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立新 《世纪桥》2007,(1):87-88
从龚魏开始倡导“及时更法”的变易史观,到康梁谭倡导“维新变法”的进化史观,再到邹容的革命史观,然后是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和五无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最后到李大钊的唯物史观,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作出了多种思考和不同的尝试,从体制内的改良、渐变、小变到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革命、突变、大变与全变,中国历史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和这些思想界的精英的不断摸索与大胆尝试是分不开的。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今天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人们的历史观经历了从传统史观到进化史观再到唯物史观的嬗变,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引入创造条件,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思想史上,历史观的变革至关重要。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龚自珍和魏源相继提出变易史观;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将其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建构起系统的进化史观;但维新派的进化史观存在着重大缺陷,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先进、更科学的历史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精英的历史起点.他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概括,为在中国树立马克思主义旗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抓住了唯物史观的两大核心要素,对阶级斗争学说和群众史观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独到的阐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坚持的几个原则,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早期的李大钊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着重关注唯物史观。在国内与国际大背景下,李大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产生了“决定论”与“能动论”的矛盾。此矛盾究其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知不清,李大钊在后期也纠正了这一认知,推进了唯物史观在革命中的传播与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文本,剖析早期李大钊在“决定论”与“能动论”上的认知矛盾,及其之后在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基础上解决这种认知矛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同时.他系统引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开创了我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发展的先河。此后,李大钊又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讲授《史学与哲学》、《史学概论》,并著有《史学要论》一书,进一步丰富了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在史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了独特的新史学观。今天重温这一史观.对中共历史的研究者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其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最早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针对当时中国史学研究的困境,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到历史研究,在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史学界,李大钊率先"迎受"唯物史观,并在此指导下从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两个层面,推动中国史学观念的变革和发展。他率先"活用"唯物史观,主张"见之于行事",从而为中国史学研究打开一条新路径。这足以奠定李大钊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独特位置。除此之外,在继承和创新中,李大钊还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以光大中国史学研究的精义。对此,我们不仅要回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而且还要回到特定的史学语境中,历史地想,历史地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李大钊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人物。他首先投身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从理论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他首先全面系统地阐述唯物史观,开启了中国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他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来指导中国实践。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李大钊是传播唯物史观的先驱。一、李大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的第一人80年前,他开始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展开积极活动。当时,一方面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仁人志士为挽救祖国危亡进行的斗争,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先后遭到失败,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已经在实践中宣告破  相似文献   

10.
朱从兵 《世纪桥》2000,(1):31-3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梁漱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他的中西文化观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对他的历史观却少有学者进行专门的探讨。笔者以为,梁漱溟的历史观中最鲜明的内容是他的中国史观、中国近代史观、西洋史观和社会发展史观。本文拟从研究他的社会发展史观着手,揭示其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属性,为全面研究其历史观奠定初步基础。一、梁漱溟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梁漱溟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的基本观点还是接受的。他说:“历史唯物主义者。(如斯大林)在说明上层建筑从属于其社会经济基础时,指出虽则社会生产力发展(其中重…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史学思想新论吴家林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及《史学要论》等课程;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作过《研...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内容丰富,贯穿了他革命活动的始终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曾经与五四时期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信仰过空想社会主义并且真诚地为之进行种种试验,希望依此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所不同的是,李大钊最早觉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成为一个彻底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并为它在中国的实现奋斗终生。本文对李大钊思想的这一转变作一论述。一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认识的起点在哪里?党史学界  相似文献   

13.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在经济学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中创立的,也可视为孙中山从人求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阐释。民生史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认识和评价民生史观才能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青年毛泽东是一个在近代中国历史巨变中追求进步、追寻新式知识的旧式知识分子。毛泽东早期关于“大本大源”的看法,关于历史治乱循环的看法,关于“巨夫伟人”的看法,表明他的历史观是陈旧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920年以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毛泽东历史认识的基本观念。毛泽东的历史观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他对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坚定信念。支持毛泽东历史观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是阶级斗争史观和人民史观。一切从人民出发的人民史观,对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中期,学者郭湛波在其专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中,论及李大钊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位置时说:"李先生是研究历史最有成绩的人,也是唯物史观最彻底最先倡导的人;今日中国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思潮这样澎湃,可说都是李先生立其基,导其先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群众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群众史观,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但在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俄国的民粹主义影响了他。李大钊之所以受到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当时国内的客观环境以及国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李大钊的早期思想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但他并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境界,发起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李大钊将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与北京早期党、团组织的创建有着密切关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对唯物史观的全面把握,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总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廉政思想浅析彭积冬李大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廉政思想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朵奇葩,它对当今中国人民所共同关注的廉政事业仍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试从李大钊廉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三...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认识历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古今之争、中西之辨、兴衰之思三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光深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化论等思想的影响,也借鉴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阐释了有利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民彝"思想。他以自身的理论实践发展了对待古今中西文化以及人类历史的认识,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