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后涉外经济犯罪数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因为涉外经济犯罪一般被认为是国门开放后的附随现象。外国资本的大量引进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某种条件,其中金融信用欺诈便是最为典型的涉外经济犯罪。涉外金融信用诈骗犯罪概述  在金融犯罪中,有关金融信用的欺诈犯罪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涉外金融犯罪的高发案件。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我国引进外资、出口创汇的形势,利用有关人员票据知识的匮乏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大肆进行票据、信用证、信用卡诈骗,且数额相当巨大。随…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意义上讲,构成涉外刑事案件的要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犯罪主体涉外。凡是实施犯罪的主体是外国人,不论是单独实施犯罪还是以共犯的形式实施犯罪,该犯罪案件都可以称为涉外刑事案件。犯罪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二是犯罪客体涉外。即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涉及非本国的社会关系。通常情况下,凡是犯罪目标和对象指向外国,就被认为危及外国社会关系。犯罪目标和对象可能是指向外国国家,也可能指向外国自然人,甚至指向外国法人。三是犯罪客观方面具有涉外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是指构成涉外犯罪所具备的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客观事实。因果关系则是认定涉外犯罪和确认罪责的重要标尺。就刑事案件而言,2002年以来,浙江省外国人刑事犯罪案件呈现迅猛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6月下旬以来,杭州、湖州、温州、嘉兴、绍兴、衢州等地连续发生外国人盗窃案件,严重地侵害了中国公民、单位的利益。据统计,短短三个月就猛发44  相似文献   

3.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8,23(3):63-70
我国早期现代化是指1840年至1949年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它实际上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伴随着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犯罪亦呈愈益增长的趋势.所以如此,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极度贫穷、社会制约失效等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是政治犯罪、财产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它使人们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是控制犯罪的重要前提,社会矛盾加剧是犯罪增多的重要根源,文化变迁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是人的固有本性,是推动人的本质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它同时亦是犯罪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力量。因为开放性能促进犯罪人格形成,促进犯罪手段发展,促进犯罪观念传播,而这些都是犯罪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国际合作在反贪污中的作用和占钧贪污贿赂现象是当代的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现代科技与交通通讯的高速发展,具有涉外因素的贪污贿赂犯罪和跨国经济诈骗犯罪日益增多。伴随着这一趋势,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有的已具有某些涉外因素。...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犯罪及刑事救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给金融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金融创新不但不能消除风险,反而会直接催生互联网犯罪的潜在需求.互联网金融犯罪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着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与传统金融犯罪相比,互联网金融犯罪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代表着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一方面要给其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为其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撑;另一方面,如果救济手段局限于行政和民事责任,则无法从根本上防范其固有的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行为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刑事救济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振  孟琦 《法制与社会》2012,(3):288-289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总体态势。但是在这种全球相互支融的大环境下,本来就寄生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犯罪,也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交流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蔓延。涉外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也卷着全球化的大潮席卷了全球,给全球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了让大众更好的认识涉外犯罪,本文试图从概况入手对涉外犯罪进行较为全面的的探讨,以期能对这一新型犯罪问题向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案例启示:司法机关对金融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不能仅仅判断与刑法条文的规定是否一致,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金融犯罪的态势和刑事政策。另外,加强处理金融犯罪中的国际沟通和合作,以保证对涉外金融犯罪的有效追诉同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票据诈骗罪作为《刑法》规定的8种金融诈骗犯罪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诈骗犯罪增长最快、发案率最高的罪种,在1998年-2001年北京市发生的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的80件金融诈骗案件中,有40件为票据诈骗犯罪。涉案金额高、财产损失大是票据诈骗犯罪社会危害性的突出表现,而且极大地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应予重点惩治。在此背景下,对实践中认定票据诈骗的一些常见疑难、复杂问题进行研究、澄清,颇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姚秉正 《法制与社会》2011,(31):144-145
近年来,集资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国经济犯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通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了极大伤害。集资诈骗犯罪的频繁发生有其自身独特的社会根源,这也是我国政法机关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同时却收不到令人满意效果的原因所在,集资诈骗背后所蕴藏的不仅仅是复杂的法律关系,更是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呈现。厘清集资诈骗犯罪的构罪细节和类罪区别,是司法实践中更加强化对集资诈骗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