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并非一国之"租界",因此,大学事务亦有法律保留原则适用之必要,但是学术自由内在要求国家法律只能是宏观性和方向性的"框架立法",进而给大学自治这一制度性保障留足创制空间。大学"校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根据不同的"校规"类型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学术性规则"而言,法律设定的"国标"只是学术的"最低标准",为教育质量计,各大学的"学术性规则"可以在法律之上设定更加严格的学术条件。而对"行政性规则",法律则是不可逾越的"上限"规范,只是就我国的法治实践现实观之,应破除"国家权力单一"的神话,确立"国家—社会"二元权力构造,进而给自治团体的自我型塑留下适当的裁量余地。当然,符合"法律保留原则",仅在宪法审查之路上迈出了"形式上"的第一步,"校规"要满足合宪要件,还必须存在"实质阻却违宪事由",这又要接受"比例原则"的合理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具有自身的专门意义,而并非等同于所有检察职权或检察机关工作范围。法律监督是国家为实现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与控制而专门设立的一项职能。其意义在于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权力机关在司法活动中监督法律的适用、执行以及遵循情况,包括侦查监督、审判监督以及刑罚执行监督。而我国传统检察理论多年来习惯于对"法律监督职能"进行泛化和模糊认识,即将其理解为检察机关"对一切滥用国家权力行为的监督与追究"或"对犯罪的追诉",本文对此类观点进行了逐一地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的政策规范与运作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法律援助制度是人类法制文明和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否拥有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以及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的要求,为中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并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贯彻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结束了我国一直以来法律援助工作没有统一立法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进程。但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是中国在义务教育公平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点,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对于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辅助"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辞海》里对教的解释:"教乃教育、训诲也"。《荀子·大略》中提及"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完成教育目标,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法律地位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期通过对我国近代以来各阶段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法律地位的对比分析,明确各时期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从而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希望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目前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准确定位找到依托。  相似文献   

6.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问题一直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这种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时代导向命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施行,对增强以法治教,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受基础教育的权利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就我国义务教育法与国外义务教育法作一些比较,说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点,探讨如何进一步保障公民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由此可知,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国的综合创新能力决定的。而知识产权保护则是保障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纷纷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方针,这一举措激发了知识产权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与完善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从知识产权全球化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完善并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国家行使教育权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刘燕文案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转变价值观念,在教育法治建设过程中,引入价值因素,强调"价值涉入",应是我们全面理解教育法的基点。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05,(9):37-3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教育立法史,教育在法律的规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律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一个理性的成熟的法治国家不仅表现为有着完善的法律规范系统,而且表现为法律规范系统能够有效付诸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日义务教育法律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义务教育法制的保障,我国的义务教育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核心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基本结束了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与日本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本文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泉州民营义务教育回收事件"折射出我国当下民办义务教育的诸多困局。在法规范层面,宪法、法律不仅没有禁止民间力量对义务教育事业的参与,而且还有明显的鼓励之意;在宪法学理论层面,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政府责任、公民接受可选择义务教育的权利及私人兴学自由的探析,能够为义务教育的合宪性提供证明。为了实现公私合作义务教育的发展,良好的后续政府监管是未来摆脱民办教育困境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教育素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本文通过对国际发展领域知名的学者哈佛大学普利切特(Prichett)教授关于教育发展迟滞的理论框架进行批判性地借鉴,回顾了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总结出中国模式的四大特点:1.相对于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完全依赖整齐划一的国际教育目标,我国针对自身国情制定了较为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2.我国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坚持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干预的平衡;3.清晰的政府问责机制确保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和结果的持久性;4.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确立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对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平 《中国司法》2009,(2):38-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其合法权益应受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据此,本文提出,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弱化劳动改造,强化义务教育的司法保护。谨以此文唤起立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郭冠男 《法制与社会》2013,(19):201-202
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把基础教育纳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轨道,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统一的中小学生权利保障法及其配套法规体系,建立现代的教育制度,健全教育领导体制,规范义务教育中的国家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职责和行为,解决全国性义务教育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这是加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义务教育立法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我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界定,因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与学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其必须妥善处理学生权利保护、确定学校事故责任,并从秩序建构的角度探寻学生权利救济法律原则,主要是扩大立法保护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从价值上看,法治素养培育重在塑造高校学生的价值判断.法治教育的本质是重视法律规则制度,法治教育的功能在于强调"合法性"是进行社会活动的"底线",这是法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说明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法治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7.
宪法对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定不可能十分详细,进一步的规定只能留给国家立法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区划等相关法律时,应遵守一定的宪法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区划改革时应有国家法律的授权。中国宪法有关行政区划的规定过于"硬性",在立宪技术上没有采取"法律保留",导致相关的宪法争议。  相似文献   

18.
"择校热"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对于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稂多措施遏制"择校热",但是这种现象仍屡禁不止。通过构建一个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资源的行为模式来分析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方式,并从义务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为探寻懈校热"形成的根源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面对压力,国内部分法律院系开始引进美国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它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这种法律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根本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检察权与行政权是在我国宪政体制下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两种独立的国家公权力联接的节点就是"监督"。"没有对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1]检察权本质是法律监督权,监督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行政权是执行国家法律实施的权力,具有扩张性、膨胀性。在当今,行政权往往伴随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容易异化为侵犯公民权利、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因此,为保障法律正确实施,保障行政权在法治轨道运行需要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