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定芳 《理论月刊》2000,(11):24-27
东晋南朝文化在多元化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内自成独立板块,体现在时尚文化层面,东晋南朝更是别具异彩:学术时尚的崇义理而重思辩,文学艺术时尚的崇柔斥刚、尚华黜朴,审美时尚的尚柔守雌,生活消费时尚的崇奢斥俭、追新逐异。独特的政治条件、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和“江山之助”是形成东晋南朝时尚文化的舍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略论东晋南朝的土地国有制武建国东晋南朝是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以往对东晋南朝土地制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其他方面则致力不多。然而,在东晋南朝土地所有制整体结构中,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仍居于重要地位。封建国家掌握有...  相似文献   

3.
孙艳 《传承》2011,(14):70-71
东晋南朝时期,众多的世家大族信奉道教,其中,会稽孔氏坚持奉道时间之久,在江东文化世族中可谓首屈一指,堪称奉道世族中的核心家族。孔氏能够长期奉道的因素主要是深厚的家族文化传统。此外,地理位置和隐逸观念,与奉道世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力量的支持等也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爱玲 《前沿》2004,(2):191-193
形成于魏晋之际 ,在东晋时达到鼎盛的门阀世族 ,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封建依附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其最终在南朝时逐渐衰落 ,除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外 ,腐朽性和寄生性是导致它的最终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庾信虽然终老于北朝,文学史又将其算作北朝作家,但从根源上讲他是南朝作家。南朝文化对他的影响是终身不灭的。对于庾信入北后的诗文风格发生的显著变化,不能片面夸大北朝文化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南朝文化这个“根”,必须置之于整个南北朝文学的大环境中,辩证地分析、全面地考察。  相似文献   

6.
时尚文化异彩纷呈 时尚文化是一个社会时代变迁的文化缩影,它具有崭新性、前沿性、活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闽文化经过秦汉魏晋南朝时期的形成和融合,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时期迎来了它的全面繁荣。同时由于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交往的增多,闽文化又增加了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等异域文化的新鲜血液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8.
李小晟 《乡音》2014,(9):49-50
扇面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时王羲之为老媪题书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唐代时.扇子已广为人用,扇上题诗画,时人以此为时尚。诗人杜牧就在其《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至宋代,由于皇帝对绘画的重视,文人与扇面的关系日趋密切,其间创作的扇面,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题目时,有种被时尚的感觉。显然,我不是一个时尚或者不是一个追求时尚的人,但不表示我不关注或者不尊重时尚。时尚是什么?流行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流传较广的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文化理念,体现在衣着、服饰、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它往往由思想意识起步,  相似文献   

10.
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文化时尚文化部外联司沈修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政治形势在变革,人民的生活、文化时尚自然随之发展变化。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里,尽管风云要幻,时移世易,政治冲突接连迭起,局部战至连绵不断,冷战时剧时缓直至告终,...  相似文献   

11.
俳谐文学在南朝日益繁荣的现象,尚未有专门论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以南朝士人人格的日益萎缩和人性的全面解放为背景的。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特定的社会文化风习和文化心理促成的,更是其时士人自觉与不自觉行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走进广空某团.一股紧跟潮流、贴近时尚又极具军营特色的“吧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影吧里,座无虚席,大家正在欣赏最新大片;歌吧里,气氛热烈,官兵们正引吭高歌;书吧里,落叶无声.战士们正通过网络博览群书……该团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尚元素.在部队尝试开展“吧文化”。增强军营文化魅力.激发官兵凝聚力,提升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南朝士人慕侠受时代风气仍以礼法为宗、重视家教门风而轻视武力的影响,少年轻狂的士门子弟,在经历"长而改节"的蜕变之后才得到正统的承认。同时,南朝士人借侠抒志,咏侠抒情,想象与塑造着互异的侠形象,实际上也是他们自身映照的结果,表现了他们自我人格构建的价值取向。而侠之精神参与南朝士人的人格构建,则不仅包含着主流文化形态对侠的矫正与约束,也是南朝士人自我人格构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作者六朝文史札记结集中的两则。《郁郁乎文的江南文化世族》明确指出 ,东晋的江南地区产生了“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文化世族 ,对以后该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 ,是中国历史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北伐》则具体论述了东晋的几次北伐 ,认为其积极意义应大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秦汉魏晋南朝时期,是闽文化的剧烈动荡和融合期,经过闽越国时的发展,到魏晋南朝时由于大量北方汉人南下而带入的中原文化的冲击、融合,闽文化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 一、秦朝闽中郡的设置战国末年,福建有闽越王无诸,浙江南部有越东海(瓯)王摇,所领皆属旧闽越地。他们曾经"服朝于楚"。  相似文献   

17.
郭晓春 《求索》2013,(9):135-137
陶渊明作为东晋的重要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并非一开始就受到学界承认.他的作品在不断地被读者接受和阐释的过程中,几经忽视、怀疑和肯定。而这一现象在陶潜去世后不久的南朝表现得尤为突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陶潜只字未提,钟嵘在《诗品》中只把陶潜诗作评为中品,萧统则给予陶潜以极高的评价。刘勰、钟嵘、萧统对陶渊明的不同态度。更多的是受社会人文环境、政治气候、阶级立场和个人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文学作品必须在读者的参与下才能赋予其生命与价值。正是有了不同读者的不同解读,才造就文学作品的多姿多彩,这也是陶潜文品能够不断焕发出生机之因缘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南京自古就得开放和对外 交往的风气之先。 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东吴君王孙权以豪迈气派遣部将率万余人大船队,浩浩荡荡到达夷洲(今台湾),写下大陆与台湾大规模海上往来的最早记录。东晋及南朝以来,海外交往和通商更趋广泛,国外商船络绎不绝,取海道直达建康(今南京),通商国家地区远至西方大秦、波斯,近到比邻的印度等国。 而今,当人们踏上纵贯长江南北两岸的南京三个开发区的热土,便会切身感触到这个悠悠古城加速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快速迈向现代化的步履。高新区──风物长宜放眼量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  相似文献   

19.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东经98°57′──99°43′,北纬23°04′──23°30′之间,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为3镇8乡,1个国营农场和1个自然保护区。全县总人口15万人,有饭、汉、傣、拉祜、彝等20多种民族。据统计,原籍沧源的华侨共877户3147人,分别侨居缅甸、泰国、新加坡、美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原籍沧源的台胞35户58人。沧源,汉至三国、东晋时期为哀牢地,屈永昌郡。南朝属宁州。唐南诏为银生节度地。宋大理为裸黑部地。元、明底盘走孟连上司管辖。清底永昌府镇边厅。1932年镇边厅改为澜沧县。1934年沧源从澜沧县划出…  相似文献   

20.
高雅的淮海路有着国际性的前沿时尚文化,是上海城市的名片。它的魅力来自百年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底蕴。 淮海中路作为上海国际时尚商务商业街,是世界品牌的集聚地。不少世界品牌把进人中国大陆第一站选择在准海中路。瑞典的H&M、西班牙的ZARA,作为国际时尚极具人气的品牌,不久前在淮海中路都亮出了“海恩斯莫里斯”、“飒拉”的中英文对照规范店招副牌,这也是这些品牌在中国大陆第一次亮出中文“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