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海岸的棋子湾如今已是迷人的旅游胜地,但这里曾经是一片白茫茫的流动沙丘。干旱无雨,风沙漫天,强风打翻了渔船,沙尘淹没了农田,周边群众因沙尘眼疾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让这里成为海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重点地区。但由于缺乏技术等原因,年年造林不见林,村民渔民们说:“在这风沙打脸都发红的地方,树怎能种得活?!”1995年来这里考察的德国专家更是下了棋子湾流动沙丘无法治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钟严 《今日海南》2013,(9):28-29
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海南这块土地气象万千。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多数农民不富裕.少数农民甚至在贫困线上挣扎。海南是热带农业大省,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国际旅游岛能否按期建成。  相似文献   

3.
刘臻玺 《前沿》2003,(4):44-47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是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建立的源头 ,而国有股减持由于多种因素 ,一直未能顺利推行。因此 ,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的“源头”问题 ,目前还缺乏政策支持。我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此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本文拟从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挥效用存在的障碍入手 ,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宁 《今日海南》2005,(2):11-11
卫留成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最后部分专门对2005年省政府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我省投资环境作了重点阐述。行政首长问责制、社会考评制等措施的提出,使得投资软环境建设一时间成为此次省“两会”上下内外最热门的话题。一个共识就是:改善投资环境,在当前已成为加快海南发展的当务之急。一直以来,投资环境问题,尤其是软环境不佳,是海南发展经济的“软肋”,也是众多省内外投资者的“心头之痛”。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尖锐指出的,包括最近媒体曝光的一些个案,闻后直叫人拍案而起。由于投资软环境不好,一些本可以在海南落户的企业被气跑了,…  相似文献   

5.
李仁君 《新东方》2009,(10):19-22
一、建省前后以经贸为龙头的初步尝试 1984年中央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由于当时的海南地区滥用了这一政策,发生了著名的“汽车事件”,而使海南的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颂 《今日海南》2010,(9):22-22
笔者刚从美国芝加哥留学归来,在重踏上海南这片热土时,第一感觉是海南的城市基础设施已今非昔比,但环境卫生、秩序、美化绿化等方面要跟大都市相比,距离仍然不小。海南特别是小城镇和乡村“脏、乱、差”的问题可以说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笔者认为,单靠以往政府力量治理“脏、乱、差”是不完善的,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王璐  文松辉 《人民论坛》2014,(4):170-171
互联网具有“媒体”和“社会”双重属性.自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治理在实践中一直以“媒介思维”为出发点.但随着互联网日益彰显社会属性,以“媒介思维”管网的模式使政府工作陷入瓶颈.要解决这些治理问题,需将互联网从“工具性”定位转变为“空间性”定位,从“政府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海南的加工贸易起步较早,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不强、行业关联度差,交通运输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造成加工贸易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进入2006年后,由于“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带来的效应,海南加工贸易得以翻倍增长。2007年海南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到13.7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20.84%,但在全国9860.5亿美元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总盘子中仅占0.13%。  相似文献   

9.
港商莫灏才多年来一直从事贸易和房地产生意,在内地多个城市都有投资。他把海南的投资称作“慢热”项目,“你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海南的环境所吸引,公司开发的小区60%-70%都被岛外的人买走了”。莫董分析优越的环境和海南地产的价格优势,使得海南房产受岛外民众追捧。他记得,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春天到广州、上海,到秋天的北京、天津,再到冬天的海南博鳌论坛和成都,“欧元之父”——蒙代尔一直为化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支招。去年11月4日在西南财大演讲时,他指出化解人民币压力的问题,中国应全球“公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处南疆,海南曾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南荒”而成为流放官员、贬谪罪臣、避祸难民和驻防军队的场所。在以中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国古代,海南远在天涯,因而,人们对海南有许多误解和误传,以为海南是一片“文化沙漠”,更谈不上有什么历史文化名人了。  相似文献   

12.
“三、四、五”非常攻略——王一新谈海南农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今日海南》2008,(9):22-23
“如何培养和塑造海南农垦核心价值观?如何破解海南农垦目前面临的人才困局?如何让海南农垦迅速走出封闭状态……”8月29目上午,在海口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行的“海南社科界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议”上,海南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面对在场十多位专家、学者,一连抛出几个“如何”而虚心“讨教”。会后,记者就当前海南农垦改革的路向、取得的进展和有关问题采访了王一新局长—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率先实施生态省战略的海南,其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无疑令人十分关注。“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构建和谐海南,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海南采取强势攻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陈朋 《群众》2023,(2):7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抓基层”既是对基层治理重要性的正视,也提出了基层治理必须坚持的导向。然而,由于基层事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再加上一些问题的突发性和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当前有些地方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局部空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儒家思想的“家本位”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中的“家本位”是儒家提出的以家族伦理为基础的伦理思想。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家本位”形成的行为规范也深入地影响了国人的行为习惯,并直接导致了中国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家本位”,形成了由家族成员治理企业的治理模式。我国家族企业要有更大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受“家本位”影响的家族管理方式作出扬弃,而且要实现“家本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海南金融业要有力地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战略和本行业发展战略的双重实现,就必须明确以下基本问题:海南金融业发展与海南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内在规律性;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实施和海南金融业发展战略的相应确立;在大发展的格局中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对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配合;在大发展的格局中海南金融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海南金融业要推进双重发展战略的实现,应遵从“一个规律”,实践“两个战略”,创造“三种比较优势”。一、遵从“一个规律”:全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08,(11):32-34
创建56年的海南农垦,百万之众的泱泱国企。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眼中,它是“老字号”,它有“含金量”,它很“了不得”,起码在海南是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创建的那天起,它就被人看作“山泉古琴”;计划经济年代,它又被人称为“秀竹兰花”。如此雅称的背后意味着什么?那是“羡慕”和“分量”,那是“作为”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11,(8):2-3
温家宝总理2009年4月考察海南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创农业品牌,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海南作为我国北方反季节蔬菜水果的重要供应基地,全国的“菜篮子”子”、“果盘子”,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传统流通方式与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产和消费的顺畅对接,形成了海南“卖难”与北方“买难”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华 《今日海南》2006,(11):36-37
长期以来,海南由于信息闭塞、交通阻隔、发展腹地有限,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限制。随着粤海铁路的贯通、海南部分航权的开放,海南交通的“瓶颈”基本打开,而信息闭塞成为制约海南发展的又一“瓶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大力发展电子农务,是推进海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海口市秀英区开始将信息化的手段应用于“三农”工作中,进行电子农务的试点,成效显著,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产品市场、优化了产业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基层的民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活水”。海南相对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优良传统和法宝是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基层治理的工作写照,“弄脏你的脚”是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法,“人心和情感”是基层治理的“灵魂”。文章从社会情感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出发,论证社会情感建设是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特色和传统优势,分析、探索社会情感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海南D村和西藏G村的实践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启示,其核心要素是“情”,主要包括: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做到“有情治理”;休戚与共,融情入理,引导群众参与式发展;命运与共,兼顾效率和公平,培育共同情感,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真正成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