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什么?     
“孩子们 ,这是什么?” “屁股!”孩子们齐声答道。 女教师哭着跑出教室 ,并到校长那儿告状。 校长来到教室里 :“是谁把老师气哭了 ,黑板上的 屁股是谁画的?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历届特奥运动会都有一个“神秘”的妈妈团,这个团的成员都是特殊孩子的父母亲人,孩子们参赛特奥会,他们则追随者孩子们的脚步,挂着“特奥家庭”的证件,自费组团与孩子们共同征战赛场,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孩子们随着特奥运动一点点地进步,家长们相互支持,与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中共同成长.她们努力地刻意地不去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却是所有智障人群家属的忧虑——“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却没有长大.未来,我不敢去想的事情,会在每个深夜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老了,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希望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明明的三岁生日,妈妈从家里带来了一个蛋糕,让明明和小朋友们分享。明明的生日会开始了,孩子们欢乐地唱着生日歌,争着表演节目。“哗……吃蛋糕喽!”眼尖的孩子看到了打开的蛋糕,高心地喊道。小朋友们听到了都跑了过来。“可只有一个蛋糕,怎么吃呢?”可儿提出了疑问。于是孩子们就吃蛋糕的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平日总说随机教育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理解“1和许多”这数的概念的机会吗?于是我说:“老师会变魔术,你们等着,老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让个个小朋友都有蛋糕吃。”不一会…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猗县地处晋南盆地,是一个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的农业县份。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建设的不断提高,这个县的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去年金秋时节,我们在这个县的王见村幼儿园,旁听了一节中班的常识课。讲台上摆着一排玻璃瓶,上面蒙着一块白布。二十九位小朋友眨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它来。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教师刚说完,一只只小手就纷纷地举了起来。一个被点中的男孩子问答说:“是水!”老师又问:“水有颜色吗?”“水有味儿吗?”孩子们弄不清了,老师就像变魔术似地取出一瓶牛奶,一对比,“啊!水是透明的!”孩子们叫了起来。接着老师又‘变’出一瓶透明的酒精,让孩子们先闻一闻,再比一比,‘哦,水是没味儿的!’……课也上完了,孩子们对水的性质有了了解。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您可曾关注过他们的成长与教育?华夏出版社日前出版的《蜗牛不放弃——中国孤独症家庭生活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些勇敢的家长和可爱的孩子们如何努力生活,创造奇迹。该书作者张雁以一名记者的敏感,更作为一名孤独症患者的母亲,深深地体会到孩子们成长的艰辛。在她看来,这些孩子就像洛瓦斯教授所说的三文鱼,又似那些小小的蜗牛,不知忧愁地爬着。书中,作者以纪实的手法,写了10个孤独症家庭的故事,涉及到30余位被采访者。诚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关于爱与命运的书。在书中我会讲到我的孩子和我自己,但…  相似文献   

6.
论宗教信仰自由及其活动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珉 《前进》2002,(8):42-44
宗教信仰具有法律上的正当、合理性。因为:首先,信仰具有法律上的不可剥夺性质。人非机器,人只能有限地活一次:人生无常。活着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归宿何处?家在何方?人活得怎样?”归结到一点:有限的肉体生命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首先满足于吃、喝、住、穿与人交往等等功能性需要,然后就要去探究上述问题,这就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范围:物质社会和精神领域。精神追求是人不可或缺的支柱。“人生自古谁无死”?超越死亡的只有人的精神、人永不停息地寻求生命意义的努力,“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四五月间,我们教室的窗外,郭村人曾世世代代饮水的井边,儿株古老的枣树生机盎然,满树椭圆的叶子泛着油光,翠色欲滴。衬着青墙红瓦的农舍,颜色渐深渐绿的山色和蔚蓝的天空以及间或带着哨响掠过的鸽群,我们的窗口成了绝美的画卷。盲孩子们便要打开闭了一冬的北窗,徐徐的微风和着浓郁的枣花香气扑面而来,我也闭了眼睛,尽情享用。盲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猜问:“那花一定很大,很美,是红颜色的吧?”老校长便答说:“不,那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花,小小的,黄黄的,默默地散发着芳香。”孩子们便惊诧不已,我则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8.
热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是伴随着一声啼哭,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度过短暂的一生而又复归于尘土。在这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匆匆地走上一遭,将会上演什么样的人生之戏呢?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 5月的阳光明爽宜人。绿荫半掩映的操场上,孩子们在高兴地玩着。拍篮球,扔排球,骑小车,散步,个个悠闲自得。 当安哥拉总统夫人安娜·葆拉·多斯桑托斯满面春风地来到孩子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无忧无虑的脸上显得更加欢快,舒畅。看到他们那天真的神情,谁会想到他们都是孤儿呢?  相似文献   

10.
金点强 《小康》2007,(1):78-80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啊,西边黄河流……”美人,江山,究竟要哪一个?这是个超越时空的问题,不断地刺激着每个伟人或凡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1.
齐芳 《中国减灾》2011,(24):27-28
末日情结这面镜子不断地在拷问着人们:我们该如何接受过去?如何过好现在?如何面对未来?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生本色     
对于人生,不少人总是感慨:人生既短暂又漫长。其实,人的一生也只是在昨天、今天、明天的反复中一步步走过来的。那么,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三天”呢?假如人生是一条河,昨天则是河之源头。昨天,记录着我们的奋斗,保留着我们的足迹,铭刻着我们的成败。我们不应该把昨天尘  相似文献   

13.
特拉普上校家的孩子们在严厉的家规限制下不会唱歌。玛丽亚从最简单的doe,ray,me开始教:doe是鹿,是一头鹿/ray是金色阳光/me是我,是我自己……马车载着欢乐的孩子们,将歌声洒在田野,洒在山谷……这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镜头。曾经,我们梦想着自己也能遇到像玛丽亚那样的教师。其实,现实生活的故事会更加生动与绵长。2008年的教师节,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些能够让孩子们梦想成真的师者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送走这帮孩子,心里暖融融的,自己不后悔,选择了这个职业——教师。尤其是做为一名新课程的教师,让自己与学生一起快乐着,每次上课前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孩子们也是同样企盼着,连“老师好”这已是几十年简单的课堂问候语,孩子们都是非常兴奋地喊出来的!还有几个学生会不由自主地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中式院落的小建筑群中,一群有着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正在和煦的阳光下愉快地嬉戏。柔软的草地上绽放着鲜花,美丽的图画和林立各处的大型玩具使这里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语,一切看起来是那样地祥和而富有生机。这里就是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名字命名的上海宋庆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6.
2002中国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前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可是对于即将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十年磨剑的含义绝非仅仅如此!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莘莘学子们一路走来,在完成着一步步学业的同时,也在实现着人生的一个个跨越。在这其中,人慢慢地长大了,知识渐渐地增多了,心也越来越成熟了。我们知道,大学生原本就是时代的宠儿,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你们更是踌躇满志。此时的你们,如同一个个羽翼渐丰的鸟儿,梦想着满载知识的行囊,奔赴人生更大的课堂;憧憬着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尽展风采,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可是,人生的社会驿站到底在哪儿?大学生梦中的理想和现实差距究竟有多大?怎样的大学生才是当今社会的理想人选?面对社会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心态?我们认为,通晓这些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走好这极为关键的一步,《中国青年研究》愿与您携手,伴您同行。于是,这一期的“特别企划”——“2002中国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前景报告”便应运而生。我们希望以我们的视角,以专家的角度,以以往成功人士的经验,能为毕业在即的大学生们提个醒儿。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并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7.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过了30多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又在新世纪的幼儿园里听到了这首动听的儿歌。我问唱歌的小朋友 :“你们拾到了钱会不会也像歌里唱的交给警察叔叔 ?”“会”。孩子们齐声回答。“为什么 ?”我问。“因为警察叔叔是好人 ,他们专抓坏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那么你们长大后想不想当警察 ?”我又问。“想当。”大部分孩子回答。“为什么 ?”我一问到底。“因为……要是我当了警察 ,就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钱 ,我想买许多德芙巧克力。”一个孩子抢先回答。“不对 ,”另一个孩子反驳说 ,“…  相似文献   

18.
手抄报的制作是写是画都可以,它还可以给孩子们关注生活的空间,给他们设计创意的体验,更给他们相互交往的场景,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段生活。还记得那是3月份的一个星期四,我正思考着这个周末给孩子们布置点什么作业呢?还是照搬书上的数学题让孩子们一道道再做一遍吗?——这也太没创意了!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是啊,总得有点特别的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作业吧,一边想一边走就已经到了教室里。  相似文献   

19.
自4月26日杭州率先推出全国中小学生首个春假后,这一场发生在21世纪的“假期革命”立即升温到一个沸点,并且向周边城市乃至全国辐射开来。到了5月7日,这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假期已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悄悄拉上帷幕。聚焦了无数视线的春假带给了人们许多感想,并迫切地想知道,在这个春假中一直唱主角的孩子们,他们过得到底怎样?开心吗?他们的家长可有过担心?又是否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时,往往提出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我设计”的问题。我认为,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进行认真分析、加以正确回答的。青年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年对未来往往都富于幻想,都有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尤其是一些有志的青年,总希望自己能渡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对自己的人生能不能进行“自我设计”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从总的来说,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脱离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主观主义地讲自己人生的“自我设计”,那就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就是需要否定的;但是,如果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