练所的成立为标志,四川警察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为近代四川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警政人才.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警察的管理,必须从完善警察自身的素质上下功夫。警察身上所内含的德性在警察管理的过程中蕴涵着重大的价值,应成为警察管理的又一新方向;警察德性建构的价值取向应是对人权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正的维护;而警察管理中德性的养成则可以在他律和自律的逻辑中建构。  相似文献   

20.
警察职业幸福是警察在职业活动中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潜能发挥所体验的满足与愉悦.警察职业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的统一,劳动创造与成果享受的统一.造成目前警察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谋生手段"的警察职业观阻碍了警察对高层次精神幸福的追求,角色冲突导致警察职业认同感下降,过度繁重的工作妨碍了警察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管理制度的刚性化与警察个体发展自主性的矛盾扭曲了警察对职业幸福的获取.提升警察职业幸福的途径:一是丰富警察职业的幸福资源;二是提升警察职业幸福能力,让警察做一个幸福的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