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农业保险: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毅  金高峰 《求实》2006,(4):92-94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农业保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并保护农民增收的稳定性。经营主体缺位、农民收入水平低和高风险与高赔付率是我国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应成为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民增收的政策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很多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农业保险的经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005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为7.3亿元,比上年增长83.4%,一举扭转了农业保险自1994年以来连续萎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部分农作物保险费政府补贴额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安邦  熊豪 《世纪桥》2007,(9):62-63
基于日本农业保险的费率计算方法,假设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利用贵州省2000年到2004年这五年中水稻、小麦、大豆和烤烟等四种农作物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要对水稻补贴80%、小麦补贴74%、大豆补贴40%和烤烟补贴60%,这样才能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最起码不发生亏损,而农户能在支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正一、贵州省县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省范围内的不断实施与推广,松桃县积极开展并切实推动这一惠农政策的落实,尤其在省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推进水稻政策性保险等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后,松桃县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对农业保险的需要极不相称。针对当前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对策,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目标价格为贵阳市蔬菜保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市场风险保障,实现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模式的创新,填补了贵州省价格保险的空白. 作为全国第一个从省级层面开展政策性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的省份,贵州在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我省代表团建议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代表团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青海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建议中说,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2012年中央财政将我省马铃薯纳入补贴范围,并将能繁母猪补贴比率由原来的40%提高至50%,有效缓解了我省地方财政补贴压力,促进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08年,湖北省启动了政策性水稻保险试点工作,沙洋县被列为试点县。前不久,笔者到该县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初衷虽好,实践起来却又掣肘丛生。根本上讲,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二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农业保险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 《北京党史》2008,(4):13-16
农业保险对农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农业保险的发展,从新中国初期的政府主导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发展屡屡受挫。近几年,党和国家开始逐步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初见成效,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应该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梁敏 《奋斗》2006,(4):53-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这是党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又一项伟大历史任务。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省是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保险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破解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鉴于农业保险对农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着手开办农业保险,在三年过渡期内,重点创办了牲畜保险,试办了农作物险。创办初期,党和国家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收到了一定实效,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和国家包办一切的行政做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农业保险遭遇重大挫败,最终全面停办。但是,它给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创办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罗艳 《党史文苑》2007,(12):26-28
建国初期,鉴于农业保险对农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着手开办农业保险,在三年过渡期内,重点创办了牲畜保险,试办了农作物险.创办初期,党和国家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实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收到了一定实效,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和国家包办一切的行政做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农业保险遭遇重大挫败,最终全面停办.但是,它给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创办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渔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所面对的风险远远大于农业领域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涉及渔业、渔船和渔民的渔业安全保障机制严重缺失,始终没有形成完善而稳定的制度性保障。而世界主要渔业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在渔业保障方面实行“以政府制定政策并提供部分财政补贴为主导,广大渔船船东参与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应成为我国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诚信缺失阻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失信,企业失信、中介失信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究其根源,诚信行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诚信监督机制、履行担保、诚信保险机制的缺失,造成了保障诚信的法律机制的缺失。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主体间的利益联结,严格诚信行政,强化诚信监督,推行诚信担保,建立诚信保险制度,是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诚信缺失的重要法律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按照"提标、降费、扩面"的方向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放心种、放心养。"小猪养大了直接卖,今年市场价格好,去年没养好,但有保险兜底也不亏。今年还要继续养。"开春后,年过六旬的吴征光年前托人订购的4头小猪崽,终于送到了他家的猪圈里。吴征光是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黄腊村人。黄腊村四面环山,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去年8月,吴征光养殖的两头能繁母猪染病死亡,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获赔2400元,保住了本钱。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自治区、兵团互为交叉管理的现状;因此,兵地存在不同的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机制。文章从乌鲁木齐地区兵地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差异点,思考差异形成的原因,讨论在兵地快速融合的大前提下,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军人保险制度作为美国军人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保障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免除军人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美国从内战抚恤金制度产生到20世纪初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追溯美国军人保险产生和构建的政治与历史基础,以此来考察美国军人保险制度的转型,同时分析目前所形成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政府部门监管”的制度架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美国军人保险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本文对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着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逆选择普遍存在、保险公司没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和缺少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等问题。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特殊的险种,农业保险一直跟不上整个市场和行业发展,更没有完全解决农业对保险的需求问题。这需要从政府、农民和保险企业三个角度去分析,对我国当前农业保险的发展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