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7月10日,青年女教师黄静裸死案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法院开庭宣判,判决:1.被告人姜俊武无罪;2.被告人姜俊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57399.50元;3.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其他诉讼请求。至此,历时40个月的案件暂时画上了句号。此案一波三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司法的空前关注,其中的鉴定问题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案件的关键所在。此案先后有7家鉴定机构介入,进行了5次尸检、1次文证审查、1次中止鉴定,共有6份鉴定文书。反复的鉴定,彼此矛盾的鉴定结论让人们困惑、争议与思考,成为轰动一时的“中国网络第一案”。本文从法医…  相似文献   

2.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的信访案件涉及到刑事侦查、移送起诉等各个刑事诉讼阶段,涉及到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各个专业。从2005年5月18至9月6日,山西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群众对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而提出申诉的信访案件的统计数字来看,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伤情鉴定结论和死因鉴定结论不服,其中对伤情鉴定不服的51起,约占54%,对死因鉴定结论不服的申诉案件43起,约占46%。笔者通过对信访案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技术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工作,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发生的对策。1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信访案…  相似文献   

3.
伤病共存死亡28例复核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28例伤病共存死亡的实际案例的复核鉴定进行了回顾分析。资料来源选自1990—2004年复核鉴定1288例中,共发现具有伤病共存情况提请死因复核鉴定的案例28例,占2.17%。结果与分析一、一般情况1.性别:28例复核鉴定中,男20例,女8例。2.年龄:20岁以下2例,21~30岁6例,31~40岁7例,4l~50岁6例,51~60岁5例,61岁以上2例。二、鉴定情况(一)原鉴定情况至本次复核鉴定之前,只经过1次鉴定的10例,两次或两次以上鉴定的18例。原鉴定结论不正确或不准确者19例,占67.86%。原鉴定结论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原因有5种:(1)未作系统尸体解剖或留取脏器检材不全…  相似文献   

4.
1 案例资料 本文470例案例全部选自本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所进行的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其中原鉴定的鉴定机构是公安机构的261例,是社会鉴定机构的209例;原鉴定类型属于伤情程度、伤残等级鉴定的278例,属于死因鉴定的17例,属于病情程度鉴定的179例,属于法医物证检验的3例,属于司法精神病鉴定的3例;存在多份鉴定的20例,最多有4份鉴定书,且鉴定结论完全不一致有8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约会强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只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性学等领域中偶有研究。2003年2月24 日发生在湖南省湘潭市的一起强奸女友致死案,使“约会强奸”纳入了法律的视角。一、姜俊武强奸案始末被告人姜俊武,男,25岁。2002年5月,经人介绍,姜俊武与湘潭市临丰学校女音乐教师黄静相识,俩人在随后的交往中确立了恋爱关系。2003年2月24日凌晨,二人参加朋友聚会后,来到黄静的宿舍,姜俊武与黄静同睡一床。当日早晨,黄静被发现全身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在工作实践中时不时见到死因鉴定结论"阴性"的法医鉴定文书,通常表述为"死亡原因不能确定",甚至还见到了媒体上报道的死因鉴定结论"阴性"命案的司法判例。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标志着我们的司法机关对法医鉴定甚至法医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客观而全面的认识。10年之前,如果一个法医1年内有两起以上的死因鉴定结论"阴性",很可能会面临职业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司法实践中,碰到一起长达十四年悬而未决的申诉案件,经受理,审查有关证人及其同案犯,经复查,此案终结。徐某,十四年前,一九八四年四月因涉嫌受贿行为被依法逮捕,五月初在收容所突然死亡。第一次病理解剖结论:“因脑肿瘤导致脑溢血脑臧死亡”。家属提出异议要求重新复检。第二次经三家法医联合鉴定结论:“徐某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恶性脑肿瘤继发出血合并脑病死亡,左顶部头皮钩器击伤与死亡有一定的间接性因果关系”。从两次鉴定的结果分析有着不同结论,问题焦点钝器击伤的“击”是申诉人要求查明死因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8.
包大进 《证据科学》2005,12(4):241-244
随着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司法鉴定将朝着社会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司法鉴定的社会化必将加剧鉴定机构经济利益和社会公信力之间的冲突。自行委托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大幅度上升。如何保证鉴定质量,法官如何审查鉴定结论,值得关注。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自行委托鉴定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主要有鉴定程序不规范,鉴定随意性大,鉴定结论采信的少,重新鉴定的多,  相似文献   

9.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 ,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 ,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 ,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 ,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 ,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一、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过程 ,是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委托后 ,在约定的时限内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结合对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10.
鉴定结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证据种类之一,它为刑事案件中涉及的技术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很强的证明力,法医学鉴定结论在致人伤亡案件中,以科学的手段揭露死因,确定损伤程度,从而为司法机关提供定罪的科学依据,使罪犯在证据面前认罪伏法,因此,法医学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3 出路与对策: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的路径选择人身伤害的鉴定结论关系到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程序的流向,其重新鉴定不是根治争议鉴定结论的“灵丹妙药”。因为重新鉴定是鉴定人对鉴定对象的再一次鉴定,是对同一专门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推论,而不是对原鉴定结论的评论, 更不是对原鉴定结论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即使法院另行指定或聘请另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鉴定,原有争议的鉴定结论并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可以通过完善对人身伤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司法鉴定将朝着社会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司法鉴定的社会化必将加剧鉴定机构经济利益和社会公信力之间的冲突。自行委托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大幅度上升。如何保证鉴定质量,法官如何审查鉴定结论,值得关注。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自行委托鉴定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主要有鉴定程序不规范,鉴定随意性大,鉴定结论采信的少,重新鉴定的多,有违设置自行委托鉴定、司法鉴定社会化制度的初衷。笔者试想通过分析自行…  相似文献   

13.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人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被鉴定人有关法定能力的鉴定结论。经过法庭举证质证的鉴定结论作为案件的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在作案时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应否对其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与其他证据相比,鉴定结论的法律特征在于其具有可选择性。鉴定结论的可选择性是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规定的。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规定,侦查人员、公诉人及法官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已有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重新鉴定、补充鉴定。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以及诉讼参与人也可以…  相似文献   

14.
吴正鑫 《证据科学》2000,7(4):157-159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对案件中涉及司法精神医学问题的内容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果及证据材料的形式之一,必须经过法庭审查才能被采信,发挥证据效力。本文拟通过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的方法和形式的分析,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制度展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我国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5.
21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1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该组刑事案例以凶杀居首位,被鉴定人以患精神分裂症为多。鉴定结论评为无责任能力者占41.6%。案件中受害者以精神发育迟缓、正处于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病的女性患者(78.4%)被奸污为多。经随访司法部门的最后处理结果和我们的鉴定结论意见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政府法制》2005,(17):52-54
“证出多门”何时了有“证据之王”美誉的司法鉴定,本应提供准确权威的鉴定结论。然而由于许多鉴定结论无法令人信服,最终形成了“鉴定结论”有待再鉴定的怪圈,司法鉴定被迫走上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歧路,而泛滥成灾的“证出多门”现象,进一步损害了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司法精神鉴定中,对被鉴定人精神疾病或违法行为病态性认识的出发点或方式不同,将导致不同的鉴定结论或出现鉴定结论偏离。本文作者从对精神疾病的认定、对被鉴定人法律行为的认定和对鉴定结论的认识等思维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常见的人为现象及其造成法医学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方法 收集13例法医病理复核鉴定案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外心脏按压所致肋骨骨折,胸、腹腔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栓子破碎,误认为生前外伤或死因不明5例;胰腺死后变化(自溶和被膜下及间质出血),误认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死后动物咬伤误认为生前损伤2例;腐败尸斑误认为皮下出血1例;死后颈部解剖不当造成颈部肌肉出血,影响死因分析1例。结论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常导致法医学鉴定的结论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司法会计鉴定事业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创造与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把十几年来的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认识问题着重归纳为三点,如"凡解决涉帐案件的专门性问题都属于司法会计鉴定"的认识问题、"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认证标准及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表述"的认识问题和"对司法会计鉴定主题概念"的认识问题,作了肤浅的评点.旨在进一步推进司法会计鉴定学科理论和实践,以求完善司法会计鉴定的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痕迹鉴定是司法鉴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痕迹鉴定结论尤其是手纹鉴定结论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因而在法庭上被广泛的采纳,并被我国三大诉讼法明确规定为七大证据之一,具有很大的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那种鉴定结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的观点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本文就影响痕迹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价值实现的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