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规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和《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对此作了具体规定。1993年12月29日通过的《公司法》的第二章专门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本文主要讨论两者有关规定的差异和适用原则。 一 外资法和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注册资本、股权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合营企业注册资本是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外资企  相似文献   

2.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为董事会制,这无疑开了我国企业举办的先例,其法律意义是深远的。然而,由于这是一种超前立法,目前一些问题已开始显露出来,其中董事会制规定中的不完善之处更为明显。因此,结合中外立法情况及我国实际,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已历30年,在改革开放第四年我国制定了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现行宪法对我国经济制度做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实际的规定,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我国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中部分条款已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管现行宪法制定至今已经过四次修改,但小规模的修改没有完全修正宪法条款过时的状况。因此,从宪政研究的角度针对现行宪法中一些过时条款作逐一疏理和分析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特区企业的法律概念我国立法中所称的“特区企业”,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专指设立在经济特区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设立在特区内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含外资成份的内联企业。内地和特区合办的企业)则称为特区内资企业,不属于本讲研究的范围。华侨、港澳台湾同胞在特区内投资或独资兴办的企业,参照适用有关“特区企业”的法律规定。设在特区的上述三种外商投资企业,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  相似文献   

5.
试论侵占罪     
一、侵占罪的概念我国刑法对侵占罪未作任何规定,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时据以立法的实践根据,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非法侵占案件日益增多,特别是非法侵占公司或企业财物的数额往往较大或巨大,其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犯罪程度。侵占罪作为单独的罪名,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厂简称《决定》),侵占罪作为独立的罪名正式以法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初期,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引进外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外资对我国的产业安全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外资利用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模型的构建和计量分析表明,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外资投入的不均衡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第二,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率的贡献非常有限;第三,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对外资的依赖度很大,给产业安全造成了隐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兴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现在已涌现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中方拥有经济控制权的先进企业,笔者将其称为“超前发展的合资企业”(简称超前企业)。目前这些企业因诸种原因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国人疾呼保护民族工业时,超前企业因其“合资”属性而身陷困境。认真分析这些企业便可发现:它们是“混血儿”,同时更是发展高起点民族工业的新的生长点。发展超前企业实际上是振兴民族工业的捷径,它们应得到扶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一、“劳资矛盾”是对外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特区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下简称“外资”企业)发展迅速,目前仅深圳的“外资”企业就有八千家。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经济特区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正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社会矛盾的构成、要素、地位也发生着变化。“劳资矛盾”就是目前经济特区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它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大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资,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进行展望。一、中国利用的外资的现状。中国大规模的利用外资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中最能体现中国吸引外资成就的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1、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和外商其它投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初探张力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人际关系不和、经营不善、投资者破坏及投资者处分股权等原因,致使中外合资经营者在企业投产前或合营期间进行股权转让的现象屡有发生。我国现行法制尚不健全,对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纠纷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外资国民待遇标准的处延有逐步拓展、并在形式上有专门多边条约调整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分依赖给予外资优惠的立法政策已显现出负面影响 ,为因应国际投资自由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我国的外资立法应采取以维护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为价值取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制度早在公司法制定之前就已确立,且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不少新问题。本文将讨论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专门法如何共同规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制度,及现行这种组织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得出完善这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取上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建立内部组织机构,直接涉及到合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及投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因此,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法》,扩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已成为扩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大量三资企业,这些三资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由于这些企业具有涉外因素,依法又都有关于期限的规定。本文拟就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清算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主要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有限性和股东人数及资本确定性和设立程序的简易性等优点。因此成为现代社会数量最多的公司形式 ;另一方面 ,有限责任公司又具有运作不太规范 ,有利于债权人利益保护和限制企业规模等弊病。因此这种公司形式主要适合于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资立法的修改与完善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焦点问题,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体现了司法实践对于现行外资法体系进行修正的良好愿望与有益尝试。但该《规定》囿于本身制定主体与法律性质,使得其在合法性与合理性方面均存在缺陷和商榷之处。外资领域的司法解释无法完成完善外资立法的任务,推动我国外资立法体系的发展,最终需要外资立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经济也叫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我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最大.但又是研究得最少的一个概念。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区域性农村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资工作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到1994年5月,全国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2个,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和引进高新技术以振兴我国经济的生力军。 应当指出的是,相当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外资引进战略和具体操作方式上,对跨国公司这一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这是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公司法》第21条第一款也规定:"本法施行前已设立的国有企业,符合本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条件的,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以依照本法改建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以改建为前条第一款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规定为我们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最高人民法院依据新刑法第12条的规定,颁布了《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这些规定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新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但是,由于司法实践的复杂性,适用时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争议,笔者拟就这些问题略抒管见,求教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