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是文城镇坑美村的村支部书记,不是文城镇的党委书记,更不是文昌市委书记,我的小名我知道,我是泥腿子出身,在坑美村是调不走,挪不动的,就像村头的大榕树,要在这里扎根的。老百姓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当好这个代表,当个称职的代表。上级党组织相信我,我就要把这个村支书当好。如果坑美村没变化,经济搞不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乡镇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促进农村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乡镇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面临迫切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乡镇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再创辉煌,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栖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春梦:沉重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生生地被人剥离于母亲的怀抱。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从那时起,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多少春风秋雨,她的人民为挣脱枷锁牺牲了多少儿女。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饱含热泪,将被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传说,在远古时代,世界有如一个大鸡蛋,处于一片混沌之中,没有天,没有地,没有水,没有阳光,没有空气,更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盘古的英雄诞生,挥动巨斧,开天辟地,才造就了如今天高地阔之朗朗乾坤,人类也得以在这片新新世界中繁衍并生生不息。时空变换,斗转星移,潮起潮落,如今已是人类的公元21世纪,这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英才不可或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英才特质在于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敢开拓、孜孜进取。王蒙———正是这样一位集上述特质于一身,在国际标准认…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调解根深蒂固的原因一是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民族性的;二是人类对和谐的追求,这是世界性的;三是对人性美的呼唤,这是普适性的.调解建构中现存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文化概念的混淆,文化生活的变化,文化心理的影响,一方面是对调解本身的理解缺乏周全的通盘考虑;另一方面是制度设计与当下的形势不合拍."美在和谐"的命题启示我们,在调解制度的建构上,应谨守和谐情怀去设计调解制度,按照"美的规则"去建构调解文化.现实生活中应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分析现代社会形势,顺应民心民情,批判吸收国外ADR的经验,对调解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细致化、具体化,实现传统固有的社会规范上升为现代的法律规范,依靠法律,形成新的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6.
对优化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部兴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尤其是西部发达地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在各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硬件建设以吸引资金、人才、技术聚集的基础上,软环境成为招商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方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吸纳生产要素的聚宝盆,谁拥有良好的软环境,谁就拥有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因此,作为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必须清醒地估价自己的环境状况,深入了解企业对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评价,找出与沿海和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寻找对策,以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会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其培育的人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高等会计教育需要树立市场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同时要更新教育内容,转换运行机制,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及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促进高等会计教育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与理念,就有可能落伍掉队,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发展。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凡属成功人士,皆是勤奋学习努力耕耘的结果。因此,只有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才能顺应社会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作为一名外党外干部,要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江泽民文选》,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近年来中共中央颁布的两个“5号”文件…  相似文献   

9.
党章在我党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一直是我党的章程的简称,是我党的根本大法.从它的历次变化,补充和修正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党由弱变强,从幼稚走向成熟,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曲折发展并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而作为党章中的理论灵魂和根本指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更反映了我党在深刻领会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日益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过程.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更是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我党指导思想制高点的伟大突破成果载入党章.因此,理清我党党章中指导思想深化发展的脉络过程,对于深刻理解我党光辉思想的承前启后性,加强党的建设,自觉遵守并忠实执行党章,勇于开拓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境界,开创党的事业的新局面将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因承包客运车出了车祸,父亲身负重伤,同时被认定为事故的责任方。就此,家中背上了20余万元的赔偿债务。那一年,他高中毕业,揣着借来的1000元走进了大学校门。当同学们还在努力适应新生活新环境时,他已决定自食其力。学业之余,他摆地摊,打零工,做家教……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开起了干洗店,这次创业,为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初尝创业的甜头,他的心思更活了,他的目光开始了新的寻求。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与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转型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在当今社会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并创造各种条件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紧跟学术前沿,对当前学界关于“以人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自然的人”,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而是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15.
崔自铎 《理论前沿》2006,(24):13-14
本文对“以人为本”的内涵、本质、针对性和歪曲形式,对“以人为本”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关系,对“以人为本”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系,以及“以人为本”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16.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端正对官兵特别是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坚持把官兵作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动力,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对官兵负总责;要切实维护和实现官兵的正当权益,提高官兵经济地位以巩固其社会地位,尊重和维护官兵的民主权利,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对官兵负总责,努力解决官兵的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源远流长,融汇了东西文化之精华。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优秀遗产,又批判地汲取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积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有以人为本的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来讲,已经取得了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广泛共识。在党中央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写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如此鲜明地大力提倡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反映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也是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所要求的。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  相似文献   

19.
李孝纯 《理论前沿》2005,(10):18-19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党执政的最高目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兼谈以人为本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培兆 《理论前沿》2004,1(19):14-16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阶级斗争学说,也不能仅仅归结为人道主义,完整地说,马克思主义是以阶级斗争为实现手段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