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到2020年能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  相似文献   

2.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西南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同步小康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关键在农村。贵州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黔西南外又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小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习近平总书记用"短板理论"阐明了要全面构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农村小康短板的必要性。怎样补齐短板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一、县域职业教育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噐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正>六枝特区作为扶贫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繁重、最艰巨的县区之一,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落实好省委、市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署,重点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贵州省委、六盘水市委相继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六枝特区作为扶贫开发、全面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征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才是真正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6.
脱贫之战,总书记发出总攻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2012年12月,刚刚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河北省阜平县,专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特别强调,"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目标,汤原县委坚持将基层党建与  相似文献   

8.
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中,不能少了广大"老乡"的身影,不能忽视他们最基本的利益诉求。我国要在本世纪前20年内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在城市实现小康比较容易,难的是广大的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首个"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6,(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农牧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牧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自治区党委始终把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5年开局,当我们进入全面小康决胜之役的时空,脱贫攻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清晰具体的目标界定,强调"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农业凋敝、农村没落、农民掉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仍然是新时代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尤其面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领域,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把"三农"发展置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3.
张万盈 《当代党员》2014,(12):36-3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习近平总书记赴各地调研扶贫攻坚时,反复这样强调。 如何打破“扶贫、脱贫、返贫、再扶贫”的恶性循环,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是扶贫攻坚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开篇的话"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置于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内蒙古自治区从2014年起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用两年多时间使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做法和经验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一、"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效显著内蒙古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指的是在自治区所有行政村(嘎查)和较大自然村,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发展、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这样深刻的话。我省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截至到2014年底,还有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486万贫困人口。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河北实际,到2018年,我省将力争基本解决全省面上的脱贫问题;到2020年底  相似文献   

18.
正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这场攻坚战,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策略,切中了扶贫要害。这一扶贫新方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国最近30多年来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是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9)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为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只有这些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才能自豪地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边疆民族地区大都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处于发展和民生"洼  相似文献   

20.
正黔南州民族宗教工作始终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快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面小康,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