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香港流行一则笑话:一位香港人去北京旅游,到饭馆吃饭点菜。他很有礼貌地问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小姐,水饺一碗要多少钱?”没想到却被对方打了一巴掌。原来这位香港客人的粤式普通话太不灵光,被那位女服务员错听成为:“小姐,睡觉一晚上要多少钱?”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因为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199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结果,香港567万多人口中,表示懂得说普通的只占18%,而88.7%的香港居民家中惯用的语言是广东话。因此,对初到香港的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37)
中国人提及澳门,往往与香港相提并论,如“港澳同胞”、“港澳事务”。确实,澳门与香港有不少相似之处。“港”字不难理解、港即港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澳”字之本意是”海边穹肉可以传好的地方”,也是港口的意思。_澳门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港口城市,但澳门有自己仅特殊的历史。这极特殊的历史造就澳门特殊的今天。“人所共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在内的香港地区)是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头号强国——英国靠坚船利炮打斗了大清帝国,而强占去的;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比英国人占据香港早了…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享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的美誉。香港交通运输十分发达,不仅是名闻遐迩的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繁忙高效的国际航空中心,而且还是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了一个海陆空设施先进、运转快捷高效、辐射面宽广,并向立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香港是世界上道路密度、道路使用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1997年9月,香港共有道路1823公里(其中港岛421公里、九龙407公里、新界995公里),行车隧道10条、行车天桥及桥梁868座,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791座,登记车辆达50多…  相似文献   

4.
思斯 《瞭望》1996,(26)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离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只有一年的时候,本刊编发这组“话香港回归”的专题,表示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庆贺。这组专题,披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内幕和中方“面向港人,依靠港人”为平稳过渡积极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介绍了香港同胞一百多年来割不断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满怀喜悦迎接香港回归的情况;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香港美好的前景,希望能为关心香港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份翔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1日,象征殖民统治的英国“米字旗”将从香港落下,应该用什么来象征“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区?这一任务落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肩上。负责区旗和区徽的文教小组,成立了一个包括内地和香港专家的评审委员会,举办了一个全球华人区旗区徽设计比赛。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港方评委通过了评审委员会的建议,授权专业人士,在应征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样,设计图案的工作实际由3位港方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文楼、韩秉华与何韬负责。由于香港人都比较喜欢市花洋紫荆,因此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以紫荆花为基本图案。…  相似文献   

6.
香港信用等级被评为A 欧洲最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伊博卡(IBC)公司最近将香港信用等级列为此,这是香港获得的最高信用等级。评估认为“97”香港主权过渡将平稳完成,香港信用的主要优势将得到保持,经济实力将继续增强。香港多位富商筹设“香港明天会更好”基金会据中通社8月16日电,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多位世界级富商,正积极筹设“香港明天会更好”的基金会,协助宣传推广“东方之珠”的成就及形象,协助香港凭其自身的优势及其独具的中国因素,吸引外商扩大投资。J包香港失业率仍在微升港府统计处8月17日发表的劳动人口统计…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成为世界最关注的焦点之一。被英国侵占和统治了150年的香港将回到祖国怀抱。届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将付诸实施,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将会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香港政权交接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许多变化已经在香港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开始洗刷殖民统治色彩 在香港,人们会感到回归的气氛日益浓烈:特区筹委会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许多民间团体自发地  相似文献   

8.
最新消息显示,香港特区政府自今年6月开始实施“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以来,香港入境事务处已发出3100多份表格,收到了43份内地人才的申请。迄今特区政府已批准6份申请。在批准的6人中,4人拥有硕士学位,2人为学士学位。6人中从事资讯科技和金融的各占一半。 今年7月初,首届赴港专才招聘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内地首次举办赴港专才的专场招聘会,也是香港企业第一次组团来内地进行招聘。它拉开了香港赴国内招聘专才的序幕,也开通了国内人才赴港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9.
香港情思     
每翻过一页台历,我就想到离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又近了一天。报纸、广播、电视的“倒计时”使我常常回忆起1991年5月在香港生活的24个日日夜夜,其时情景历历如在眼前,盼望回归的情思与日俱增。1997年7月1日这个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闪光日子在向我们走来了,我们应该怎样迎接呢?我有幸参力吐了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第26期香港工商业研讨班的学习。当我们上海的几名学员由广州乘火车抵达九龙车站时,就受到香港女企业家张永珍女士的热情欢迎,原来她是上海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早就在上海投资办企业了。这使我顿感亲切,于是就随意地…  相似文献   

10.
大江 《瞭望》1992,(44)
初到香港,蒙友人陆先生见赠《香港概论》一册,使我这个“港盲”获益不浅,后来得见该书主编杨奇先生,谈起来,方知《概论》只是上册,还有下册。上册主要讲经济,下册就要涉及政治、文化等问题了。杨奇先生说,下册的写作难度较大,正在审稿当中。与经济相比,我倒更注意香港的文化。我不知道该书将出版的下册对香港的文化是怎么讲的,我听说过,香港曾被人称为“文化沙漠”。这次到了香港,并且与个别大学有所接触,据我初步观察,“文化沙漠”之说  相似文献   

11.
罗政 《瞭望》2002,(27)
香港在今年7月1日迎来回归祖国五周年纪念日。香港回归祖国这5年,是“一国两制”从构想成为现实并在香港社会逐步扎根的5年,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新经验的5年,是为长期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打基础的具有开创性的5年。香港回归5年来的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取得了公认的成功,香港特区政府施政也取得了卓然成就。  相似文献   

12.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于最近 宣布,香港港口 1999年总 吞吐量达1620万个标准集装箱,比上年增长11.2%,再度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 香港航运业人士认为,作为香港经济寒暑表的航运业货物处理量大幅攀升,显示香港经济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阵痛之后,已经从谷底走向复苏;另一方面也表明,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香港航运业重夺世界第一 刚刚过去的1999年,维多利亚港显得比前一年更加繁忙,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强劲。据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的最新公布:香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从鸦片战争开始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1996年7月1日步入了最后的365天。归庆序幕拉开港人广泛参与 7月1日,香港走近“九七”又一年。被清洗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愈加清晰地显示着倒计时一周年的分分秒秒。 6月25日,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室、人民日报香港办事处、广播电影电视部香港记者站在香港联合举行庆祝香港回归倒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22):16-16
2017年香港特首由普选产生,是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社会的共识。但是泛民主派心目中的特首普选是“让港人一人一票选特首,同时不能设立候选人筛选机制,让批评中国者也能参选。”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明确香港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过半数支持,说白了,就是要告诉香港的一些人,如果坚持与中央对抗的立场,绝无可能担任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15.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在即,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特撰此文。本文拟就“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构成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和对比。 “九七”之前:多元化的混合体 英国占领香港以后,即大量引入英国法,同时也沿用中国法。后来,香港立法机关又结合本港情况制定了大量的适用于香港地区的法律。这样,香港法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英国法律;二: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和习惯;三是香港本地法。在这三个部分中,英国法律是基础,香港本地法是主干,中国的传统的法律和习惯起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就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制订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并同英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完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初步显示了这一构想的强大威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及其威力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没想,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7.
何立波 《侨园》2007,(3):33-35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决策。1972年10月,周恩来会见英国客人海伦时指出:“香港的未来一定要确定。租约届满时,中英双方必须进行谈判,从中国拿走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的政策是不会在这些事情上仓促行事。”这就  相似文献   

18.
去年秋天,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被一名香港记者发问:英国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撤出时,都埋下了“定时炸弹”。你们在香港是否也埋下了“定时炸弹”。撒切尔夫人回答:“英国决不会在香港理下什么‘定时炸弹’。”然而,事实却已证明,英国在准备撤出香港的这几年里,不断地挑起事端,制造麻烦,留下隐患。而西方一些新闻媒体,也唯恐香港不乱,从中推波助澜,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香港文化形态”评说的评说要进行香港文化研究,首先接触到的问题,便是对香港文化形态特征的界定。如何界定?众说纷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将其文化形态称之为‘殖民地文化’”[1];一是从方‘香港文化是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而成的特殊文化”,“从大文化形态看,它属于海洋文化”[2];还有一种便是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定海副研究员的观点,他称香港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华洋杂处、中西交汇、多元发展的文化形态。”[3]乍看起来,这三种观点都言之凿凿,各不失为一家之言,然细加推敲,前二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还有20多天,遭受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就要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形式,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广大港人为之欢欣鼓舞,香港及海外舆论称赞中国以“一国两制”方式收回香港是史无前例的盛举。“一国两制”前无古人不少舆论称赞香港以“一国两制”方式回归祖国,为中华民族完成统一大业率先垂范,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