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霞 《实事求是》2010,(3):33-35
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实现传播优化。其优化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树立传播者的良好形象,实现传播主体优化;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传播环境优化;重视受众心理与需求,实现传受关系优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传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实现传播优化是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扩大其传播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实现其传播主体优化、传播环境优化和传受关系优化。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积极倡导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政党也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在倡导文化发展的和谐环境中,探讨政党的意识形态对促进政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意识形态是政党产生的理论基础;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与实践载体。世界政党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出现现代化。作为执政党活动根本的意识形态正受到互联网的全面冲击,因此,在网络化时代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要的执政资源,一切有利于执政地位和提升执政水平的观念、思想和文化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资源。从结构上看,意识形态资源有"内核"和"外围"之分,外围是为内核服务的,确保意识形态资源内核的价值体系稳定性。意识形态资源开发是维护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诉求和推动其他执政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推动意识形态资源开发,必须建构方法论原则,即:注重主导型与包容性相统一、注重通俗性和层次性相统一、注重务实性和开拓性相统一、注重合理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工作,阐述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举措,审时度势地把握世情、国情、党情三个全局作为战略背景;凸显出以人民为中心、明确问题意识、善用群众语言、遵循辩证法的鲜明特征;为话语主体、话语载体、话语内容、话语监督等指明路径方向,一要建设多主体参与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体队伍,打造传播合力,二要构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的传播平台,拓宽话语空间,三要创新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主题设置,丰富话语内涵,四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意识形态视野之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应着重抓好三项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学生社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职能;提高学生社团防范和抵御西方渗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终结论历经百年的演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文章梳理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逻辑谱系,揭示其本质以及它的幻象,穿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幻象。认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解苗 《实事求是》2022,(3):96-105
2018年以来,国内学界逐步开启了“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相关课题的研究之路。整体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的学理基础、人工智能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契机、人工智能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风险及诱因、人工智能背景下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化路径五个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呈蓬勃发展态势,正从经验主义的探索转向理论思辨的诠释。同时应该看到,现有研究尚存在理论支撑乏力、实证研究不足、研究内容固化、研究视角局限等问题,需要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深化研究以补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多样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确立的理论和逻辑前提。从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出发思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发挥和实现问题,这是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析微博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的影响,在提出规范法律法规的同时,更应着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4,(7)
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抵制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机制,主要包括生活化机制、话语表达机制、感性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话语的逻辑圆融性、价值相容性、功能互撑性和现实通约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鲜明展现,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前提要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话语中,存在着一些不自洽的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应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自洽性建设,逐步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不自洽性话语,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趋向完美.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对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密切注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价值原则的统一,既坚守国情党情实际和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连续性,又切实体现民众利益愿望要求的发展变化,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周民锋 《探索》2007,4(3):98-102
中国的经济崛起与社会发展,为当代的意识形态研究提供着现实基础及实践需求。从哲学认识论看,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或工具。而以意识形态为对象,并透过意识形态认识现实社会,便是意识形态观研究的维度及方法。其主旨在于,在保持意识形态的政治统一功能的同时,挖掘并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认识功能、文化认识功能(文明创新功能),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大业。  相似文献   

15.
徐稳 《理论学刊》2013,(2):74-79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和大众传媒的深度扩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以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始终不渝、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大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战斗力、生命力,使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赵海鸥 《唯实》2007,(5):49-5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内容任务、方法途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形象、理论形象和创新形象,增强它的文化亲和力、感召力和创造力以及同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力,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李淼 《探索》2012,(4):106-111
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批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意识形态论仅仅是批判的理论。由于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后,其共同利益弱化趋势必将被扭转并重新得以体现,从而表现在革命意识形态上。当人类普遍利益成为现实,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将不复存在。在今天,革命意识形态的具体构建,即实现意识形态固有的党派立场和科学精神的协调统一,仍然是个尚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淡化论”应当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化意识形态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核心是资本主义民主化、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提供辩护和论证."淡化意识形态论"危害极大,导致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功能、思想整合功能弱化,动摇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以及现有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淡化论"、"终结论",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李淼 《求实》2012,(6):26-30
通过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论证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论不仅仅是批判的理论,其真正内涵是由意识形态批判上升到科学意识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海量性、超文本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创造性地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包括话语主题、话语主体、话语载体三大层级结构。一是关于说什么及其有效性的问题,应推动话语主题设置的守正创新;二是关于谁在说与向谁说的问题,应实现话语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三是关于怎么说和以什么方式说的问题,应促进话语载体与话语表达的多样化。通过探索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合理设置议题、科学表达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拓展有效的话语载体,从而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